運動員禁服藥物的檢測
在體育比賽中,有些運動員服用一些藥物以提高成績,取得好名次。這種憑借藥物作用獲得好成績的做法違反了“公平競爭”的原則。同時藥物本身又多有毒副作用,嚴重地威脅著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因此國際奧委會規(guī)定禁止運動員服用某些藥物,并從1968年開始,在大型運動會中進行藥物檢測,一旦運動員被查出服用禁服藥物,他們將立即被取消比賽資格與成績。因為興奮劑是最早被禁用的一類藥物,所以在國內把運動員禁用的所有藥物統(tǒng)稱為“興奮劑”。
1968年冬季奧運會開始檢測興奮劑時,被禁用的藥物只有8種,以后根據(jù)運動員服藥情況和藥物性質,歷屆奧運會對禁用藥物的品種和數(shù)量都有增加,到現(xiàn)在已達100多種。大致有以下幾類:刺激劑、麻醉鎮(zhèn)痛劑、口阻斷劑、甾體同化激素、利尿劑、多肽激素及類似物。
禁用藥物中,除規(guī)定咖啡因在尿中濃度超過12微克/毫升時及睪酮與表睪酮之比超過6時才算違禁外,其他藥物或其代謝物均不得在尿中檢出,否則均為違法,將受到奧委會的制裁。所以在檢測工作中主要為定性檢查,只對咖啡因和睪酮、表睪酮要做相應的定量測定。
此外,每一類別被禁服的藥物最后都注明“及有關化合物”,因此,凡是結構和性質與這些藥物相似的物質都可認為是被禁服藥物。所以實際禁用的藥物比列出的還要多,目的是為防止運動員服用類似的及新發(fā)明的某些藥物。
興奮劑的檢測都是通過對尿樣的分析來進行的。運動員在比賽結束后1小時內去取樣站報到,即有專人伴隨,直至取得尿樣為止。一般取尿至少75毫升,分裝2瓶,一瓶中約50毫升,稱為A瓶,另一瓶內裝25毫升,稱為B瓶。A瓶與B瓶均需密封編號,裝入同一個袋中密封,一切當著運動員的面進行。尿樣冷凍保存,由專人送往檢測實驗室,對A樣進行分析,B樣則鎖入冷柜保存。如A樣中查出有禁用藥物,則通知組織委員會,再由組委會通知運動員本人及所在體育隊負責人及隊醫(yī)等,大家匯合,當面取出B樣進行復核,如仍檢出有此禁用藥物,則報醫(yī)學委員會討論決定采取何種措施。
興奮劑檢測的過程是按下面步驟進行的。尿樣送到實驗室后,先測定一些基本數(shù)據(jù),如pH、密度、顏色、體積等。然后分取數(shù)份,進行違禁藥物檢測。檢測分兩步進行,第一步為“篩選”,用適宜的方法將處理好的尿樣提取液進行分離,根據(jù)色譜峰的位置(稱保留時間)等數(shù)據(jù)進行鑒定,檢查尿樣中有無該組內的違禁藥物。如未查出,即作為陰性尿,不再考慮。如查出有可能含有禁用藥物,則需進行第二步“確證”,測出該藥物的紅外光譜圖和質譜圖及其他數(shù)據(jù),再與標準品及陽性尿的數(shù)據(jù)相比較,完全一致時即可肯定有該藥物的存在。
由于尿樣及被檢測物質的復雜性,色譜方法是較理想的手段。目前各實驗室所用的方法大同小異,具體試驗條件則根據(jù)各自的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一般分為4~5個組進行。
第一組檢測揮發(fā)性含氮化合物,主要為游離型刺激類藥物。以氣相色譜法檢測原型藥物及其代謝物的色譜峰位置。
第二組檢測難揮發(fā)的結合型含氮化合物,主要為麻醉鎮(zhèn)痛劑和β-阻斷劑類藥物。這類藥物經處理后制成相應的衍生物用氣相色譜法檢測。
第三組檢測利尿劑類藥物和咖啡因、苯異妥英,一般用液相色譜法檢測。
第四組檢測甾體同化激素類藥物。處理后的樣品以氣相色譜一質譜聯(lián)用儀檢測。睪酮與表睪酮之比也在此組內測定。
在上面篩選檢測中如發(fā)現(xiàn)有禁用藥物時,則需進一步做確證分析。確證分析用氣相色譜一質譜聯(lián)用儀,或用液相色譜一質譜聯(lián)用儀進行色譜峰掃描,獲得全質譜圖作為確證。這些分析儀器的自動化程度很高,準確度和重現(xiàn)性也相當高。
目前各種體育比賽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且獲得好名次會相應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因此有些運動員不惜犧牲身體健康服用興奮劑以提高成績。這說明檢測與服藥的斗爭將會長期存在。舊的藥物被禁用了,又會出現(xiàn)新的更有效的藥物,這也是歷屆奧運會禁用藥物數(shù)目不斷增加的原因。因此,興奮劑的檢測工作必須不斷改進。
可以預期,到下屆奧運會時又會增加若干種禁用藥物,興奮劑檢測和研究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