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小快樂
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小快樂
孫玉敏
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伴隨終生的自娛的過程,生命就是在這種自娛的過程中打開所有的器官,不斷汲取利于生命成長的養(yǎng)料?,F(xiàn)代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學會”、“會學”,更要使學生“樂學”。
一、做小實驗 樂中求知
《學記》中說“苦學”“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才”,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也稱“苦學”使“學校變?yōu)閮和植赖膱鏊?,變成他們的才智的屠宰場”?/p>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學科。發(fā)揮小實驗在化學學科教學中的作用,容易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dǎo)到教學目標的實施上來,使學生的思維盡快達到最佳水平。
(一)一朵小花打開化學大門
第一節(jié)序言課,面對著那些對化學充滿期待的孩子,取一朵小花,噴一些液體變紅了,再噴一種液體顏色消失了,會變魔術(shù)的小花奧秘在哪里?懷著探索科學奧秘的心情開始了化學的學習,再用“冰棒點火”把這樣的情感提升,看著學生們渴求的眼神,躍躍欲試的表情,我就知道,化學的大門已經(jīng)在他們心中打開。
(二)一杯紅糖水解決抽象問題
生活是最好的資源,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化抽象為具體,可極大增強知識的感染力。第三章溶液比較抽象,大部分學生死記硬背,前記后忘,那就一起配紅糖水吧。每兩個人為一組,各將一克紅糖放入一次性杯中,分別加水至10克和100克,說出兩杯的區(qū)別,顏色深淺不同,甜味大小不同,溶質(zhì)在溶液中的比例不同(建構(gòu)概念感受溶液的配制過程);加水糖的量沒變而味道變淡,加糖水的量沒變而甜味更濃,學生一起喝紅糖水,在真實的生活場景動手操作中完成了抽象概念和化學公式的有效建構(gòu),有水到渠成的自然感。再如豬肝、自熱盒飯、雪碧飲料、VC泡騰片都是我們課堂進行化學實驗和研究的良好材料。
(三)大量家庭實驗和改進實驗
物質(zhì)分散、“影響固體溶解快慢的因素”和“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都進行了家庭實驗,利用課前三分鐘安排學生展示:有的拍了照片做成ppt邊播放邊講解、有的自帶用品實驗展示、有的兩個人合作一講一操作等;“可樂和曼妥思”、“蛋殼中的化學”、自制指示劑等,還有很多課上微型實驗和創(chuàng)新實驗拓展學生思維,如W、Y管實驗等,電解水的實驗,為確保成功,加入適量酸(濃度大些)電流強度大些,氧氣的檢驗我們用香棒、氫氣點燃觀察火焰顏色后叫學生拿張紙在火焰上把紙點燃,現(xiàn)象比較明顯。結(jié)晶實驗學生作了硫酸銅晶體,還用小瓶裝上,做成了工藝品。學生還帶水球、塑料瓶,簡易杠桿裝置等來校做實驗。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實驗當毛玻璃片被吸住時,學生興奮地叫著:老師老師,非要我看他們的成果,一起開心。
二、因勢利導(dǎo) 巧于點撥
(一)酒精噴燈——當配角變主角
在演示實驗“高溫灼燒石灰石”時,主要的知識點是石灰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yīng)并驗證產(chǎn)物,可上課時,學生最興奮的點卻是高溫灼燒用的儀器“酒精噴燈”,一個個都在說:“啊,這就是傳說中的酒精噴燈。”滿足學生的需求不就是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嗎?因此,我并沒有急于做灼燒的實驗,而是把酒精噴燈拿起來,問學生“酒精噴燈”酒精在哪,沒有燈芯該點哪里呢?學生都站起來差點就要沖上來試試了,我聽從他們指揮拿著打火機在酒精噴燈上到處點,金屬銅是點不著的,接下來我才倒酒精,點酒精,外面的酒精燃燒一會兒噴出火焰,學生一片沸騰,趁熱討論完酒精噴燈的原理,之后才做灼燒的實驗。
(二)啟普發(fā)生器——當思如泉涌
啟普發(fā)生器本為一個課時的內(nèi)容,重點介紹工作原理,但在實際授課時,學生卻抓著這個儀器不放,有太多對儀器本身的好奇和問題,由于臨近下課沒有時間解決,但我想滿足學生的需求,于是去實驗室再拿了兩套啟普發(fā)生器,第二天上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討論:每個塞子干嗎用的,固體從哪裝,液體從哪倒?有人問就有人答,還是不過癮,怎么辦,我靈機一動,把儀器“解剖”回組裝前的球形漏斗、容器和導(dǎo)氣管三部分,學生對儀器設(shè)計的巧妙非常驚訝;此時又對裝固體的操作提出異議,認為儀器放橫從球形漏斗上邊加也可以,我就試著從上邊加結(jié)果掉落到底座中,不能實現(xiàn)控制反應(yīng)發(fā)生和停止,失去了儀器特有的功能。一位學生頗有感觸地說:“只是告訴我,我會忘記;只是演示給我看,我會記??;如果讓我參與其中,我會明白?!?/p>
讓學生“吃得到葡萄”、“嘗得到甜頭”,一旦所學的東西被派上“用場”或遇上“愁患”時,學生求知的勁頭會更大,躍躍欲試的要求會更強烈,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構(gòu)建輕松而又愉快的課堂氛圍,不僅學到化學知識,而且獲得了更大實效,浦東新區(qū)2011年一模卷上得分率較低的一空,問引起啟普發(fā)生器內(nèi)壓強變大的原因,正確率大大提高,成績必然是興趣的附屬品。
因需而教,退耕還林,所有的成果都是學生創(chuàng)造出來的,每個問題解決,都是他們的思想強烈碰撞出來的燦爛的火花,當然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展示和發(fā)展有賴于教師所給予空間的大小。
三、巧妙手段 化難為易
學習并沒有那么一帆風順的,化學用語的學習,沒有實驗的化學課,如何讓學生“活”。前20號元素順序,一位同學準備秒表,大家開始語速比拼,看誰又快又準,每個人有兩次機會挑戰(zhàn)自己,挑戰(zhàn)別人,最快的同學一秒完成,獲封元素達人,學生熱情高漲;自制卡片,一面元素符號化合價、一面是元素名稱,好的班級共享,其他自用,課前快速競猜;下發(fā)連連看游戲軟件,信封中裝上一些小紙條、寫上元素名稱或者化學式,隨著音樂響起信封在學生手中傳動,音樂停,拿到信封的同學抽出紙條回答上面的問題,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掌握了化學用語。
四、運用評價 堅定信心
很多時候,一聲斥責可能會毀滅一個人,而一句贊揚卻可能會成就一個人。作業(yè)是我們?nèi)粘W生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為了使學生的作業(yè)評價真正能起到“診斷”錯誤和激勵學習的功效,我選用了星等級評價方法(形式上從“好”“優(yōu)”“五角星”都試過)。這個方法使我和我的學生每節(jié)課都從開心的點評開始,在互相肯定中獲得快樂。
從心理學上看:肯定和認同具有一種無窮的力量,它可以激發(fā)人體內(nèi)的一種潛能,催人奮進,激昂斗志。在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學生對“星”的看法是教師對他們的認同和肯定。一個經(jīng)常在及格邊緣的同學在反思交流本里說:每次在作業(yè)和試卷上看到紅紅的五角星,都能體會到老師對我的肯定,也能想象到老師在深夜批本子的情形。對于那些作業(yè)上有好的閱讀習慣,邊讀邊畫邊思考過程外顯的,只要劃出關(guān)鍵詞即給加個“五角星”,多劃多得,每個人都有受表揚的機會,也會有考試,無可避免也無法回避,每次除了要表揚考得好的,更要表揚取得進步的。作業(yè)或試卷上批“五角星”可以換取實驗機會。
學生實驗熱情很高,大多演示實驗都給學生做,但往往沒有那么多機會給到每個學生,為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有些學生,運用“課前三分鐘”展示實驗、講述化學小故事、解決化學小問題、詩歌、猜謎等;有些學生讓他們做化學“小實驗員”這可是個一舉好幾得的辦法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大膽將他們領(lǐng)進實驗準備室。只要沒有危險的實驗就由他們來準備,開始還需要培養(yǎng)和善后,但很快就干得既好又快,通過準備實驗,他們的熱情更高了,對實驗也有了一個預(yù)先了解和學習的過程,這完全形成了學習上的一種良性循環(huán),有的學生還成了骨干,可以領(lǐng)導(dǎo)學生完成整個實驗的準備工作,個別安全的實驗,就由小實驗員負責帶領(lǐng)學生利用休息時間自行完成,實驗后儀器歸類處理,效果非常好。
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伴隨終生的自娛的過程,生命就是在這種自娛的過程中打開所有的器官,不斷汲取利于生命成長的養(yǎng)料。教學中不要在乎其小,只要是對學生的快樂學習有益就應(yīng)該做。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