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理原則
近年來,公務員考試中人際關系類題目出現(xiàn)越來越復雜化的趨勢,一道題目中通常融合了幾種人際關系,矛盾對象多,矛盾沖突多元、復雜,而且問題設置愈發(fā)靈活,附加條件越來越多,陷阱也越來越隱蔽,這無疑增加了考生作答的難度。但是,我們堅信,只要把握好了基本的人際關系處理原則,平時多加練習,無論多復雜的人際關系題,都可以在此基礎上加以應對。
對于多重人際關系的處理,考生要謹記人際關系處理的“三不”原則:
1.不偏不倚,正確處理各方人際關系。
2.不慌不忙,從容處理各方人際關系。
3.不假不空,以真心為引導、以事實為基礎處理各方人際關系。
(二)答題思路
對于多重型人際關系的處理,基本可以套用“四步八字”思路,即冷靜→反思→溝通→揚棄。但也不可機械地套用這個模式,希望考生靈活運用。
(三)例題解析
1.你新到一個單位工作,同事對你不是很信任,領導也只是交給你一些瑣碎的事情做,請問遇到這種問題你怎么辦?
【思路分析】
此題涉及與領導、同事兩重人際關系的處理。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思路進行答題。首先開篇表態(tài)破題,闡明自己的態(tài)度。其次要提出對同事不信任的解決辦法,溝通交流,提升自我。再次闡明對領導交辦瑣事的正確態(tài)度,認真完成,提高業(yè)務能力,心態(tài)積極,相信努力工作會為領導所器重。最后要呼應開篇,端正態(tài)度,認真工作,打破僵局,實現(xiàn)提升。
【參考答案】
(冷靜)剛進入一個新單位,對工作的流程和工作環(huán)境還不夠熟悉,同事對自己不信任,領導讓自己做一些瑣事,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會因為這樣而影響自己的工作積極性。
(反思)信任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的。單位的同事對自己不信任,是因為對我還不夠了解;做好小事是做大事的基礎,小事中蘊含著大道理,不善于做小事的人,也很難做成大事。
(溝通)在今后工作中,會尋找機會與同事多交流,多溝通,增進了解,加深認識。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同事之間了解的加深,我們之間一定會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幫助的同事關系。同時,要虛心學習,認真鉆研,提高職業(yè)技能,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勝任本職工作。隨著個人業(yè)務能力的提升,領導一定能交給自己更為重要的任務。
(揚棄)總之,面對新的工作環(huán)境,新的人際關系,不會因為一時的挑戰(zhàn)而影響工作情緒,要端正態(tài)度,踏實做人,積極做事,化被動為主動,破解僵局,求得進步。
2.假如你是國家某機關一名普通公務員。該處有一位處長A,兩位副處長B和C。B和C是平級,但素有積怨,而你的分管領導是B,一日,B布置一項工作任務給你,而你經(jīng)過慎重思考和實際調(diào)研,認為如果實施將會對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損失。你與B交流了看法,但B不肯更改自己的決定,要求你立即執(zhí)行工作任務,這時你該怎么辦?
【思路分析】
此題是典型的多重關系的處理,考察考生如何對待領導之間的矛盾,并且如何處理自己的工作。題干較長,干擾因素很多,認真提煉大概有三層意思:一是處里三位領導有矛盾;二是你的主管領導某天給你布置了一項錯誤的工作任務;三是你的分管領導不肯聽你的建議,你怎么來處理這個問題。第三點可能是這道題的核心問題,考生必須考慮回答這類問題時必須堅持兩個原則:一是要尊重領導權威,下級服從上級,但是又要做到服從而不盲從,要實事求是的解決問題;二是要盡量不激化領導之間的矛盾。
【參考答案】
(冷靜)首先,要冷靜看待三位領導之間的矛盾,應明白人與人之間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分歧,有各種矛盾是正常的,關鍵是作為下屬應該從維護團結(jié)的角度出發(fā)去處理自己的工作。
(反思)其次,對于B領導布置的工作任務,下來之后要認真分析,了解B領導一意執(zhí)行該任務的原因,站在大局的角度再次分析此次工作任務,可能有兩種情況:第一,經(jīng)過認真調(diào)研和考察,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你應該立即執(zhí)行。(溝通)第二,確信其工作任務會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那么應努力與B領導進行溝通和交流,曉以利弊。當然應該注意,不管如何,不要在C領導面前說是非,激化B、C之間的矛盾,若有需要可以個人名義向C領導討教。如果B領導不顧國家人民利益要求立即實施該項工作的話,那么本著對國家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應實事求是地向A領導匯報。
(揚棄)最后,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做有益單位團結(jié)的事,多說有利于單位團結(jié)的話,不去激化領導之間的矛盾。
3.同事經(jīng)常向領導匯報工作,近段時間來,領導經(jīng)常表揚同事而批評你,你感到十分委屈,對此你怎么想?怎么辦?
【思路分析】
此題涉及與領導、同事的關系,考察考生能否正確對待批評與表揚,客觀評價自己,看待同事。可以運用“八字方針”解題,且題中有兩個問題,怎么想和怎么辦?怎么想其實就是冷靜的思考,無論是面對領導、同事的表揚還是面對領導對自己的批評,都要求用一種平和理智的心態(tài)去處理,既不妒忌同事又不埋怨領導。而接下來怎么辦就是反思與溝通,尋找原因,解決問題,多找自己的問題,少找客觀的理由。當然最后還要揚棄,要闡明自己不會因為暫時的“委屈”而影響工作熱情,會不斷努力,用成績證明自己。
【參考答案】
一個人的工作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假如我遇到這樣的事情,我的處理方式有以下幾點:
(冷靜)首先遇到這種情況后,要保持冷靜,以良好的心態(tài)正確對待批評與表揚。
(反思與對策)其次認真反思,分析原因:第一,是否是由于嫉妒心理作怪,同事的確有值得學習的長處。如果是這樣,那么要向同事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第二,是否是沒有意識到個人的不足問題,如果是這樣,那么要克服缺點,改正錯誤。第三,是否是工作方式方法不妥,如果沒及時向領導匯報工作,領導不了解自己的工作。如果是這樣,在適當?shù)臅r候主動向領導匯報情況,交流思想,接受領導的批評和指點。
(揚棄)最后,不會因為發(fā)生這樣的事情而影響工作的積極性以及與同事的關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會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用自己的成績來獲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
4.假如你的兩位領導工作一有矛盾,都分別向你訴說,對此你怎么辦?
【思路分析】
此題考察考生如何正確處理與兩位領導的關系,是否具有團結(jié)精神。類似的題目還有:你參加工作不久,發(fā)現(xiàn)兩位領導矛盾突出,并分別得到部分老同志的支持,暗中形成兩派,有的老同志暗示你要支持誰反對誰,你怎么想?怎么辦?不少考生回答這樣的問題時,搞不清自己的角色,一開始答題就說我要維護領導之間的團結(jié),要了解領導之間的矛盾,并分別談話做思想工作。出發(fā)點雖然是好的,可是仔細想一下,這樣妥嗎?你是什么身份?能分別找領導談話、做思想工作嗎?考生要搞清楚自己的角色是下屬。
這樣的題目不能機械套用“四步八字”思路來解題,可以采用破題+堅持三個原則、樹立一個觀點”的答題模式。
【參考答案】
這說明了上司對自己的信任,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將會使問題陷入兩難的境地,所以需要冷靜的思考,理智的對待。處理方法如下:
第一,要堅持感情中立的原則,不介入矛盾。只當“收音機”,不當“傳話筒”,不在兩位領導之間傳話,不搬弄是非,火上澆油,不在群眾中散布兩位上司的矛盾。
第二,堅持端正工作態(tài)度的原則。堅持以工作為重,不因為兩位上司的矛盾,影響到自己的工作積極性,會一如既往地認真工作,不管是哪位上司布置的工作,安排的任務,都會做好。
第三,堅持維護團結(jié)的原則。一個單位的團結(jié)就是戰(zhàn)斗力。作為一名公務員,凡是有利于團結(jié)的話要多說,有利于團結(jié)的事要多做,凡是不利于團結(jié)的話堅決不說,不利于團結(jié)的事堅決不做。因此,作為一名公務員,應該堅持團結(jié)就是力量的觀點,在任何時候都要維護組織和單位的團結(jié),協(xié)調(diào)好身邊的各種關系。
【自我測試與思考】
1.如果領導給你安排了一個緊急任務并配備了一名助手,但他和你的關系并不好,怎么辦?
2.領導讓你負責一項工作,并安排了一位老同志協(xié)助你,但是在工作中大家只服從老同志的安排,你怎么辦?
3.領導派小張和你一起負責某次活動,小張做事積極主動,遇事不與你商量自己做主,領導知道以后,批評你不夠積極主動,你如何處理?
4.領導給你一個計劃去征求各單位意見,各單位都表示同意,然后又給你一個計劃,要你再征求各單位意見,各單位反映強烈,問你怎么做?
5.你代替本單位受表彰的先進個人到市里參加頒獎典禮。記者以為你就是表彰對象,要對你進行現(xiàn)場采訪。這時你怎么辦?
6.你交給下屬的工作,他完成后總是直接向你的領導匯報,你會怎么做?
7.你的領導在一次全體會議上表揚你某項工作做得好,但是這項工作你并沒有參與。你怎么辦?
8.你與同事正在議論領導,領導突然走了過來,你怎么辦?
9.你早晨上班,發(fā)現(xiàn)你部門的兩個領導正在爭吵,你怎么辦?
10.你的同事受到領導批評,認為是你打的小報告,對你指桑罵槐,你怎么辦?
11.有人告訴你,你同事在背后議論你,你怎么辦?
12.上級派你到民族地區(qū)工作,你發(fā)現(xiàn)有的少數(shù)民族干部對你有意見,不支持你的工作,你怎么辦?
13.你認為你的直接上司工作能力不如你,又自以為是。對此你怎么想?怎么辦?
14.領導在一次大會上作的報告是你撰寫的,開會時你才發(fā)現(xiàn)報告中有組重要數(shù)據(jù)有誤。對此,你怎么處理?
15.你發(fā)現(xiàn)你的上司某項決定明顯有誤,但他對你的建議置之不理,你怎么處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