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
10年前,我覺得自己是有拖延癥的人,10年后,收到各種問題郵件,70%+會提到:我是一個拖延癥患者。為了讓如我般的拖延癥患者舒服地面對艱難的人生,根據自己治療過程,有以下建議。
治療過程第一步:這就是天性!
我也曾經覺得自己是,但不覺得有什么不好,拖延就是人類的天性,如果現(xiàn)在的你,因為自己的拖延而自責或煩惱,建議先承認,這!就!是!天!性!
治療過程第二步:你知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有時候,我們的拖延,只是不知道要做什么,或者知道要做什么,但潛意識覺得不重要,既然不重要,就拖拖嘍,這!是!正!確!滴!
不重要的事,當然不值得用寶貴的時間做,但,這并不是拖延。
拖延,是知道什么重要,但不去做。
所以,10年前,當我覺得是拖延癥時,我分析了:天啊,病情判斷錯誤,我才不是拖延癥,我只是在享受生活!比如什么都不做,就是發(fā)呆;看電影、聽音樂、會朋友,這些都是我該做的事,我積極地做了。如果你覺得這些時間應該用來做更重要的事,我覺得吧,你的病,不是拖延癥,是不會玩癥。
如果是不會玩癥,建議重新找到自己應該做的事,去讓你的人生更精彩!
治療過程第三步:明知要做就是不做?
如果一件活很難,其實不是你在拖延,而是你正在思考,使自己更妥善地去處理而已,比如,我最近收到的論文,有幾份過期才交的,質量非常高,他們在思考,而不是拖延……
治療過程第四步:耽誤別人進度?因為啟動晚而匆忙?精神疲憊?
親愛你,如果有以上癥狀,那你是拖延癥。前面的三步治療,其實在排除,如果到了第四步,你真的有病。有病治病,不可怕也不可恥。
1.將你認為重要的事告訴周圍指責你拖延的人,比如我,我會說,我就喜歡閑著什么都不干,所以,家務給別人去干,不是我拖延,只是家務真的不是我覺得重要的事。
2.某份學習資料,告訴自己,現(xiàn)在用不上,不擠占寶貴時間學,丟到我的百寶箱里,需要的時候搜出來再學你,如果忘記了,就跟忘記在衣櫥深處的衣服一樣,不合時宜,不再需要。
3.寫下你要做的10件事,進行重要性排序,樹立自己的優(yōu)先原則,然后從高到低一個個去做。比如我的優(yōu)先原則:家人的事大過編輯的事,編輯大過下屬,下屬大過老板。這中間又結合截止日期,合理排排。
4.如果覺得自己學習拖延,如果你有10個想學的,只選1~3個。
5.工作中必須要做的事不在此列,所以,把一個月必須要做的事,分布在你的時刻表上,記得,不是必須要做的不要寫,徒增煩惱。既然必須做,就去做,去做了,開始的厭倦會消失,前提是,你要在思想上根本性的轉變:如果不能換工作,那就不要去評價你的工作,一點一點去啃完雞肋,早晚得做,不如趁早做。
總結:大多數(shù)我們責備自己拖延,其實只是當時我們在做我們覺得更重要的事,或者我們在深入思考、籌劃。這!是!對!滴!
如果你只是害怕打某個電話、和某人溝通,你不是拖延癥,你只是交流恐懼癥,不是一個病,藥不同,下次開方子!
//·交流恐懼癥·//
不知道你有沒這樣的困擾:一到發(fā)言或是當眾說話時,就會感覺心跳加速,手發(fā)抖,雖然也看了一些當眾演講的書籍,但是一直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如何消除緊張感,從容地當眾演講?
大白兔77深深地覺得,自己是一個社交恐懼癥患者。幸而,這個年頭,不說自己有點什么心理疾病都不好意思,比如幽閉恐懼癥、密集恐懼癥、被長腿秒殺癥……但,當我年輕的時候,這都是被鄙視的……一直沒有人問:您為什么對心理學感興趣呢?其實因為我以為我有病啊。
和許多人一樣,我看過很多當眾演講的書,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秘笈。因為工作關系,有很多當眾說話的場合,當某些成了必須,而自己又不會,唯一的秘笈是:練習!道理我們都懂,就是過不好一生,也皆因:我們不去做啊!所以,相信我的秘笈吧。又一句話聊完話題!我也是要哭了。
首先,緊張不是壞事,不等于怯場,很可能是亢奮。
你的心跳加速、手發(fā)抖,都是腎上腺素飆升的表現(xiàn),它飆升了,才能讓呼吸加快,為身體提供大量氧氣;它飆升了,才能讓心跳和血液加速流動,為身體活動提供更多能量,使反應更快。
當眾發(fā)言,是一種讓人心生敬畏的責任,最偉大的演說家面臨現(xiàn)場發(fā)揮,也不可避免地緊張。
其次,為了消除緊張,我們可能會在當眾發(fā)言前——喝咖啡!這是錯誤的!喝咖啡會手抖!本人一貫用咖啡消除緊張,后果很慘烈!請一定聽老人言:喝咖啡過急、過快、濃度過高、過頻,會影響交感神經,產生類似于醉酒的效果,心跳加速,手抖。
再次,90%的怯場,來自平時訓練不夠,只有10%來自害怕。如果訓練得不夠,現(xiàn)場一個措辭,一個聽眾的撇嘴,都會讓你心驚肉跳,被緊張打敗,而如果訓練得充分會怎么樣?你要說的話變成你潛意識的一部分,不費力氣脫口而出。
最后,練習的秘笈我無償貢獻出來,可謂20年經驗的累積。雖然有點舍不得,但為了你的點贊、打賞、訂閱,忍痛公開。培訓與當眾說話又有不同,故單獨列出,加量不加價!
為當眾說話系上安全帶
1.列出三個最重要的說話場合,比如對付領導、開會發(fā)言、演講。
預計時間10分鐘
2.為三個場合寫三段備用發(fā)言,比如領導表揚我時怎么應對;批評時;無感情色彩寒暄時。
預計時間20分鐘×9段=180分鐘
3.通勤途中,心里默默復習發(fā)言稿,練習3次。
預計時間5分鐘×9段×3次=135分鐘
4.找個朋友,對他說一次,害羞或找不到朋友,對著手機錄下來,反復三次,直到自己滿意。
預計時間5分鐘×9段×3次=135分鐘
5.當真實場景發(fā)生后,對比你實際發(fā)揮,做修改。
預計時間5分鐘×9段=45分鐘
綜上所述,花掉505分鐘,約8.5小時,大部分當眾說話的緊張都能消除!
捫心自問:我們以為我們在當眾說話上花了很多時間,但還是無效,于是自認為毫無天賦,甚至有缺陷,比如我,以為自己有社交恐懼癥,其實呢,但凡超過500分鐘的練習,絕對有效果。其他任何學習都如此。
為培訓系上安全帶
第一階段:為你的培訓寫出逐字稿
此階段根據個人情況1~10次,一般人3次以后可以脫稿。我是二班的,做培訓近15年,基本上還是逐字稿,每句話我都要打磨,希望從細微的差異中,改進自己的技藝。也不希望有一句廢話,耽誤大家時間。而我的現(xiàn)場發(fā)揮又會跟逐字稿不一樣,會更出彩,類似于人資做工資在底稿的基礎上生成了簡潔的工資表。
假設你3次后可以脫稿,3次1小時培訓逐字稿約3萬字,按1000字/小時算,約30小時。
第二階段:為你的培訓列出提詞大綱
模擬培訓時的每個場景,為不同的場景設計臺本。比如每一頁PPT的關鍵詞、開場白、結束語、轉場用語、案例、備用案例、串場用詞、小組討論用詞、組隊時的用詞等等。
這個應該是每次培訓都必須要做的,一場沒有準備的培訓,你手抖不抖都講不好。即使你以為你講得很好,但學員吸收一定不好,因為你沒有為他們定制。
綜上所述,在脫離逐字稿之前,約30小時,培訓能力大幅提升!
美國第一鋼琴夫人,4歲起以音樂神童的身份演出,被稱為莫扎特之后最杰出的音樂神童。她說: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的父親總對外宣稱,他的天才女兒一天只練習2小時,但實際上,我每天必定練9小時的琴。
所以,如果某些重要的事,我們做得不夠好,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用到正確的練習方法且足夠多地練習。
看到此,如果你還有疑問:但我就是懶得練啊。親愛的,弗洛伊德同志說過:懶惰的根本原因,是害怕失敗。
//·沒有學習方法癥·//
聯(lián)合國教育課文組織的局長說: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認識字的人,是沒有學習方法的人。故,提問:你是文盲嗎?我曾經是。
一本書20萬字,你的速度是400字/分鐘,讀完要500分鐘,一天1小時,要讀一周!
如果速度是800字/分鐘,讀完約4小時,過渡性語言等掃讀,非重點段落略讀,估計兩小時,所以呢,我能一天看完一本書。而閱讀的速度是很容易訓練出來的,今天說下我的學習方法之一:速讀,很容易訓練,也能短時間內訓練有效,推薦給大家,不妨試試看。
第一階段訓練
1.段落訓練:練習閱讀長句子或段落,找中心意思(動詞前后就是中心意思)。
2.文章訓練:計時,強迫自己在短時間內看完一篇文章。
3.理解訓練:復述文章意思,提高理解力。
4.強化:以上訓練,做10次,速度翻番不是夢。
第二階段訓練
1.我想從這篇文章/課程/培訓/演講中得到什么/解決什么問題?
2.哪些對我有用?
3.還能用在什么地方?
4.我有類似的經歷嗎?
5.訓練10次以上,理解力翻番。
第三階段訓練
在第二階段基礎上,邊讀邊追問自己:
1.能不能想出新的點子?
2.下一步我的行動是?
3.訓練10次以上,創(chuàng)意、行動力翻番。
本文500字,你用幾分鐘讀完?還能更快嗎?中心意思是什么?如果跟人復述你要怎么說?你有什么經驗可以補充?現(xiàn)在開始訓練,要不要試試看?
這只是一個例子,學習方法各人各法,你愛沉浸式精讀也很好,不需要質疑自己的方法,那就是適合你的。
總結學習方法,初中語文教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15字真言,前面9個字我用以上文字衍生出具體可操作的細節(jié),最后6個字,靠你自己判斷我說得對不對,要不要實踐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