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對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癥狀有一定的作用。按摩時局部皮膚往往發(fā)紅,測量皮膚溫度則明顯增高,這是血管擴張,局部充血和血液循環(huán)改善的結果。按摩后血管擴張,可減少血流阻力,降低血壓,減輕心臟負擔,增強心搏力量,減慢心率,呼吸加深,有延年益壽的作用。按摩能調節(jié)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增加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并可改變血液動力過程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按摩可使外周血管阻力減低,緩解小動脈痙攣,調節(jié)心臟功能,促進代謝。按摩能加速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分解,降低血液黏稠度,這些作用均有助于冠心病的預防和治療。
方法1:當心絞痛、心律失常發(fā)作時,用力不停點按內關穴,每次3分鐘,間歇1分鐘,能迅速鎮(zhèn)痛或調整心律。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jīng)之合穴,手厥陰心包經(jīng)起于胸中,旁絡三焦,其經(jīng)絡循行路線起于乳旁,外走上臂內側,下行至中指指端。中醫(yī)認為,心經(jīng)為本經(jīng),心包絡經(jīng)則與心經(jīng)互相聯(lián)絡,心臟有邪,心包絡直接受累,若心臟有病,可以反映于心包絡經(jīng),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絡經(jīng)的重要合穴,所以能治冠心病等心臟病。
方法2:心絞痛發(fā)作時,若身邊沒有藥物可用,又不能就地及時地采取其他簡便有效治法,可用雙拇指按壓患者的雙側內關穴。其壓力程度視患者忍受程度而施。同時解開患者上衣下邊二三扣子,改壓背部至陽穴。再用另一只手拇指尖壓膻中穴。心絞痛便可隨壓而解。按壓時間越長越好,一般按壓4~5分鐘,并定時按壓以防復發(fā)。為鞏固療效,可每天中午再指壓一次、按摩背部肺俞穴、心俞穴、厥陰俞穴及3個穴位之間的區(qū)域。
方法3:有人發(fā)現(xiàn),許多冠心病患者的左側靈道穴(靈道為手少陰心經(jīng)的經(jīng)穴,位于小指內側腕關節(jié)上1寸處)有明顯的壓痛。冠心病犯病時,可用拇指先輕揉靈道穴1分鐘,然后重壓按摩2分鐘,最后輕揉1分鐘,每天上下午各揉1次,10天為1個療程,間歇2~3天,可進行下一個療程。經(jīng)觀察,揉按治療后心絞痛癥狀明顯減輕,心電圖也有改善。
方法4:選穴膻中或背部兩側膀胱經(jīng)之肺俞、心俞、厥陰俞等穴,用拇指作按揉法、腕推法、一指禪點按法,每次15分鐘,每天1次,15次為1個療程。
方法5:穴位按摩常常取左側靈墟、屋翳、天池和心俞穴,采用掌摩法,每分鐘200圈左右,心前區(qū)3穴共摩12分鐘,背部心俞按摩4分鐘。按摩中部分患者感到心前區(qū)發(fā)熱,逐漸波及四肢和腰背。若按摩結束時,未出現(xiàn)熱感傳導者,則酌情延長5~10分鐘,每天按摩1~2次,20天為1個療程。
方法6:取穴肺俞、心俞、膈俞、內關,每穴按揉100次,揉力以患者感到酸脹,且能耐受為度,平推胸1~胸6棘突兩側膀胱經(jīng),以有熱感為度,必要時加熱敷。每周治療3次,20次為1個療程。
方法7:指壓至陽穴,對預防和治療心絞痛有很好的效果。方法是在肩胛骨下緣處,離脊柱約五指處,每天用拇指按壓2~3分鐘。也可在心絞痛發(fā)生時,立即用拇指進行按壓,可緩解疼痛。
方法8:患者取坐位,施術者先用一指禪推法沿背部膀胱經(jīng)由上循下治療3~5遍,手法宜輕緩而柔和,然后逐一按揉肺俞、心俞、膈俞及背部明顯壓痛點,每穴按揉1~2分鐘,再同時按揉兩側內關穴,2~3分鐘,接著擦熱背部膀胱經(jīng)與督脈,再以輕柔的按揉法施于頸椎兩旁3~5分鐘,最后按百會穴,揉太陽穴,拿合谷穴,拿肩井穴,揉膻中穴。總時間20分鐘左右。
方法9:1.主穴:內關、膻中、大杼、腦俞、心俞、屋翳。
2.配穴:百會、中府、膈俞、脾俞、足三里、豐隆等。
3.施術:①患者仰臥位,施術者在患者右側,用一指禪推法推中府、膻中、云門等穴,后在上述穴位上施按揉法,再用較快速的擦法擦左胸前部,以屋翳穴為重點。按揉內關穴,也可配合指振法。②患者坐位或俯臥位:施術者用雙手拇指點按患者背部穴位,如大杼、肺俞、心俞、膈俞、脾俞等。直擦背部督脈經(jīng),橫擦左肩胛內側;以掌輕拍患者背部。也可在背部俞穴施以滾法;若心絞痛甚者可點按內關、大包、輒筋穴止痛極效。最后按振百會穴。
方法10:患者仰臥位,患者雙手在胸部做橫摩法;從上向下用指腹推胸,然后順肋骨做分推;在胸部和心區(qū)用指揉法;再在胸部任脈路線上按之,并按天池穴至云門穴,以上施術10分鐘?;颊吒┡P位,施術者用手掌在背部脊柱兩側做推法,約10次;用手掌或掌根在背部的肩胛骨內側做揉法,以左側為重點治療部位;按厥陰俞、膈俞,以左側為重點治療部位。以上施術約5分鐘。患者側臥位,施術者在上肢部做拿揉法,從肩關節(jié)至腕關節(jié),再從腕關節(jié)至肩關節(jié)反復揉拿10次;點內關、神門、心俞、中府穴,共3~5分鐘。
方法11:1.按胸脅:右手貼于左胸前,左手按在左腰部位,而后自上向下,反復按摩,再換另一側,左右各9次。
2.按命門:命門穴位于臍正對背部,兩腎中間。按摩時,用大拇指跨在腰部前方,四指尖貼在后背,呈反叉腰式,而后上下用微力按摩,共18~36次。
3.叩內關:內關穴位于掌后兩筋間。兩手相對,3個指尖扣在腕骨3個穴眼上,來回叩動約100次。
4.按摩勞宮:擦涌泉,以兩手勞宮穴左右交替按摩涌泉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