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魚西菜湯
【配方】西洋菜1.5千克,干章魚50克,豬瘦肉500克,蜜棗3個,味精4克,精鹽7克,清水3千克。
【制法】①將西洋菜(豆瓣菜)洗凈,去掉老莖,瀝去水分;章魚去掉內(nèi)臟,洗凈,將其腹部附著的薄膜泡在水里待用;把豬肉洗凈;蜜棗去核待用;將沙鍋內(nèi)放入清水3千克,燒沸后放入章魚、西洋菜,水燒沸后,放入豬瘦肉、蜜棗,用中火燉90分鐘;至湯水剩2千克時,加鹽、味精調(diào)味。②鍋離火后,將西洋菜撈出,放入盤內(nèi),再把撈出的章魚、瘦肉切塊,放在西洋菜上;另把淡色醬油澆上熟油,以蘸菜用,將湯和蜜棗盛在大碗內(nèi)即成。
【用法】日常佐餐食用。
【功效】補氣血,益精髓。適用于病后體弱,陰血不足的患者。
2.花旗參滋補湯
【配方】花旗參10克,紅棗40克,懷山藥、芡實各25克,陳皮5克,活鯽魚300克,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姜末,鮮湯各適量。
【制法】鯽魚去鱗后破腹,除去鰓和內(nèi)臟,洗凈,加料酒、鹽、姜末、胡椒粉碼味;花旗參切片;紅棗洗凈去核;然后將鯽魚、花旗參、紅棗、懷山藥、陳皮、芡實加入燒沸的鮮湯鍋內(nèi),用小火熬2小時左右,食用時放入胡椒粉、味精、鹽調(diào)味。
【用法】食魚飲湯,日常佐餐用。
【功效】補氣血,益肝腎。適用于氣血兩虛的患者。
3.人參群鮮湯
【配方】人參10克,干貝、熟豬肚各30克,鮑魚50克,冬筍60克,水發(fā)海參、雞肉各300克,干蟹黃、水發(fā)口蘑、海米各20克,豬肋肉20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法】①將人參潤軟,切成薄片,泡入酒中5~7日得人參酒,人參片留用;將干貝、蟹黃、海米用溫水浸泡;豬肚、冬筍切片;雞肉、海參切?。回i肉切成小??;冬筍入沸水中燙透;豬肉丁和雞丁用水焯后備用。②鍋中放入豬油,投入蔥、姜爆炒煸出香味,烹入料酒和雞湯,加入精鹽、味精,把干貝、蟹黃、海米、豬肚、冬筍、豬肉丁和雞肉丁,口蘑、鮑魚同入鍋內(nèi),湯沸后去掉浮沫,倒入沙鍋中用文火燉爛;加入海參丁、人參酒,繼續(xù)燉10分鐘,再加人參片,稍燜片刻即成。
【用法】日常佐餐食用。
【功效】大補元氣。適用于年老體弱氣血不足的患者。
4.龍眼肉葡萄干湯
【配方】葡萄干、龍眼肉各50克,紅糖適量。
【制法】葡萄干、龍眼肉洗凈,加適量水于鍋中,全部原料放入同煮30分鐘即可。
【用法】每日1次,飲湯食料。
【功效】補益氣血,延年益壽。適用于氣血虛少,體質衰弱者。
5.桂芝補血湯
【配方】龍眼肉400克,黑芝麻300克,冰糖100克。
【制法】龍眼肉蒸熟,置陽光中暴曬約2小時,蒸5次曬5次,剁細成末;黑芝麻炒酥壓碎,冰糖砸成碎粒,三樣混合均勻,盛入瓶內(nèi)備用。每次取20克用沸水沖服。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食用。
【功效】益氣血,止脫發(fā)。適用于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黃、四肢寒冷、極易脫發(fā)等癥。
6.歸參鱔魚羹
【配方】當歸、黨參各15克,鱔魚500克,料酒、蔥、生姜、蒜、味精、食鹽及醬油各適量。
【制法】將鱔魚剖開脊背剔除魚骨、內(nèi)臟、頭、尾,切成絲備用;將當歸、黨參裝入紗布袋內(nèi)后扎緊袋口,然后置鋁鍋內(nèi),加料酒、蔥、生姜、蒜、食鹽及水適量;將鍋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燒沸,打去浮沫,再用文火煎熬1小時,撈出藥袋不用,加入味精即成。
【用法】空腹吃魚飲湯,每日1~2次。
【功效】補益氣血。適用于氣血不足所致的面黃肌瘦,體倦乏力或病后、產(chǎn)后氣血虧虛者。
7.芝麻首烏糊
【配方】熟何首烏、黑芝麻各500克,紅砂糖300克。
【制法】將熟何首烏片烘干,碾成粉末,黑芝麻炒酥壓碎;凈鍋置于中火之上,加清水,放入何首烏粉,煎幾沸,加入芝麻粉、紅糖熬成糊狀即可。
【用法】早、晚沖服1次,每次100克,10天服完。
【功效】補腎黑發(fā),服用6個月可見效。適用于中年男女血虛白發(fā)癥。
8.牛奶強身飲料
【配方】牛奶150克,蘋果1個,胡蘿卜1根,砂糖30克。
【制法】將胡蘿卜、蘋果洗凈,切成小薄片,同白砂糖、適量精鹽一起放入果汁機內(nèi),再放牛奶,攪拌均勻制成果汁即可飲用。
【用法】隨意飲用。
【功效】補益氣血,容顏紅潤。適用于氣血虛引起的面色萎黃,皺紋多者。
9.桑椹藕粉
【配方】熟桑椹150克,藕粉、制蜂蜜各30克,開水適量。
【制法】先將藕粉用少許涼開水溶開,然后再沖入沸水并攪成稀糊狀備用;新鮮熟桑椹(未熟透不能用)去蒂洗凈后壓到碎爛,用紗布過濾取汁;放入沙鍋用文火熬至稀稠,再加入藕粉糊和蜂蜜,反復攪拌,至濃稠狀起鍋,冷卻后儲于瓶內(nèi)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克,溫開水沖服。
【功效】補腎養(yǎng)血,抗衰防老。適用于血虛所致體弱衰老者。
10.牛髓粥
【配方】牛骨髓20克,粳米100克,地黃汁15克,白蜂蜜30克,味精、紹酒、姜塊各適量。
【制法】用牛的棒骨4根或8根,入鍋捶破,摻清水熬取牛骨髓,加姜塊、紹酒,熬去水分,裝入瓷罐內(nèi)保存;粳米淘洗干凈后放入凈鍋內(nèi),摻清水,煮開,加地黃汁、味精、白蜂蜜煮煎成粥。
【用法】可常用,冬天用宜稠,熱天用宜稀。
【功效】安五臟,充氣力。適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肌肉消瘦,口渴者。
11.黃芪牛肉粥
【配方】鮮牛肉100克,粳米100克,黃芪10克,精豆粉、姜、蔥、胡椒粉、味精、鹽、水各適量。
【制法】①鮮牛肉洗凈、去筋膜,與姜一起絞爛,加豆粉、胡椒粉、鹽、味精調(diào)勻備用;姜、蔥洗凈,把姜切片、蔥切花。②將粳米洗凈、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燒開一段時間,加入黃芪布包,并改用文火煨至軟糯時,撈出布包,肉餡、姜片攪散,繼續(xù)用中火煮至肉熟軟,再加入蔥花、味精即成。
【用法】每日分2次溫食。
【功效】益氣血,健脾胃。適用于氣血虧損體弱怕冷者。
12.鵪鶉山藥粥
【配方】活鵪鶉2只,山藥50克,粳米100克,姜、蔥、鹽各適量。
【制法】活殺鵪鶉,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去骨,剔出鵪鶉肉,切成小碎塊;將山藥快速沖洗干凈,粳米淘洗干凈;將粳米、山藥和鵪鶉肉一起放入鍋內(nèi),先用旺火燒開,改用文火慢煮,直至粥成,再加姜、蔥、適量鹽即可。
【用法】隔日1次服食。
【功效】益氣養(yǎng)血,健脾和胃。適用于體虛乏力者。
13.落花生粥
【配方】落花生米45克,懷山藥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法】分別將花生米及山藥搗碎,再與粳米相和,同煮為粥,待熟加入冰糖調(diào)味即可。
【用法】每日分2次服食。
【功效】益氣養(yǎng)血,健脾潤肺。適于氣虛血虧體弱患者。
14.菠菜粥
【配方】菠菜、粳米各25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將菠菜洗凈,在沸水中燙一下,切段;粳米洗凈置鋁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熬至粳米熟時,將菠菜放入粥,繼續(xù)煎熬 片刻?;?;再放入食鹽、味精即成。
【用法】每日隨量酌量食用。
【功效】養(yǎng)血潤燥。適用于血虛面黃消瘦者。
15.何首烏粳米粥
【配方】何首烏30~60克,粳米60克,紅棗3~5枚,紅糖適量。
【制法】將何首烏煎去渣取濃汁,用藥汁同粳米、紅棗一同放入沙鍋煮熬,將熟時放入紅糖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1次酌量食用。
【功效】補益精血,延年益壽。適用于血虛須發(fā)早白,面色萎黃患者。
16.龍眼肉蓮子粥
【配方】龍眼肉30克,蓮子30克,糯米30~60克,大棗10枚,白糖適量。
【制法】將蓮子去皮心,大棗去核,與龍眼肉、糯米同入鍋內(nèi),加適量水,煮成粥,加白糖攪勻即可。
【用法】可作正餐或佐餐食飲。
【功效】益氣養(yǎng)血。適用于氣血虧虛型貧血患者。
17.人參黃芪粥
【配方】人參6克,黃芪60克,大米100克。
【制法】將人參研末,黃芪水煎2次,合并煎液;大米投入黃芪液大火燒開,再投入人參末,小火煮粥,加白糖調(diào)味。
【用法】每日早、晚2次服食。
【功效】補氣強身,延年益壽。適用于氣虛體弱患者。
18.防衰麻團
【配方】糯米250克,棗泥150克,白芝麻、精白糖各100克。
【制法】先將芝麻洗凈,瀝干水,入鍋焙炒至焦黃脆香,粉碎后加白糖拌勻;糯米洗凈置于碗中,加適量水,隔水蒸熟,涼后搗成軟泥狀,用糯米作皮、棗泥為餡,捏成核桃大的糯米團,再將糯米團放入芝麻糖中滾動,直至粘滿芝麻糖即成。
【用法】單獨食用或配米粥食用。
【功效】養(yǎng)血益胃,潤膚抗衰。適用于血虛所致身體弱衰的老年人。
19.蘑菇炒菠菜
【配方】菠菜200克,蘑菇10克,麻油3克,蒜、蔥花、姜絲、料酒及鹽各適量。
【制法】菠菜擇洗干凈;蘑菇去根洗凈,剖成兩半;油放炒鍋中燒至六成熱,放入菠菜,翻炒至熟,放于盤中;原鍋置火上,放蒜、蔥花、姜絲、料酒及鹽,加少量水煮開,放入蘑菇炒熟,倒入盤中菠菜上即可。
【用法】日常佐餐食用。
【功效】補鐵健脾,養(yǎng)血清燥。適用于一般人。
20.枸杞蘿卜燒雞
【配方】雞肉500克,白蘿卜600克,枸杞子15克,陳皮9克,味精、胡椒粉、紹酒、姜塊、蔥、精鹽、熟豬油、水淀粉、花椒各適量。
【制法】①將雞肉洗凈,切成粗條;白蘿卜洗凈,切成條;把枸杞子、姜塊、大蔥洗干凈。②炒鍋置于旺火上,放豬油燒至六成熱,放入雞肉煸炒變色,摻入鮮湯燒開,撇凈浮沫,加紹酒、花椒、陳皮、姜塊、蔥燒開。③肉到七成熟時,加入白蘿卜、胡椒粉,待燒開后,加入枸杞子、精鹽、味精調(diào)味,勾薄芡汁即可裝盤。
【用法】日常佐餐食用。
【功效】補中益氣,化痰利氣。適用于治療虛勞消瘦,胃呆食少,水腫以及咳嗽痰多,胸腹脹滿的虛胖癥患者。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