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用的手法有按法、拿法、搖法、踩蹺法等。臨床具體操作時,重點手法和對癥手法可根據(jù)病情和患者體質因素等穿插進行,即可避免患者的不適感,又可增強療效。而操作步驟的完整、協(xié)調的使用,則是醫(yī)者治療手法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
理筋手法操作時一般分為以下4個步驟:
1.準備手法 用輕柔緩和的手法,在治療部位及其周圍進行松解,也使患者對治療手法有一個適應過程,為下一步的手法治療作準備,一般操作3~5分鐘。常用的手法有推法、揉法、摩法、抹法等。
2.重點手法 運用能在治療部位長時間操作且力量深透的手法,使治療局部或相關部位在準備手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積累治療量,是理筋手法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操作7~15分鐘。常用的手法有法、揉法、一指禪推法、按揉法、拿揉法、踩蹺法等。
3.對癥手法 針對不同部位和病癥的需要,采取相對應的治療手法,以達到止痛,松解粘連,緩解痙攣,整復錯縫等功能,一般治療1~5分鐘。常用的手法有按法、拿法、搖法、踩蹺法等。
4.結束手法 用輕快柔和的手法對上述手法操作部位及所涉及區(qū)域進行松解,一方面消除手法操作過程中所引起的不適感;另一方面又可維持上述手法所產生的治療量,以增強療效。一般3~5分鐘。常用的手法有拍法、擊法、搓法、抖法、揉法等。
臨床具體操作時,重點手法和對癥手法可根據(jù)病情和患者體質因素等穿插進行,即可避免患者的不適感,又可增強療效。而操作步驟的完整、協(xié)調的使用,則是醫(yī)者治療手法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