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增大最佳治療方案
【病證概述】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系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或其身生物效應(yīng)不足所致一種全身性內(nèi)分泌疾病。以機體代謝率降低為特征,成年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乏力、畏寒、顏面水腫、嗜睡、懶言、心率緩慢、腹脹、性欲低下等代謝活動下降的癥群,稱為成人甲減。甲減始于胎兒期或幼年發(fā)病者稱先天性幼年甲減,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qū),嬰幼兒甲減稱地方性克汀病,由周圍組織對自身分泌的甲狀腺激素不敏感而引起的甲減稱周圍性甲減。其診斷主要依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及血中甲狀原激素(T3,T4)、促甲狀腺素(TSH)水平的測定,進一步可行TRH興奮試驗以區(qū)別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甲減。治療以適量的甲狀腺素替代治療。
本病大抵屬中醫(yī)“五遲”“虛勞”等病范疇。其病因多由先天稟賦不足,胎中失養(yǎng),體質(zhì)不強,腎陽虛虧;或煩勞過度,傷及五臟,陽氣不足,或飲食失節(jié),傷于脾胃,后天失養(yǎng)等,諸多因素致使全身體能消耗過度而發(fā)為本病。其病位重在脾、腎。中醫(yī)治療多以健脾溫腎助陽益氣為大法。由于單純西醫(yī)治療僅可改善臨床癥狀,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甲狀腺的病變,所以采用中醫(yī)藥治療本病已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經(jīng)過歷代醫(yī)家大量的臨床研究,已取得了可喜成績。本病臨床常見的有脾腎陽虛、水氣凌心、陽氣衰竭3個證型,各證型的臨床特點如下。
1.脾腎陽虛證 主癥見面色蒼白或萎黃,神疲乏力,嗜睡倦怠,納差便秘,皮膚干燥脫屑,毛發(fā)干枯易落,畏寒肢冷,女子月經(jīng)不調(diào),男子陽痿。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或沉遲。治宜溫腎健脾。方選附子理中湯合二仙湯加減。藥用黨參、黃芪、茯苓各20g,熟地黃15g,肉蓯蓉、附片、仙茅、淫羊藿、菟絲子各10g,甘草、桂枝各6g。
2.心陽不振證 主癥見心悸心慌,胸悶憋痛,下肢或全身水腫,神倦嗜臥,形寒肢冷,腰酸膝軟。舌苔白滑,脈沉遲無力。治宜溫通心陽,補腎利水。方選苓桂術(shù)甘湯合真武湯加減。藥用丹參、茯苓各30g,熟地黃15g,桂枝、白術(shù)、附片、白芍、菟絲子各10g,甘草5g。
3.陽氣衰竭證 主癥見神昏肢厥,皮溫不升,呼吸低微,肌肉松軟,面色蒼白。舌質(zhì)淡胖,脈微欲絕。治宜回陽救逆。方選四味回陽飲加味。藥用紅參、附片、炮姜各10g,甘草5g。急煎水灌服。上述諸癥,若厭食、便秘者加白術(shù)、火麻仁各10g,砂仁5g;水腫甚加豬苓、大腹皮各15g;胸悶憋痛甚,酌加薤白、瓜蔞、川芎、郁金、延胡索;頭暈、耳鳴選加菊花、青葙子、靈磁石;頭痛、失眠多夢、口干、尿黃者,可加菊花、枸杞子或合用杞菊地黃丸。本節(jié)主要介紹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老年性甲狀腺功能減退三方面的驗方。
【驗方集錦】
(一)甲狀腺功能減退
[中藥內(nèi)服方]
1.九味暖腎湯
[方藥] 熟地黃、懷山藥各30g,補骨脂、吳茱萸各10~15g,山茱萸、澤瀉、肉豆蔻、鹿角片各10g,肉桂6~9g。脊背冷痛加黑附子;五更瀉加補骨脂、肉豆蔻;夜尿頻加桑螵蛸、益智。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10日為1個療程,用3~6個療程。對照組46例,用干甲狀腺片每日15~30mg,至每日120~240mg,癥狀改善后,減至每日維持90~180mg;或用T4∶T3為4∶1的混合劑。
[療效] 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56例。用3個月,結(jié)果:兩組分別顯效34例、32例,有效15例、9例,無效7例、5例,總有效率87.5%,89.1%。停藥2年,病情穩(wěn)定;對照組不能停藥。(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03,5)
2.桂附八味丸加減
[方藥] 熟地黃24g,山藥20g,茯苓、丹參各15g,制附子(先煎)、山茱萸、車前子(包)、赤芍、牛膝各10g,肉桂(后下)6g。氣虛加生黃芪;膽結(jié)石加雞內(nèi)金;血虛加當歸等。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并用通心絡(luò)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3粒,每天3次口服。1個月為1個療程。
[療效] 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33例。用2個療程,結(jié)果:顯效(癥狀、體征消失;甲狀腺功能實驗室指標復常)14例,有效1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9%。(陜西中醫(yī),2008,5)
3.參苓菟芪湯
[方藥] 黨參、茯苓各30g,菟絲子、黃芪、山藥各20g,熟附子(先煎)、白術(shù)、淫羊藿、鹿角膠、肉蓯蓉、澤瀉各15g,當歸12g,炙甘草10g,肉桂、干姜、砂仁各5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療效] 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36例。結(jié)果: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復常12例,好轉(zhuǎn)19例,無改變5例,有效率86.1%。(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08,3)
[中西藥并用方]
1.二仙參芪湯
[方藥] 黃芪30g,仙茅、淫羊藿、黨參、茯苓、生地黃、蒼術(shù)、白術(shù)、枳殼各20g,川芎、澤瀉、厚樸各15g。陽虛加附子、肉桂、杜仲、陽起石等;陽虛水泛加豬苓、白茅根、麻黃等;氣虛黨參易人參,黃芪增量;陰血虛加當歸、枸杞子;瘀血加三棱、莪術(shù)、丹參等。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32例,均用甲狀腺素片每日15~30mg,晨頓服;劑量酌情增減,最大量每日120~240mg。均1個月為1個療程。
[療效] 治療甲狀腺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35例。用3個療程,結(jié)果:兩組分別痊愈25例、16例(P<0.05),顯效6例、12例,有效2例、4例,無效2例、0例。治愈者隨訪6個月,分別復發(fā)0例、10例(P<0.01)。見不良反應(yīng)分別8例、30例。(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1,2)
2.菟絲參苓湯
[方藥] 菟絲子30g,人參、茯苓、熟地黃各20g,制附子、淫羊藿、杭芍各15g,山茱萸、干姜、炙甘草各10g,肉桂8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均用甲狀腺片每日20~40mg(或優(yōu)甲樂50μg)頓服。昏迷用氫化可的松1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靜脈滴注,6~8小時1次;用1~2日。
[療效] 治療重癥甲狀腺功能減低癥15例。結(jié)果:兩組分別顯效(<24小時黏液性水腫昏迷緩解,<1周黏液性水腫消失,<3周癥狀、體征消失,甲狀腺激素水平上升)8例、4例(P<0.05),有效6例、10例,死亡各1例。(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急救雜志,2001,3)
3.芪地苓參湯
[方藥] 黃芪、熟地黃、茯苓、黨參各20g,白術(shù)12g,淫羊藿、丹參各10g,制附子6g,甘草5g。陽虛甚加肉桂、鹿角膠、細辛;陽虛水泛加澤瀉、薏苡仁等;水氣凌心射肺加葶藶子、澤瀉等;氣虛甚加太子參、五味子;瘀血甚加莪術(shù)、桃仁、紅花等。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3個月為1個療程。37例用甲狀腺片,其中30例劑量酌減。
[療效] 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60例。結(jié)果:痊愈44例,顯效9例,有效7例。(湖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2,4)
4.黃丹牡蠣湯
[方藥] 炙黃芪、丹參、生牡蠣各30g,茯苓20g,黨參、川芎各15g,白術(shù)12g,制附子、赤芍、白芍、柴胡、郁金、香附、生甘草各10g,桂枝6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3個月為1個療程。癥甚并用甲狀腺片每日20~40mg(或優(yōu)甲樂50mg)口服;癥輕原用甲狀腺片漸減至每日20mg。用1個療程。
[療效] 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66例。結(jié)果:痊愈13例,顯效44例,有效9例。T3,T4,FT3,FT4及TSH治療前后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中醫(yī)研究,2003,4)
5.苓夏二仙湯
[方藥] 茯苓、夏枯草各30g,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炙黃芪各15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1個月后,制成膠囊劑(即抑減膠囊,每粒0.5g)。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并用加衡片(左旋甲狀腺素鈉)每日100μg晨頓服;1個月后,改半量;再根據(jù)甲狀腺功能漸減量至停。對照組30例,用加衡片每次50μg,每日3次;1個月后,改每日2次;甲狀腺功能復常,改晨1次;口服。
[療效] 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48例。用1.5年,結(jié)果:兩組分別基本痊愈35例、10例,有效11例、20例,無效2例、0例,總有效率95.83%,100%。(中國中醫(yī)基礎(chǔ)醫(yī)學雜志,2003,7)
6.歸脾丸
[方藥] 黨參、炒白術(shù)、黃芪、茯苓、炙遠志、炒棗仁、龍眼肉、當歸、木香、炙甘草、大棗。河南宛西制藥公司提供。
[用法] 每次8粒(3g),每日3次,口服。并用甲狀腺素片20mg晨頓服。對照組20例,用甲狀腺素片20mg,晨頓服。1~2周后,每日增至40~60mg。1個月后,每日維持用80~100mg。均3個月為1個療程。
[療效] 治療輕微甲狀腺功能減退21例。結(jié)果:兩組分別治愈4例、2例,顯效12例、8例,有效3例、6例,無效2例、4例。療效本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河北中醫(yī),2003,12)
7.芪歸薏苡仁湯
[方藥] 黃芪40g,當歸、薏苡仁各30g,熟地黃20g,山茱萸、牛膝、杜仲各15g,鹽附子(先煎)、芡實、白術(shù)、羌活各12g,肉桂、石菖蒲、山楂、建曲各10g,甘草4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3次口服。禁生冷之品。
[療效] 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19例。結(jié)果:臨床治愈12例,顯效6例,無效1例。(陜西中醫(yī),2004,11)
8.菟苓附藿湯
[方藥] 菟絲子、茯苓各30g,制附子、淫羊藿、山茱萸各15g,肉桂8g,干姜、炙甘草各5g。脾腎兩虛加肉豆蔻、補骨脂、白術(shù);心脾兩虛加桂枝、薤白;陰陽兩虛加熟地黃、白芍。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用>3周。與對照組18例,均未昏迷用甲狀腺片每日60mg(或優(yōu)甲樂12.5~250μg)頓服。昏迷用甲狀腺片40~80mg,6~8小時1次鼻飼;氫化可的松1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靜脈滴注,8~12小時1次,用1~2日;保持呼吸道通暢。對癥處理。
[療效] 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22例。結(jié)果:兩組分別顯效13例、4例,有效8例、13例,無效各1例。T3,T4,TSH兩組治療前后自身及治療后第1項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中醫(yī)雜志,2005,8)
9.真武湯加減
[方藥] 茯苓20g,白芍、白術(shù)各15g,附子12g,甘草6g,生姜3片。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30例,均用甲狀腺鈉片,分別25~50μg,起始量50μg漸增至100~150μg,每日頓服;支持療法及對癥處理。均6周為1個療程。用1個療程。
[療效] 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30例。結(jié)果:兩組分別治愈18例、13例,好轉(zhuǎn)10例、8例,未愈2例、9例,總有效率93.3%,70%(P<0.05)。甲狀腺素、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游離甲狀腺素、促甲狀腺激素治療后兩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見不良反應(yīng)分別0例、4例。(新中醫(yī),2006,3)
10.右歸丸
[方藥] 黃芪24g,淫羊藿、肉蓯蓉各20g,補骨脂、菟絲子、枸杞子、鹿角膠、山茱萸、杜仲、當歸、黨參各15g,山藥12g,制附子5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14日為1個療程,用8個療程。并用優(yōu)甲樂(左甲狀腺素鈉片,德國默克制藥)25μg。對照組用優(yōu)甲樂50~75μg;4~6周后,減至維持量25~50μg。支持療法及對癥處理。西藥均每天頓服。8周為1個療程。
[療效] 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20例。結(jié)果:兩組分別治愈3例、1例,好轉(zhuǎn)各15例,未愈2例、4例。(湖北中醫(yī)雜志,2008,5)
11.芪參二仙湯
[方藥] 黃芪30g,黨參20g,熟地黃15g,仙茅、菟絲子、淫羊藿、巴戟天、川芎、白術(shù)、茯苓各10g,肉桂6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1個月為1個療程,用2個療程。并每天用甲狀腺素片15~30mg口服。
[療效] 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36例。結(jié)果:顯效(癥狀、體征消失或顯著好轉(zhuǎn);T3,T4、TSH復常)31例,有效4例,總有效率97.22%。(江西中醫(yī)藥,2009,2)
(二)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1.金匱腎氣湯加味
[方藥] 山藥30g,茯苓15g,制附子、肉桂、山茱萸、澤瀉、巴戟天、補骨脂、淫羊藿、當歸各10g,牡丹皮、炙甘草各6g。反應(yīng)呆鈍加郁金、石菖蒲;胸悶、心包積液加葶藶子、大棗;厭食、消瘦加陳皮、砂仁。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用甲狀腺片每日30mg口服;原用量大者劑量減半,再漸減至上述量。2個月為1個療程。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34例。結(jié)果:顯效(癥狀、體征消失;T3,T4復常)22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光明中醫(yī),2001,4)
2.芪牡二參湯
[方藥] 炙黃芪、丹參、生牡蠣各30g,黨參、川芎各15g,茯苓、白術(shù)各12g,炙附子、赤芍、白芍、柴胡、郁金、香附、生甘草各10g,桂枝6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3個月為1個療程。并每天酌用甲狀腺片20mg(或優(yōu)甲樂25μg)。用1個療程。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60例。結(jié)果:痊愈22例,顯效26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7%。(四川中醫(yī),2008,7)
3.真武湯
[方藥] 附子60g,茯苓20g,白芍15g,白術(shù)10g,甘草6g,生姜3片。脾陽虛加黨參、黃芪、肉桂;寒濕伏肺加細辛、麻黃;水腫甚加澤瀉、豬苓、益母草。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30例,均用甲狀腺片每日20mg頓服,漸增量至80~100mg。均支持療法及對癥處理。均6周為1個療程。
[療效] 治療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30例。結(jié)果:兩組分別顯效(水腫、心包積液及腹水消失;T3,T4、TSH復常)20例、17例,有效9例、5例,無效1例、8例,總有效率96.66%,73.33%。(吉林中醫(yī)藥,2004,6)
(三)老年性甲狀腺功能減退
1.參桂甲減飲
[方藥] 黃芪45g,淫羊藿、太子參、茯苓、白術(shù)各15g,當歸12g,制附子(先煎)、肉桂、巴戟天、肉蓯蓉、生甘草各10g,干姜6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并每天用左甲狀腺素鈉12.5 μg;3周后,根據(jù)病情及TSH水平可增至25μg。8周為1個療程。
[療效] 治療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32例。結(jié)果:治愈5例,顯效25例,總有效率93.75%。(山西中醫(yī),2009,4)
2.右歸丸加味
[方藥] 炒山藥、菟絲子、黃芪各30g,熟地黃、枸杞子、鹿角膠、淫羊藿、黨參、杜仲、炒白術(shù)、茯苓各15g,制附子、當歸各10g,山茱萸、炙甘草各9g,肉桂6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餐前服。12周后,改為水丸(或蜜丸),口服。
[療效] 治療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26例。結(jié)果:T3,T4,FT3,FT4,TSH,TC,TG,血壓、心電圖、甲狀腺球蛋白及微粒體抗體、基礎(chǔ)代謝率治療前后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或0.05)。(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1)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