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
【概述】
慢性炎癥侵及心包壁層和臟層,使心包增厚粘連,甚至鈣化,壓迫心房和心室,使心臟舒張和收縮功能受限,心功能逐漸減退,造成全身血液循環(huán)障礙的疾病。
【臨床表現(xiàn)】
1.癥狀體征
(1)主要是重度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現(xiàn)。常見的癥狀為易疲倦、乏力、心悸、氣促、腹部飽脹感、胃納不佳和消化功能失常、尿少。肺部明顯淤血者可出現(xiàn)端坐呼吸。
(2)頸靜脈怒張、肝腫大、腹水、下肢水腫,心搏動減弱或消失,心濁音界一般不增大,心音遙遠,脈搏細速,可有奇脈。收縮壓較低,脈壓差小,靜脈壓升高。
2.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guī) 一般無變化,可有輕度貧血。紅細胞沉降率正?;蛏栽隹?。肝功能輕度降低,血清白蛋白減少。
(2)心電圖 各導聯(lián)QRS波低電壓,T波平坦或倒置。部分病人可有心房顫動。
(3)X射線胸片檢查 心影大小接近正常,左右心緣變直,主動脈弓縮小。側位片可顯示心包鈣化影。
(4)超聲心動圖 可顯示心包增厚、粘連或積液,心房擴大、心室縮小和心功能減退。
(5)右心導管檢查 右心房、肺動脈及左心房的終末舒張壓均升高并相等是本病的特征。
(6)CT和磁共振檢查 可清楚顯示心包增厚和鈣化的程度和部位。
【診斷與鑒別診斷】
1.診斷 根據(jù)病史和臨床體征,結合超聲心動圖、X射線胸片和心電圖檢查結果,大多數(shù)病人不難診斷。
2.鑒別診斷 需與肝硬化、結核性腹膜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病相鑒別。CT檢查可顯示心包的增厚鈣化程度和范圍。少數(shù)病例為明確診斷需行心導管檢查。
【治療】
1.一般治療 縮窄性心包炎明確診斷后,應盡早手術,以免病期遷延過久,導致病人全身情況不佳,心肌萎縮加重,肝功能進一步減退,從而增加手術的危險性,影響預后。手術前需改善病人營養(yǎng)狀況,糾治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癥和貧血,給予低鹽飲食和利尿藥物。對于有較大量腹水者,應在術前抽除,以改善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
2.心包剝脫術 通常采用正中切口,心包剝離的范圍應先松解左心室,然后右心室,兩側達膈神經,上方超越大血管基部,下方到達心包膈面。有些病例的上、下腔靜脈入口處有瘢痕組織環(huán),亦應剝離切除。心包剝離后,心臟舒張及收縮功能改善,靜脈壓下降,靜脈血液回流量增多,動脈壓升高,脈壓增大,心臟負擔加重,應根據(jù)情況給予強心、利尿治療,嚴格控制液體量,保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的穩(wěn)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