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胃腸減壓是利用負壓吸引原理,將胃腸道內積聚的內容物吸出,以降低胃腸道內壓力的方法。因此,胃腸減壓的正確操作和護理,對腹部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3.胃腸減壓期間應禁飲、禁食,一般應停止口服藥物。
第三節(jié) 胃腸減壓病人的護理
胃腸減壓是利用負壓吸引原理,將胃腸道內積聚的內容物吸出,以降低胃腸道內壓力的方法。胃腸減壓器種類繁多,其裝置結構均由導管、負壓產生部分和液體收集瓶組成(圖14-4)。胃腸減壓在腹部外科用途廣泛,對腸梗阻病人,能夠減低胃腸道內壓力,改善腸壁的血運;對胃腸穿孔者,可以防止胃腸內容物漏入腹腔;對胃腸道手術后病人,可以促進胃腸吻合口的愈合,防止腸瘺形成;有利于膽囊、膽管等手術的操作;對腹腔手術后,可以消除胃腸道脹氣,促進胃腸蠕動恢復。因此,胃腸減壓的正確操作和護理,對腹部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圖14-4 簡易負壓吸引器示意圖
護理要點
1.向病人解釋胃腸減壓的意義,取得其主動合作。
2.檢查減壓裝置是否通暢,有無漏氣等故障。
3.胃腸減壓期間應禁飲、禁食,一般應停止口服藥物。若需胃內注藥時,應注藥后夾管,并暫停減壓1小時。注意加強營養(yǎng),適當補液,以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
4.保持胃腸減壓持續(xù)通暢,防止內容物阻塞,每天應以等滲鹽水沖洗胃管,每次約30~40ml。
5.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量和性質,若有鮮血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醫(yī)師。
6.引流袋每天應更換1次。
7.加強口腔護理,防止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8.胃管一般在術后2~3天拔除。拔管指征為腸鳴音恢復、肛門已排氣。方法是先將胃管與負壓吸引器分離,捏緊胃管管口,囑病人吸氣末屏氣,迅速將胃管拔出。擦凈鼻孔及面部膠布痕跡,整理用物。
(高立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