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患者適合進行凝血檢查
十三、凝血與抗凝的實驗室檢查
1.什么叫凝血功能檢查
凝血功能檢查主要指的是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血漿纖維蛋白原四項檢查,習稱“凝血四項”。這一檢查主要反映體內(nèi)凝血系統(tǒng)的功能是否出現(xiàn)異常,以此為依據(jù)進行臨床疾病的診斷。
2.凝血四項的正常值是多少?各有何臨床意義
(1)凝血酶原時間(PT):延長見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Ⅹ缺乏、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原發(fā)性纖溶癥。維生素K缺乏、肝病、口服抗凝藥等??s短見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口服避孕藥、高凝狀態(tài)、血栓性疾?。ㄐ募」K馈⑿慕g痛、腦血管病變)等。
正常值:11~15秒。
INR值:0.85~1.15。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延長見于凝血因子Ⅱ、Ⅴ、Ⅷ、Ⅹ、Ⅺ、Ⅻ減低,纖維蛋白原缺乏癥,纖溶活力增強,抗凝物質(zhì)存在等。縮短見于血液高凝狀態(tài)、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管病變)等。
正常值:22~36秒。
(3)凝血酶時間(TT):延長見于肝素或類肝素物質(zhì)增多,紅斑狼瘡、肝疾病、腎疾病、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縮短較為罕見。
正常值:10~15秒。
(4)血漿纖維蛋白原(FIb):纖維蛋白原是纖維蛋白的前體,在凝血的最后階段,可溶性纖維蛋白原轉(zhuǎn)變成不溶性纖維蛋白,使血液凝固。測定血漿纖維蛋白原有助于了解凝血功能狀態(tài)。纖維蛋白即凝血因子Ⅰ主要由肝合成,其參與凝血過程。當纖維蛋白原超過正常范圍,即表示凝血功能異常。
纖維蛋白原增高見于生理情況下的應激反應、女性妊娠后期外,還主要出現(xiàn)在糖尿病及糖尿病酸中毒、動脈粥樣硬化、急性炎癥反應、急性傳染病、急性腎炎尿毒癥、骨髓瘤、休克、外科手術(shù)后、灼傷、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及某些惡性腫瘤。降低見于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纖維蛋白溶解亢進、溶栓治療時。嚴重肝實質(zhì)損害:各種原因引起的肝壞死、慢性肝病晚期、肝硬化等,常伴凝血酶原及因子Ⅶ缺乏(表2-12)。
正常值:2.00~4.00g/L。
表25-12 凝血四項檢查綜合判斷表
3.凝血檢查異常就一定會形成血栓嗎
血栓形成是一個復雜過程,凝血功能亢進、纖維蛋白原增高只是其中的兩個環(huán)節(jié),還需要有血小板、血細胞等其他因素參與才能最終形成血栓。因此,凝血檢查出現(xiàn)異常不一定形成血栓性疾病,但凝血功能亢進是血栓病的高危因素。
4.哪些疾病患者適合進行凝血檢查
(1)出血性疾病。
(2)血栓性疾病,血液高凝狀態(tài)。如患有靜脈栓塞、肺栓塞、心肌梗死、腦梗死、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腎病綜合征、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者。
(3)口服抗凝藥,口服避孕藥,溶栓治療。
(4)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白血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急性傳染病、急性感染、惡性腫瘤、多發(fā)性骨髓瘤、肝炎,肝硬化等。
(5)外科手術(shù)前,損傷性穿刺前,硬膜外麻醉前。
5.什么是纖維蛋白原?與血栓形成有什么關(guān)系
纖維蛋白原是血栓形成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在動脈血栓、靜脈血栓或微血栓的成分中,均有纖維蛋白的存在。近10年來,大量研究結(jié)果表明,纖維蛋白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一項主要危險因素,并具有很強的預示作用。選用63 736例受試者(其中5 717例發(fā)?。┑?2項臨床研究表明:在所有的凝血檢查中,纖維蛋白原是唯一一個肯定與冠心病和腦卒中發(fā)病有明確關(guān)系的物質(zhì)。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高于3.03g/L時,發(fā)生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概率可以增加近2倍,如果伴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脂血癥則發(fā)病概率增加到6~12倍。
纖維蛋白原的功能有:①參與血液凝固,形成凝血塊;②與血小板結(jié)合引起血小板聚集;③參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及惡性腫瘤的轉(zhuǎn)移;④參與創(chuàng)傷的修復和創(chuàng)面的愈合;⑤影響血液黏度和血液流變學等。
纖維蛋白原在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約半數(shù)的冠心病發(fā)作的患者血纖維蛋白原水平增高,而且其生存差異也與纖維蛋白原水平有密切關(guān)系。腦梗死患者血纖維蛋白原水平顯著升高,并且腦梗死的進展及總體死亡率與纖維蛋白原水平有密切關(guān)系。因此,可以說纖維蛋白原是心腦血管病發(fā)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6.高纖維蛋白原血癥是怎么回事
纖維蛋白原是血栓形成的原料,如果把血栓比喻做面包的話,纖維蛋白原就相當于“面”。據(jù)流行病學調(diào)查,纖維蛋白原是血栓疾病的危險因素。纖維蛋白原升高,除了與遺傳和生活方式有關(guān)系以外,纖維蛋白原還是一種與炎癥有關(guān)的蛋白,風濕熱等也可以導致纖維蛋白原升高,某些惡性腫瘤可以導致纖維蛋白原異常升高。
高纖維蛋白原血癥分為遺傳性和后天獲得性2種。
遺傳性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中,纖維蛋白原含量仍為正常,但“質(zhì)”有異常。臨床上可以沒有嚴重的出血表現(xiàn)。少數(shù)類型在嬰兒期即有臍帶殘端出血。纖維蛋白聚合障礙的患者,因不能形成穩(wěn)定的纖維蛋白,外傷或手術(shù)后傷口愈合往往不良。治療主要是依據(jù)臨床上有否出血。本病患者大多沒有癥狀,因而不需特殊治療,如有急性出血或外科手術(shù)可考慮輸注血漿或纖維蛋白原制劑。
獲得性高纖維蛋白原血癥是后天由于代謝等原因形成的。得了高纖維蛋白原血癥以后,最重要的問題是不讓纖維蛋白原變成血栓,可以應用抗血栓藥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只能短期用于高?;颊?。目前,臨床已將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并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7.具有哪些癥狀時應進行凝血功能檢查
出現(xiàn)異常的出血,如鼻、口腔黏膜出血、皮膚無緣故地出現(xiàn)瘀斑、瘀點或咯、吐血都應及時進行檢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無論有無臨床癥狀,均應定期進行凝血功能檢查。
凝血功能亢進或心腦血管病者應注意,即使沒有癥狀,也要至少3個月復查一次凝血四項,出血性疾病患者應根據(jù)病情的變化隨時進行凝血檢查,同時應注意監(jiān)測血小板數(shù)。
8.降低纖維蛋白原的食物與藥膳
(1)適量飲茶:茶葉中含有的茶多酚有助于降低纖維蛋白原,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2)核桃:含有大量的ω-3脂肪酸,它還可以從2個方面防止血塊的形成。①它能降低血小板的黏稠度,讓血小板與纖維蛋白原不易纏繞在一起;②ω-3脂肪酸能降低纖維蛋白原的量,也就大大減少了血栓形成的概率。
(3)黑木耳粥:黑木耳15克,糯米50克,紅糖適量。黑木耳洗凈泥沙,泡發(fā),切細;糯米淘洗干凈,與木耳共放入沙鍋中,加入清水,先用旺火燒沸,改用文火慢熬成粥,放入適量紅糖調(diào)勻即成,每日1劑。
(4)羊肝菠菜湯:羊肝50~100克,菠菜150~200克。羊肝洗凈切片,菠菜洗凈切段,一起放入鍋內(nèi),加水煮熟,放少許鹽調(diào)味,飲湯食肝和菠菜。
(5)玉米須豆腐湯:玉米須100克,豆腐300克,水發(fā)香菇50克,先將玉米須煮湯取汁,再將豆腐、香菇放入,加鹽、味精等調(diào)料一起煮湯后食用??汕鍩崂抵礁?。
9.纖維蛋白原控制目標
對于有血栓病易患因素者,應采用生活調(diào)節(jié)或藥物控制的方法,使纖維蛋白原控制在正常范圍內(nèi),且接近正常低值較好,以防止血栓形成。對于出血性疾病患者,應使纖維蛋白原盡量升高,以幫助凝血。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