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平均自增率為15.13‰,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一樣,自增率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的變化。1973—1983年,自增率下降到20‰以下,年均為16.86‰,比1959—1972年下降14.66個千分點,人口增長初步得到控制。1984—1999年,自增率在16.54‰~6.90‰之間波動,年平均為11.30‰,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
人口自然增長率_環(huán)縣人口志
第四節(jié) 人口自然增長率
人口自然增長率(以下簡稱“自增率”)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兩個變量決定。1959年至2009年,全縣自增率由最高的1962年36.34‰下降到2009年5.64‰,下降30.7個千分點,下降幅度83.79%。年平均自增率為15.13‰,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一樣,自增率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的變化。
1959—1972年,除三年經(jīng)濟困難時期的非正常因素,其余11年自增率平均為31.52‰,最高的1962年36.34‰,最低的1966年28.95‰,人口處于自發(fā)增長的態(tài)勢。
1973—1983年,自增率下降到20‰以下,年均為16.86‰,比1959—1972年下降14.66個千分點,人口增長初步得到控制。
1984—1999年,自增率在16.54‰~6.90‰之間波動,年平均為11.30‰,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
2000—2009年,自增率大幅下降,最高的2008年8.35‰,最低的2006年為4.24‰,年平均6.63‰,人口增長進入較低生育水平新階段(見表4-4-1,圖4-4-1)。
表4-4-1 1959—2009年環(huán)縣人口自然增長率統(tǒng)計表
資料來源:1.1959—1980年環(huán)縣公安局人口年報;2.1981—2009年《環(huán)縣統(tǒng)計年鑒》
圖4-4-1 1959—2009年環(huán)縣人口自然增長率曲線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