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深入發(fā)展、實現(xiàn)“三為主”階段(1984—1999年)
1984年至1989年計劃生育工作不斷完善,在堅持每年春、夏、冬幾次集中治理的同時,側重完善政策、加強宣傳和常規(guī)管理等工作。從1984起,每年初縣對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鎮(zhèn))對村層層分解下達各項計劃生育指標任務。1984年4月24日全縣計劃生育工作會議決定:從本年6月1日起,凡計劃外生二胎的國家干部職工,夫妻雙方各降低一級工資,生三胎及三胎以上者,雙方開除公職。當年全縣一孩率提高到53.27%。1985年3月根據(jù)酒泉會議精神,縣計生委印發(fā)了《普透環(huán)手冊》,在全縣啟動了普透環(huán)工作。1987年7月,縣計生委組織開展了“50億人口日”專題宣傳活動。1988年4月8日,縣上成立計劃生育技術鑒定小組,負責對計劃生育手術后遺癥、并發(fā)癥進行鑒定和治療。1989年11月28日,《甘肅省計劃生育條例》頒布后,結合冬、春季集中治理活動,在全縣進行了廣泛宣傳。
1990年至1999年,計劃生育工作以實現(xiàn)“三為主”為重點,堅持推行“三結合”,加強領導,強化宣傳,夯實基礎,優(yōu)化服務,實行經(jīng)?;?、科學化、法制化管理。1990年1月1日《甘肅省計劃生育條例》正式實施。2月各鄉(xiāng)(鎮(zhèn))成立計生委,主任由鄉(xiāng)(鎮(zhèn))長兼任。春節(jié)過后即在全縣開展計劃生育專項治理活動,集中開展以“純女戶”節(jié)育和計劃外懷孕補救為主的各項節(jié)育措施落實。此年,全縣首次對有女無兒戶實行節(jié)育措施“平茬”,縣鄉(xiāng)村三級聯(lián)動,全年落實節(jié)育手術18212例,其中“純女戶”結扎1402例,引產(chǎn)934例,人流1731例,節(jié)育率達到86.6%。1992年9月29日至31日,在曲子、洪德和縣城分片召開育齡婦女建卡立檔工作會議,縣政府與各鄉(xiāng)(鎮(zhèn))簽訂育齡婦女建卡立檔責任書,全縣育齡婦女信息開始實行卡冊管理。1994年9月,根據(jù)慶陽地委、行署《關于對擅自收養(yǎng)子女夫婦清查處理的規(guī)定》,縣委、縣政府出臺相應的《清查處理決定》,共處理擅自收養(yǎng)子女干部職工179人,收繳社會撫養(yǎng)費22.375萬元。1996年,按照省、地“三、五、七”要求,全縣25個鄉(xiāng)鎮(zhèn)配備計劃生育干部111人,并于5月舉辦了全縣計劃生育專職干部崗位培訓班,于8月召開專題會議對基層基礎管理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這次會后,各鄉(xiāng)(鎮(zhèn))、各行政村陸續(xù)建立起計劃生育工作室和活動室,“一卡九簿”按時運轉,基層基礎管理得到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基本轉入經(jīng)?;?。1997年各鄉(xiāng)(鎮(zhèn))計生委開始配備微機,使計劃生育向信息化管理邁出了第一步。為加強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于1997年7月和1999年9月,分兩批在25個鄉(xiāng)(鎮(zhèn))成立計劃生育服務所,為實現(xiàn)“三為主”及優(yōu)質服務奠定了基礎。1998年7月,縣上成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公室。1999年初,全縣范圍開展了以“二女戶”節(jié)育“平茬”為主的計劃生育突擊活動,當年落實絕育措施1672例,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1879例,創(chuàng)建計劃生育合格村206個,占全縣行政村總數(shù)的70%。同時,按照《甘肅省計劃生育工作基本實現(xiàn)“三為主”評估驗收方案(試行)的通知》要求,進行了查缺補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