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宗教祭祀習(xí)俗

        宗教祭祀習(xí)俗

        時間:2023-03-14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新中國成立前,景頗族地區(qū)各種疾病十分流行,死亡率很高。因此,對于眾多鬼魂采取全村寨集體性或者以戶為單位頻繁的殺牲祭祀,以祈求福佑和禳災(zāi),這就是景頗族原始宗教活動的最主要形式。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景頗族群眾的宗教祭祀活動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動中,只有大巫師齋瓦能夠在最重大的問題上,溝通人與鬼之間的關(guān)系。
        宗教祭祀習(xí)俗_中國景頗族

        第二節(jié) 宗教祭祀習(xí)俗

        一、宗教祭祀習(xí)俗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原始人的生活嚴重依賴于他們謀生的環(huán)境和土地,是由十分低下的生產(chǎn)力狀況決定的。雖然原始人比早期的猿人在許多方面有了很大進步,但是在嚴酷的大自然面前,在充滿了敵意和危機四伏的環(huán)境當(dāng)中,人們保存自己和謀取食物的手段與能力,畢竟仍然是非常低下和異常軟弱的。他們對于自身的生理特征和自然界變化的強大力量是無從理解的,也是很難抗拒的。原始人既深刻地依賴著自然界,無時不需要它,又深刻地感受著自然界力量的威懾,無時不懼怕它。這種矛盾心理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是人同自然的關(guān)系在人們意識上的反映,也是人們意識中產(chǎn)生祭獻神靈的根源。隨著原始人謀生的手段不斷改進或增強,生活的空間逐步擴大,被人們意識到的客觀世界各種事物也愈來愈多,有鬼神的觀念才逐漸涉及到整個自然界,各種鬼靈才滿布在天上、地下和水中,幾乎每一樣事物都存在著鬼靈,人們意識中出現(xiàn)了對自然屬性直接崇拜的有靈觀念。

        由于景頗族的祖先大多數(shù)人相信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有鬼魂,各種鬼魂與農(nóng)作物生產(chǎn)的豐歉,以及人們的健康與否聯(lián)系在一起,因而在景頗人的觀念中,人的禍福都和鬼魂息息相關(guān)。人們?yōu)榱顺曛x善鬼,祈禳惡鬼,要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祭祀活動,以換取各種鬼神的歡心。人們對鬼魂的崇拜,幾乎滲透在社會生產(chǎn)生活的各個方面,它緊緊地控制著人們的精神生活。祭南鬼一般由強壯(祭鬼時的總管)或董薩操辦。景頗族祭鬼的主要祭品是犧牲,一般的祭品包括水、酒、米飯、蔬菜、干魚、禽蛋、雞鴨、黃牛、水牛、狗、羊、豬等。不同的時候使用不同的祭品,不同的鬼使用不同的犧牲。祭大鬼要用牛、豬,祭獻小鬼一般只須用雞或雞蛋,有的僅給干魚、干老鼠之類。如果要祭木代鬼一定要用牛祭獻,要殺一頭或數(shù)頭,集中祭一次木代鬼,即目瑙縱歌祭,要殺牛數(shù)十頭,甚至數(shù)百頭,這主要看主辦者山官、頭人的經(jīng)濟狀況來決定祭獻多少牛,經(jīng)濟狀況好的多祭獻幾頭,經(jīng)濟狀況差的少祭獻幾頭。祭獻地鬼一般只給幾對干魚、糯米飯、水酒等之類。祭獻死于非命的野鬼和惡鬼,則用狗、小雞、水酒等。假如有瘋子去世了,董薩念送他的魂時,祭品還包括瘋子本人的衣服,一般是將其衣服從身上脫下來,系在羊身上,再在羊背上綁上一些朝不同方向彎的藤鉤,然后把羊趕往密林深處,使羊無法折轉(zhuǎn)回來,讓它作為獻給惡鬼的祭品。意思是我們供奉你、祭獻你,請你永遠不要再來咬人致瘋了。祭獻地鬼的祭品是不能吃的,而是將用做祭品的牲畜煮熟,待祭獻結(jié)束后,全部埋于地下,并加以仔細保護,以免有人從上面走過。根據(jù)董薩打卦的情況來看,有時候會出現(xiàn)鬼神所索取的祭品遠遠超過祭獻人所能獻出的祭品,出現(xiàn)這樣情況時,祭獻的人就得將一個小包系在一個竹圈上,再把竹圈掛到屋里的鬼龕上,以此來表示這個人向鬼神允諾的祭品數(shù),一旦有能力,他就會重新補上祭品。景頗族地區(qū)的山官制度建立以后,各種鬼神的祭祀活動有了很大的發(fā)展,無論婚、喪、疾病、節(jié)慶、拉事等都要祭獻鬼,特別是因病殺牲祭獻鬼神極為普遍。

        新中國成立前,景頗族地區(qū)各種疾病十分流行,死亡率很高。由于沒有醫(yī)藥衛(wèi)生設(shè)備,也沒有中草藥醫(yī)術(shù),得了病只得請董薩念鬼,殺牲祭祀鬼神,正因為如此,不少人家常常因病連續(xù)殺牲獻鬼,弄得家破人亡。景頗族長期以來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各種鬼魂的性能和來歷都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有關(guān)。因此,對于眾多鬼魂采取全村寨集體性或者以戶為單位頻繁的殺牲祭祀,以祈求福佑和禳災(zāi),這就是景頗族原始宗教活動的最主要形式。這種形式是景頗族歷史上沿襲下來的習(xí)俗,在景頗族現(xiàn)實生活中根深蒂固,不可能在短時期內(nèi)完全消失。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景頗族群眾的宗教祭祀活動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減少了殺牲祭祀的做法,在經(jīng)濟、文化較發(fā)達且外來文化影響較大的地方,人們棄鬼信仰基督教。其次,因廢止了山官制度,以村寨為單位每年祭獻社廟的活動在一些地區(qū)都已放棄了。一些村寨的集體祭祀多轉(zhuǎn)成了對境內(nèi)山鬼、水鬼等地域性鬼魂的祭祀。據(jù)認為它們直接關(guān)系到全寨生產(chǎn)、生活的禍福與兇吉。再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祭祀最大的天鬼木代鬼而舉行的目瑙縱歌儀式,已經(jīng)大量減少了其濃厚的宗教內(nèi)容和色彩,增加和突出了民族文化活動的成分,逐漸成為全體景頗族和鄰近各民族盛大的文娛歌舞和商貿(mào)活動的節(jié)日。第四,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景頗族地區(qū)的原始宗教從整體上看是處在急速的衰落之中,各類巫師逐年老死而減少,特別是大巫師亡故后,后繼無人,目前各地只有一些一般的巫師為群眾占卜、祭鬼或送魂,主持一般的宗教儀式。由于種種原因,現(xiàn)在在景頗族地區(qū),年輕人當(dāng)董薩(巫師)的幾乎絕跡了,再也不會出現(xiàn)原始宗教最高一級的大巫師齋瓦。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動中,只有大巫師齋瓦能夠在最重大的問題上,溝通人與鬼之間的關(guān)系。所以,人們把大巫師齋瓦看成是鬼魂對人們生活支配的體現(xiàn)者,人們要通過他,向鬼魂祈福消災(zāi)。景頗族的歷史文化以及本民族的遷徙路線等,主要是靠齋瓦、董薩一代代口耳相傳保留下來。許多由齋瓦、董薩傳授的一些很有價值的傳說故事等寶貴的口頭文學(xué)資料,為研究民族歷史、民族學(xué)、民俗學(xué)、宗教學(xué)等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一般齋瓦、董薩的祭祀詞,也是研究古代景頗語的最好的語言活化石。不言而喻,齋瓦、董薩就是景頗族最早的文化人,在景頗族文化遺產(chǎn)中所占的位置是舉足輕重的。因此,齋瓦、董薩文化如何傳承,已成當(dāng)前景頗族社會中大家所關(guān)注的問題。第五,19世紀以后,基督教逐漸傳入景頗族地區(qū),不少地區(qū)和村寨開始出現(xiàn)原始宗教和基督教兩種信仰并存的情況。最初的時候,基督教與天主教并不受景頗族的歡迎,曾多次出現(xiàn)驅(qū)趕傳教士的事件。后來傳教士們大肆宣傳信教的“好處”,再加上景頗族原來的宗教信仰長期頻繁的殺牲祭神靈活動,造成財富的巨大浪費,而基督教反對殺牲祭鬼神。因此,很多人接受了基督教和天主教。據(jù)1950年不完全統(tǒng)計,德宏景頗族地區(qū)教堂有30余座,信徒6000余人,教牧人員達10多人。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景頗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迅速增加。據(jù)1993年統(tǒng)計,德宏景頗族地區(qū)基督教信徒有20470人,教堂152所,活動點103所,牧師7人,傳道士30人,長老15人,職士107人。可以看出基督教有進一步取代景頗族原始宗教的趨勢,人們感到基督教比原始宗教更能適應(yīng)現(xiàn)代社會生活發(fā)展變化的需要,多數(shù)群眾都傾向于信仰基督教。但是,由于原始宗教在景頗族的現(xiàn)實生活中根深蒂固,可以看出原始宗教不太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在景頗族社會中完全消失。這主要在于信仰原始宗教和崇拜,始終包含著景頗族許多傳統(tǒng)的歷史文化因素。事實上丟了原始宗教信仰,也就失去了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二、祭祀習(xí)俗的種類、形式、特點

        由于各種鬼神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以及人們的生老病死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在原始宗教祭祀中,其地位也就不相同,特別是滋育著農(nóng)作物生長成熟的土地,更是景頗族人民必須祭獻的對象。隨著景頗族地區(qū)宗教祭祀活動的發(fā)展,除去要定期祭祀它們外,還有專為天、地、太陽、山林、水等鬼神建起的龍尚,每年要祭獻一兩次。

        (一)祭祀習(xí)俗的種類

        在祭祀活動中,所祭獻的鬼歸納起來有三類。一是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關(guān)的鬼。二是與疾病及社會生活有關(guān)的鬼。三是能造福于人,消災(zāi)免難降吉祥的鬼和已故英雄人物的英魂等。景頗族原始宗教祭祀形式繁多,主要有招魂祭、惡鬼祭、農(nóng)業(yè)祭、剽牛祭、新房祭、生葬祭、舞蹈祭、結(jié)婚祭、吃新米祭、砍樹祭、出門祭、出征祭、看風(fēng)水祭、挖井祭等多種形式。在招魂祭中包含著被嚇跑的魂叫回來和把別人不好的魂叫回去。在惡鬼祭中主要是祭獻被認為是最惡的野鬼,如直洞鬼(山鬼)、阿松鬼(月子鬼)、慶速鬼等。

        (二)祭祀習(xí)俗的形式

        祭祀活動分為集體和個體兩種形式。大型祭祀活動以山官或者村寨的名義舉行,如祭祀木代鬼,象征著山官在景頗族社會中的特權(quán),它顯示了山官在政治、經(jīng)濟上的地位。祭獻龍尚主要以村寨為單位進行。一般是村寨頭人組織全村人參加,由較有名的大巫師齋瓦及董薩主持祭獻,財物和祭品由各戶分擔(dān)。小型祭祀活動以家庭為單位進行,主要是祭獻已亡故的祖先,或家中某人生病便請董薩祭獻。

        (三)祭祀習(xí)俗的特點

        縱觀景頗族地區(qū)祭祀鬼神活動,多與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有關(guān)。一些自然鬼神,在祭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為整個祭祀活動中的重要鬼神,特別是滋育著農(nóng)作物生長成熟的土地,更是人們必須祭祀的主要對象。為了不得罪自然界鬼神,還專為天、地、太陽、山林和水等自然界鬼神建起了居住的房屋龍尚。它是奉獻和祭奠各種鬼神的地方,也是各種鬼神臨時或長期休息和享受供拜的場所。

        (四)祭品的種類

        祭品都是模仿人間的生活方式,以牲畜、家禽作為奉獻的犧牲,主要有牛、豬、雞、雞蛋、干魚、狗、酒和羊、老鼠等。除此而外,還有米飯、糯米飯、糯米巴、米、包谷等。供品主要以熟食為主,少量有一些生肉。供品大部分人可以吃,只有少數(shù)的特殊供品人不能吃。

        (五)崇拜物

        祭鬼時一般都有用木頭或竹子做成的鬼樁、祭臺、裝犧牲的籠子、剽牛祭樁(烏當(dāng))以及鬼門模型等。這些鬼樁、祭臺多數(shù)制作簡單,但目瑙示棟鬼牌制作考究,豎立起來,顯得非常雄偉壯觀,它是景頗族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

        (六)祭獻鬼神的主人

        一般情況下,祭獻什么樣的鬼神以及奉獻什么犧牲要由董薩占卜決定。對老百姓來說,董薩說的話是確信無疑的。通常情況下,老百姓聽董薩的話,董薩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小祭祀活動都要由不同級別的董薩主持祭獻,祭獻的地點、祭獻的時間長短都要由董薩決定。因此,景頗族認為,“村寨里沒有董薩是過不成日子的”。這句話說明了董薩在祭祀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七)以殺牲祭鬼為主

        祭祀的形式多以殺牲祭鬼為主。一般董薩先占卜,卜定要祭祀的鬼神、祭品或數(shù)量。景頗族最大的祭典目瑙縱歌就是為祭獻木代鬼而舉行的儀式。山官舉行目瑙縱歌一般是四五年一次,它象征著山官的權(quán)勢。舉行時,轄區(qū)內(nèi)百姓都要參加,并需以村寨為單位送各種祭品,其中主要是牛。每次要殺牛十幾頭至幾十頭,耗用稻谷幾千斤至上萬斤,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平常人們得了病,要殺一兩只雞,每月還要祭祀四五次,另外還需付給董薩招待費、煙、酒等,這只是生小病的耗費,如果有人患了重病,祭獻鬼神則需要以豬、牛等大牲畜為祭品。頻繁的祭鬼殺牲,給群眾帶來的是嚴重的財富浪費,直接影響經(jīng)濟發(fā)展。

        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祭

        景頗族根據(jù)各種自然力作用于農(nóng)作物以及人們生活的特點和結(jié)果,確定了以社廟(鬼房)為中心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祭祀活動。由于各種自然神靈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在祭祀活動中,其地位也就不同,所祭獻的規(guī)模、形式都不一樣。

        (一)龍尚祭

        龍尚,又稱官廟,是景頗族聚居村寨祭祀活動的中心,其中有轄區(qū)內(nèi)各姓供的大鬼和山官家的祖先,有的還供地鬼。祭龍尚是為祈求全村寨人畜兩旺、五谷豐登,它關(guān)系到全體村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所以大家都重視,每年需按時祭獻。每年祭獻龍尚前,要裝修社廟,重新繪制立于社廟兩側(cè)的木牌。在木牌上繪有與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有關(guān)的一些象征性圖畫,如小米、高粱、谷穗、田、犁、耙、小魚、螃蟹、牛、豬、狗、雞、南瓜、黃瓜、辣子、包谷、大蒜、葵花、芋頭花、韭菜花等動植物圖案。人不生病,莊稼生長好,牛馬興旺,生活好。歷史上繪畫此牌多由世襲山官請董薩繪制,繪制好后山官通常給董薩送上一兩筒酒作酬謝。具體祭祀的時間及祭鬼所用的祭品均由董薩打卦決定,所需費用由全寨人籌措。歷史上祭祀龍尚一般由山官請董薩來組織舉行,祭獻時山官也參加。儀式開始,由董薩先祭地鬼,祭詞中念道:“丟了舊年,換了新年,過了春節(jié),砍了柴,織筒裙,蓋了新房,人已經(jīng)累了,但是肚子告訴我們不種糧食是不行的,身體告訴我們不做衣服也是不行的。小伙子聽見布谷鳥叫了,小姑娘聽見田雞叫了,洼子里的青蛙在叫??粗永锸鞘^,看著河頭是云霧,下種的時間到了,人們著急了,我們要到這里砍地下種,請土地鬼不要見怪于我們,并保護全寨砍地順利,人不要被樹打傷,莊稼出苗整齊,長得肥壯,不受災(zāi)害。糧食成熟時不要讓野獸和鳥來吃,要讓它全數(shù)歸給主人?!倍_一般念三次,早上從9點鐘念到11點鐘,中午休息,下午從3點開始念到5點鐘,第二天早上9點鐘還要念一次。念時一般都是不停地念。多數(shù)情況下,第一次念完后,在強壯(又稱總管)的指揮下,開始宰殺犧牲,主要有水牛一頭(小水牛),黃牛三四頭,豬一兩頭,雞無數(shù)只等。在祭獻儀式上主要殺小水牛,宰殺前董薩在牛的周圍念幾聲后讓屠夫宰殺。在牛尚未斷氣之前凡是參加活動的男女老少,沖到牛身旁,有的抓尾巴,有的抓牛毛。一些婦女把所抓到的牛毛往自己的包包里裝,意思是所抓的牛毛都是來年的金銀財寶,抓的越多,來年的金銀財寶就越多。這個儀式結(jié)束后開始宰殺黃牛、豬、雞等祭品,這些祭品董薩第二次念完后,人可以享用了。參加祭獻的人,在龍尚周圍過夜,大人小孩聽董薩講故事,聽勒來調(diào)等。第二天早上,在龍尚周圍擇一塊附近土地,歷史上由山官首先舉行象征性的破土播種儀式。新中國成立后,改為選一些青年到劃給“納破”(指專管農(nóng)業(yè)祭祀的人)耕作的那塊地上砍草伐樹,舉行破土播種的儀式,老人們在董薩的具體主持下繼續(xù)做些祭獻鬼活動。祭祀完畢,全村寨停止勞動(忌工)四天時間,在這四天里連米也不能舂,以免震動地鬼,四天后各戶均可自行開荒種地。第二次祭祀龍尚是在燒地之前,仍由董薩打卦決定燒地日期,由誰點火,以及供何種祭品等。董薩一面念鬼,一面在納破的土地上舉行播種儀式。通常在舉行播種儀式的土地上搭一祭棚,其儀式由董薩主持,由兩對男女青年按傳統(tǒng)的原始播種儀式進行播種。播種時女子在前,手持竹制的小鋤打洞點種,男子在后用掃帚平土,祈求豐收。舉行完祭龍尚儀式后,各家各戶才能從點火者地里引火去燒自己的地。燒地儀式完后,停止勞動四天。第五天后全村寨又到田地上為納破蓋窩棚,各家各戶開始祭獻地鬼、野鬼,祈求下種后秧苗出得好,生長得好,谷子多出,野獸、鳥雀不要來吃等。祭祀完畢,在納破地上舉行象征性下種儀式,以后便正式下種。第三次祭龍尚是在谷子成熟的時候舉行。這次祭祀活動比第一二次更為隆重。這次祭獻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慶賀豐收,祈求所祭

        img47

        龍尚祭

        img48

        準備祭品

        img49

        祭祀

        img50

        念誦

        (二)地母祭

        景頗族習(xí)慣在農(nóng)作物播種之前祭獻地母。歷史上景頗族地區(qū)很重視祭獻地母,在一些村寨還專設(shè)祭祀地母的祭司“嘎堵”(地官的意思,這里指祭司地官),通常由嘎堵負責(zé)以埋豬的形式獻給地母一頭肥豬,以求得地母保佑農(nóng)作物生長,并獲得豐收。歷史上有的村寨每三年以山官或者頭人寨長的名義,用一頭牛祭獻地母。通常把牛殺死后,洗凈五臟,然后埋在山官或者頭人寨長所居住的地方,作為已祭獻土地的象征。祭獻地母的祭品一般人不能享用,要么埋在地下,要么丟掉。歷史上景頗族地區(qū)多數(shù)人家,祭獻了地母以后才開始播種。

        img51

        準備祭品

        img52

        地母祭

        (三)播種祭

        景頗族習(xí)慣在農(nóng)作物播種季節(jié),在舉行播種儀式的土地上搭一簡易祭棚,儀式由董薩主持。播種祭品一般是豬、雞、干魚、糯米、雞蛋等。舉行這種傳統(tǒng)的播種儀式時女子在前,手持竹制的小鋤頭打洞點種,男子在后用掃帚平土,祈求豐收。舉行過上述儀式后就開始播種。

        img53

        農(nóng)業(yè)祭

        (四)靈速鬼祭(農(nóng)業(yè)祭)

        祭靈速鬼是景頗族在播種之前舉行的又一種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宗教祭典。據(jù)說,靈速鬼是專管田地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鬼之一。它的頭銜是“守田守地的官”,它能決定田地里的莊稼成長得好壞。祭祀時先用一對干魚或干老鼠,放在臨時搭建的簡易架子上,董薩向靈速鬼許愿,請求這個“守田守地的官”,使莊稼長得好,結(jié)實飽滿,并說明現(xiàn)在用干魚、干老鼠祭獻你,到秋收時一定要殺雞、殺豬再祭獻你。一般來說,凡許了愿的,不論收獲多少,即使收成不好也得按原許下的諾言去辦,來年才會有更大的收成。

        (五)雷鬼祭

        雷鬼是景頗族所祭獻的惡鬼之一。據(jù)說,它脾氣很壞,經(jīng)常會發(fā)怒,有一定的破壞力,會打雷擊毀房屋,燒毀莊稼等,需要定期為它祭獻。當(dāng)雷擊災(zāi)禍發(fā)生后,在董薩的具體指導(dǎo)下,在雷擊發(fā)生的地點立起一根20厘米粗、長約3米左右的大青樹干,在樹干上面用竹篾捆上野茅草和用竹篾編織的竹筐,而后董薩開始殺牲祭祀。通常用的祭品有1頭大豬,3只大雞,1對干魚,2包糯米飯,2團線,2個背籮等。

        (六)太陽鬼祭

        景頗族在谷物正式收割之前舉行的一種較大的宗教祭典活動。祭獻太陽鬼的主要目的是在谷物收割期間,不讓它下雨或天陰,所有谷物都能順利收割完畢。舉行祭太陽鬼在歷史上一般由山官或村寨頭人牽頭、全村寨男女老少都參加。通常山官或村寨頭人出面聘請董薩,由董薩具體主持祭獻。祭品有活公豬1頭,公雞1只,樹鼠1只,米1碗,姜4塊等,搭一個簡易祭臺,把祭品都擺放在祭臺上面,要求祭臺上照射太陽光(意思是讓太陽看見祭品),祭此鬼多半是白天進行。念完后開始宰殺全村寨人吃的牛、豬,參加的人多則殺一兩頭牛、四五頭豬不等,并且要準備豐盛的水酒、米酒等,費用一般由全村寨每戶酌情負擔(dān)。

        (七)天鬼祭

        景頗族較大的集體祭祀活動之一,有時一年舉行兩三次,有時數(shù)年舉行一次。祭獻的目的是祈禱它給予人們財力和無窮的力量。據(jù)說,它經(jīng)?!耙А比?,具體表現(xiàn)是財產(chǎn)會損失,無法積累財富等。被“咬”后先請董薩卜卦后得知是天鬼,可以先許著,也可當(dāng)時就獻。鬼要什么就給什么,一般是給干魚、雞、豬、牛等祭品。祭獻時由村寨山官或者頭人去請大董薩念:“你要的東西,你就吃吧!吃完了從哪里來的就回哪里去?!奔阔I完畢,供品就地扔掉。據(jù)說,天鬼有很大的力量,祭了天鬼人就會發(fā)財。祭獻天鬼,山官、頭人、平民百姓都可以組織舉行。

        (八)風(fēng)鬼祭

        據(jù)說,天鬼是男的,風(fēng)鬼是女的,他倆是一對夫妻,風(fēng)鬼也和天鬼一樣有很大的力量,如果人們只祭獻天鬼,不祭獻風(fēng)鬼,那么風(fēng)鬼會不高興,祭了風(fēng)鬼人就會發(fā)財。景頗族祭風(fēng)鬼一般在每年春播期間祭獻一次,秋收祭獻一次,共兩次。祭獻地點多半選在田間地頭。祭獻的主要目的在于農(nóng)作物不受侵害,招寶進財。祭獻時一般風(fēng)鬼要什么就給什么,祭品小雞1對,干魚2對,米2包等。祭完,供品就地扔掉。

        (九)水鬼祭

        據(jù)說,水鬼是一個能夠影響太陽和月亮的鬼。如果人不祭獻它,它就會暴發(fā)洪水,損壞莊稼,讓人顆粒無收。另外,它能使人患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因此,每年春播前祭獻一次。祭獻時用木片削成太陽與月亮模樣,以篾繩懸于木弓兩端,固定在直刺天空的大竹竿頂。董薩念:“這個惡鬼,從哪里來你就回哪里去,請不要來破壞我們的莊稼。你想吃的東西,我們給你,吃完后快快走,走得遠遠的?!奔蓝\后用小豬、干魚、癟谷、雞蛋、生姜等物作供品埋于竹竿附近,人一般不吃供品。

        (十)火鬼祭

        火鬼也是惡鬼之一,它是專門燒毀房屋、農(nóng)作物的惡鬼,最惡毒的是它專燒谷倉和谷堆。祭獻它的主要目的是讓它不要來燒房屋、莊稼。如某地發(fā)生火災(zāi)后,董薩在火災(zāi)廢墟置一芭蕉稈制的水槽,槽口下端挖一土坑,全村寨每家每戶都拿一個火柴頭來,到槽口滅火。董薩念咒:“這不好的火,發(fā)起來的壞火,請到太陽洞里去藏,到月亮洞里去藏,還有一點火星,請拿到水里藏。”而后把一條干魚放入水槽里,讓干魚隨水沖下。如干魚落坑后頭朝外,表示火災(zāi)鬼已走,如魚頭朝內(nèi),則表示未走,要繼續(xù)念鬼,并邊念邊沖干魚,直至魚頭朝外為止。最后由一男人扮成火鬼,拖一根火柴頭向寨外跑,后面緊跟一位手執(zhí)木刀、木矛的勇士,窮追猛殺。全村人又喊又叫,把火柴頭火潑熄打滅并扔入箐澗爛泥塘。而后由董薩另以竹片磨擦起火,這是新火好火,每家每戶皆取火種回家。

        (十一)雨鬼祭

        據(jù)說,雨鬼有兩種,一種是專門管下雨的,一種是被雨鬼下暴雨致死變成的雨鬼。這里的祭雨鬼主要就是第一種。發(fā)生旱災(zāi)時,村村寨寨的村民們在董薩的具體指導(dǎo)下殺牲祭祀。青年男子在一些老人的指導(dǎo)下先在地上挖一底寬口窄、深約1尺的洞,并用一木棒橫放在其中。洞口用筍葉蓋好,再在筍葉上剪一洞,以婦女的腰箍(一種藤或篾制成的婦女裝飾品),通過筍葉洞插入洞內(nèi),并把一端系于洞內(nèi)木棒上。然后由一人在洞口使勁往上拉動腰箍,這時洞內(nèi)會發(fā)出水響聲。歷史上,景頗族的祖先很相信這種模擬巫術(shù)會使老天降雨。祭品有小豬1頭,小雞3只,干魚2條,糯米飯2包,線團2個等。

        (十二)那潑祭

        祭那潑,也是景頗族祖先世世代代傳下的一種原始耕種祭祀活動。傳說,古時的景頗族只知道以攆麂子打豹子為生,有一個青年女子,名叫麻銳(景頗語,意為“女老八”),在山鬼納相的女兒木半的幫助下,由非人間的山鬼將金谷種偷回人間,從此人間便有了稻谷耕種。山鬼知道金谷種被人間偷走后,決意破壞人間的谷物生長,山鬼先變?yōu)橐环N可怕的草,吸收稻田里的養(yǎng)分。山鬼的女兒木半知道此事后,便去教麻銳放火燒稻田。山鬼又變?yōu)轸~要把水喝干,山鬼女兒木半又讓麻銳把魚拿來煎著吃了。山鬼又變?yōu)橐矮F來吃谷子,山鬼女兒木半再叫麻銳在寨前路上修一座鬼門,并把弓箭和長刀掛在鬼門上鎮(zhèn)邪。山鬼無法,只得將自己的女兒變成了木樁,上面刻有各種鬼符和谷子紋樣,而金谷也被變成了現(xiàn)今谷子,只不過保留下金黃色谷殼。從此以后,景頗族每到春播季節(jié),都要舉行祭那潑儀式。儀式通常是在董薩的主持下,男女老少燒地、潑水、河里摸魚、裝飾鬼門,并在燒好的地里插一個刻有鬼符和谷子紋樣的“木半”木樁。董薩開始念:“木半,你是惡鬼中的好鬼,是我們?nèi)祟惖木让魅?。請你今后繼續(xù)保護好農(nóng)作物,我們將不斷祭獻你。給你吃的東西你就吃吧!給你的東西你拿吧!”祭品多半是豬、雞、干魚、茅草等。祭獻完,人們開始唱歌、跳舞來祭獻山鬼的女兒木半姑娘。最后凡是參加祭獻的人吃一頓飯,大家吃魚喝酒,非常熱鬧。

        (十三)新谷祭

        每年谷物正式收割前舉行的一種原始宗教祭典之一。按照景頗族古老的習(xí)俗,嘗新谷時,各家各戶要先割下一些新谷,背回家后,一部分供在自家的鬼臺前,請董薩來祭祀家堂鬼,祭品有新谷舂的粑粑、水酒、干魚、干田鼠等,祈求人畜平安興旺,免除災(zāi)難。祭祀完后,全村寨的人邀約起來背著自己種的新谷到山官或頭人家嘗新米,每戶選一位老年婦女背新谷。通常擔(dān)任背新谷的老年婦女身著節(jié)日盛裝,以玉米、豆類、高粱及鮮花插在用來盛稻谷的竹籃四周,接著裝入稻谷,并用碩大的青葉覆蓋在稻谷上面背到山官或頭人家里。先由老年婦女用鍋炒,炒后由姑娘用手碓舂,并把舂好的米拌好,一切準備就緒,由董薩主持祭奠,感謝諸神鬼賞賜的豐收。董薩念完,當(dāng)場拋丟用青葉子包好的小包新米飯和菜供諸神諸鬼分享。一般在山官或寨頭家舉行完統(tǒng)一的吃新米儀式后,群眾才能各自回家操辦自家的吃新米節(jié)。在吃新米前,主人要首先給狗和水牛吃新米飯團,然后人才能嘗新米飯。

        在吃新米時為什么要先給狗嘗新?傳說一,從前野火燒山的時候,景頗族種的谷子,因為谷魂受驚飛上天去了,地上長不出谷子來,凡是以谷子為主要食物的人類及動物餓死了許多。這時有一只狗就日日夜夜望著天空哭叫,最后,狗把谷魂叫回來了,從此,景頗族聚居地區(qū)又長出了谷子。人們?yōu)榱烁屑す返墓冢趪L新谷的那天,先給狗嘗新米飯。傳說二,從前,谷子是沒有殼的,就像現(xiàn)在的大米一樣,一收下來就可以煮吃,吃起來又香又甜。那時,人們一天到晚就只是吃,不知道飽。因此,觸怒了谷神,谷神飛回天上去了。這樣一來,人們就再也吃不到谷子了。于是,人們商量去請谷神。開始,派了幾個人去請,沒請來。叫牛和馬去請,也沒有請來。叫豬去請,還是沒有請來。叫菜去請,還是沒有請來。最后只好叫狗去請,這一次總算把谷神請回來了。在谷神來臨的時候,太陽神給它穿上了一套金黃色的衣服,所以現(xiàn)在的谷子才有殼。從此以后,人們每年吃新米的時候,首先要給狗吃,就是因為谷神是狗請回來的。至于水牛,人們先給它嘗新的目的是谷物的種植都是通過它的幫助才能完成的,所以,人們?yōu)榱烁屑に墓谠趪L新之前先給它嘗新谷。新中國成立后,景頗族吃新谷的習(xí)俗已成為慶祝糧食豐收及親友增進團結(jié)的一種新的節(jié)日,借此機會人們商議各寨事務(wù),深受景頗族人民的歡迎。

        (十四)谷堆祭

        景頗族一般在正式打谷前要祭祀谷堆。據(jù)說,谷堆有魂,假如說不祭獻谷堆魂,谷堆就隨著魂跑掉,認為谷堆是由魂來保護的。為了酬謝各種鬼魂對農(nóng)作物(谷堆)的保護,使谷子免遭風(fēng)雨浸蝕和野獸踐踏,谷子不僅可以收得多,而且谷粒飽滿,人吃了有力氣。所以在正式打谷前要祭祀谷堆,酬謝各種鬼對谷堆的保護。祭前先請董薩卜卦,一般用一只狗、三四只雞來祭獻。

        img54

        供 奉

        (十五)谷魂祭

        祭谷魂又稱“叫谷魂”。據(jù)研究,谷魂的觀念流行于許多農(nóng)耕民族當(dāng)中,以為確保谷魂不輕易離開谷物,對于谷物的豐收、耐吃以及人畜興旺是至關(guān)重要的事。根據(jù)傳統(tǒng)故事,景頗族認為谷子是有魂的,人們打谷子時,往往會把谷魂嚇跑掉,人們?nèi)绻唤泄然辏筒荒芨茸踊丶?,沒有谷魂的谷子是不經(jīng)吃的。所以,景頗族每年收割完谷子時,常在打谷場上舉行叫谷魂的儀式。有時因谷子在田地里被野獸或者牛馬吃以及被人盜走也要舉行叫谷魂儀式。舉行叫谷魂儀式時要在地上(一般是在打谷場上)鋪一塊用各色毛線織成并綴有鬼花(這種花紋專供祭鬼用,婦女的裙子及男人的挎包上都不能用)的祭祀毯,上面擺兩包糯米飯,每包飯上放置兩個熟雞蛋,還有兩個竹筒,里邊放有糯米粉,并在火上烤熟,還擺上一對大老鼠干等作祭品。董薩開始叫谷魂:“山坡上,洼子里,栽種的各種糧食作物,所有栽種的莊稼??!所有的谷子、豆子、小米、芋頭、花生啊……所有栽種的東西啊,你們到哪里去了?快快回主人家,去把主人家的囤篾裝滿,把主人家的谷倉裝滿。山坡上的莊稼啊,洼子里的莊稼??!水邊、樹邊的莊稼啊,請你們都來主人家,走吧!走吧!?。÷飞喜灰R,不要拐彎,不要在橋上停留,不要走錯了路,谷子?。⌒∶装?!快快去把主人家的囤篾裝滿,快快把主人的谷倉裝滿,走吧!走吧!”[2]董薩念畢,凡是參加祭獻活動的人進餐后才正式打谷、揚場。打下的谷子一一裝在背籮里背回家,董薩跟在背籮的人的后面,邊走邊撒些米粉之類的東西,接著念道:“谷魂、人魂都不要走散走遠了,跟著回到家里來?!北彻茸拥娜嗣康揭粋€叉路口時董薩又念:“谷魂、人魂你們不要別處去,走這條路回家才是!”背谷子的人進入村寨后董薩又念:“寨子里人多,狗咬、雞叫,你們都不要怕,那是我們養(yǎng)的,你們好好躺在背籮里?!惫茸颖郴氐郊抑?,把新谷倒入倉囤里,董薩將祭酒倒在谷倉里的谷堆上面,接著念:“公谷魂、母谷魂,谷子的老祖宗,你們都安下心來住下吧,守著這堆谷子,另處莫去了?!本邦H族認為經(jīng)過這樣的祭祀儀式后,被嚇跑了的谷魂會悉數(shù)回來。往昔,景頗族每當(dāng)啟倉囤吃新谷或者來年播種之際,還請董薩到家中祭祀谷魂。按照景頗人的習(xí)俗,糧倉里的谷物平時都是由家庭主婦管理,開倉取用新糧也是由她們?nèi)プ?。通常情況下,開倉由老婦人去做,無老婦的家庭,請一位有名望的老婦人開倉。忌諱有月經(jīng)在身的婦女開倉入門,否則會沖犯谷魂。禁止空腹進倉取糧,必須食飽后進倉取糧。開倉取糧時不可大聲喧嘩,動作要輕捷,以免驚跑谷魂,那樣的話糧食不經(jīng)吃。

        (十六)砍樹祭

        由于樹木在植物中命長而高大,它們最能反映土地滋養(yǎng)生物的神奇力量,所以人們對它都很畏懼,相信它有鬼。所有樹木的鬼神稱為樹鬼,叫“森南”。在砍樹之前,請董薩打卦是否能砍,樹鬼要什么樣的犧牲,根據(jù)打卦的情況進行祭獻。一般是到所要砍的樹腳下祭獻,在樹腳下用樹葉或草墊個平臺,祭品擺放在上面,祭樹鬼的供品通常是干鼠、雞、干魚等。

        (十七)砍旱地祭

        近代,景頗族還停留在刀耕火種和鋤耕農(nóng)業(yè)耕作階段,人們認為各種自然現(xiàn)象及其變化都受一種神靈的支配,這種超物質(zhì)而存在的神靈,不僅關(guān)系農(nóng)作物的成長,也直接影響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本身。因此,砍旱地前,除了祭龍尚外,還要單獨祭獻旱地鬼。在通常情況下先看好所要砍的旱地位置,基本確定下來后,請董薩打卦選吉日。主人家準備好各種祭品,一般是準備牛、豬、雞等犧牲。由于砍旱地是以戶為單位進行,祭品根據(jù)主人家的經(jīng)濟狀況來決定,大部分采用雞、雞蛋、豬、干魚等。祭品宰殺好后,擺放在所砍的地頭上,董薩開始念,念的內(nèi)容基本和祭第一次龍尚時的祭詞是一樣的。念完讓主人在草地上用刀砍三下,祭獻結(jié)束。

        (十八)剽牛祭

        景頗族舉行較大的祭典,均須殺牛祭鬼。特別是舉行龍尚祭、目瑙縱歌等大型祭獻活動時宰殺四五頭黃牛、水牛。若系個人殺牛祭鬼,一般在本宅舉行。剽牛時,先在拴牛樁頂捆1束茅草,然后才能拴牛。牛拴好后,董薩一邊用手指往牛頭上灑清水,一邊念道:“牛啊,你聽著,我們不是無故殺你,這是祖宗定下的規(guī)矩,你回到你阿公阿祖那里比在這里更好,你把皮、肉、骨、血留下,這樣你會跑得更快?!倍_念完即將長矛授給剽牛手,剽牛手手持長矛運氣,猛刺牛心。牛倒地后,以清水洗凈長矛頭上的血漬便動手開第一刀,其他人也一齊動手剝皮、割頭。接著,董薩將牛頭捆綁在鬼樁(即拴牛樁)上,待牛肉煮熟后,剽牛手把牛全身各部位都割下一點,用芭蕉葉包成12包,拿回家供奉家堂鬼。若是集體殺牛祭鬼,主持祭獻儀式的人由山官或寨頭充當(dāng),通常在鬼林、社廟、目瑙示棟下舉行,殺牛方式與個人殺牛祭鬼一樣,所殺的牛肉一般是全村寨人分享。歷史上人們認為,能夠經(jīng)常殺牛祭鬼是一種榮耀?,F(xiàn)在,剽牛祭鬼的現(xiàn)象已不存在了。

        四、社會生活祭

        由于絕大多數(shù)鬼是加害于人、畜的,它們貪婪和反復(fù)無常,總是不斷地想吃人間的祭品。每當(dāng)人、畜患病,或者遭受不幸之事,家中成員就要請董薩反復(fù)打卦,算出是何種鬼神作祟,要向它們祭獻什么犧牲以及供品,需要多少等,完全遵照作祟的鬼的意旨(即“打卦”得來的意旨)進行祭獻。正因為如此,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活動就很多,無論是婚、喪、疾病、節(jié)慶等,都要獻鬼,特別是因病殺牲獻鬼極為普遍。

        (一)招魂祭

        招魂,即叫魂。一些董薩認為,人有多個靈魂,男人有6個魂,女人有7個魂。這些魂都會出現(xiàn)在睡夢之中,這是人能夠做好夢或壞夢的原因。男人的6個魂分別在人的頭、心臟和四肢的血管中,婦女的7個魂中,多出的一個魂是在奶管中的。血管分布在人的全身,魂能將周身的血液收集起來。如果一個人的3個“真魂”都離開了人體,人就要死亡,而死去的人,其3個“遠魂”會在人間活動。如果3個“真魂”中被鬼咬走了兩個、3個,人就會生病。董薩還認為,人病了通過占卜祭鬼,是可以把它們叫回來。但叫魂不是隨便亂叫的,要根據(jù)病人身上哪個部位病痛不適,依照人體血管系統(tǒng)的部位來叫,如肺上的病就從肺上叫,返來的魂就能從肺部進入,病人可望痊愈。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便舉行叫魂儀式。

        img55

        招魂祭

        1.某人由于貧血或其他疾病導(dǎo)致精神不振,四肢酸軟時,主人家便請董薩打卦。董薩即認為這是病人因受驚而失掉了魂。因此,要使人康復(fù),就得把魂叫回來。

        2.某人從樹上、坡上、房屋頂上、牛背上、夜間從床上摔下時,需要及時請董薩打卦叫魂。因為這樣摔下來很有可能驚失了魂。如果不及時叫魂,這個人可能就會因失了魂而生病。

        3.某人在晚上夢見老虎、野豬、野人,并夢見這些猛獸撲過來,而被嚇著,從而驚失了魂,這時也得舉行叫魂儀式。

        4.某人在江河或者在洪水中被水淹著,但沒有死,得救后需要及時舉行叫魂儀式。如果不及時叫魂,這個人的魂很可能被水沖走掉了,人會慢慢因受驚而病死。

        5.某人家的小孩不注意被旁邊的人大聲呼叫而嚇著,也要進行叫魂。如果不叫魂,小孩的魂很可能被驚失了,小孩就會生病而去世。

        6.某人因精神失常而出現(xiàn)思維混亂、言行怪誕、情緒淡漠或者干脆出走等情況時,家人請董薩打卦,根據(jù)打卦的“結(jié)果”進行叫魂。

        (二)靈速祭(疾病祭)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導(dǎo)致人們生病的鬼很多,靈速鬼是其中一個。當(dāng)家中有人生病,家人請董薩打卦被確認為是靈速鬼“咬”的,在卦中說明此鬼需要什么之后,病人家屬立刻準備祭品,一切準備就緒后便請董薩進行祭獻。祭獻地點多半設(shè)在院場外的小竹林或小樹林里,祭品擺放在臨時搭建的架子上面,董薩站在架子旁開始念:“靈速鬼呀,你是地方和田地的管家,現(xiàn)在某某人被你看上,他的魂被你捉住,現(xiàn)在他(她)生病,躺下了,他(她)無法爬起來。我們用竹子、葉子打卦得知,需要請你來幫助扶起,我們懇求你饒恕他(她)吧!現(xiàn)在我們用一頭豬、兩只雞來酬獻你,這頭豬是主人家從大森林里背回來養(yǎng)大的,兩只雞是經(jīng)過千辛萬苦,從天和地最接近、最狹窄處找來的,它們已生了蛋,又孵出了小雞,某某家已把雞養(yǎng)大,已經(jīng)會叫了,到你喜歡的時候了。斷了的矛頭要靠你接起,這個人的病靠你去找藥給他(她)吃,把病治好,請你放了他(她)吧!請你去找回藥把某某治好吧!只要把某某人的病治好,以后還要繼續(xù)祭獻你?!蹦钔?,董薩用手抓起幾樣祭品向四周拋撒,并說:“吃吧!吃飽后快快治好病?!奔阔I儀式結(jié)束。

        (三)直同鬼祭

        直同鬼又稱“山神鬼”,是一種非常惡的野鬼。據(jù)說,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它常常使人生病,多在田間地頭“咬”人。人們一般到田間地頭去勞動得了病,基本上被認為是直同鬼“咬”著。用什么犧牲祭獻,全由董薩打卦決定。臨時祭獻時,準備母豬一頭,母雞一只,姜少許,死老鼠一只作為祭品。祭獻這種鬼多半是到野外,砍一些樹枝樹葉鋪在地上,然后把祭品擺好,董薩念鬼時通常是先軟后硬。先念:“某某人不知道你在此,冒犯了你。你是這塊田間地頭的主人,某某人被你看上,魂被你捉去了,現(xiàn)在他生病,要請你幫助扶起,請你饒恕他吧!我們用豬、雞來祭獻你,請你放了他吧!只要你放過他,以后我們還要祭獻你。”又接著念硬的:“你這個可惡的山鬼,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快把某某放掉,不然,我要用法術(shù)懲治你的,你不信就試試看?!蹦钔昃桶鸭榔窉伻龅?,并說:“你這個永遠吃不飽的惡鬼,你就吃吧!吃飽后快快滾開,越快越好。”祭獻完畢。

        img56

        進新家

        (四)建房祭

        建蓋新房,景頗族是非常重視的,前后要舉行四次祭祀活動。認為,房屋是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共同的住所,從景頗族房屋結(jié)構(gòu)特點及形狀就可以說明問題。他們的住房都要兩頭開門,一頭為正門,一頭為后門(又稱鬼門)。后門外人絕對不能出入,屬于禁忌之一,它是專為鬼魂出入而設(shè)的。建蓋新房的祭祀儀式是:第一次祭祀。為了能夠順利砍伐好蓋房屋所需的木料和竹子以及茅草而舉行的祭獻活動,目的是請求各種鬼神保佑竹木不要生蟲。祭獻地點多半是在原來的老房子門前,祭品有雞、雞蛋、糯米飯、肉等。據(jù)認為非獻不可,所以要建蓋新房的主人非常重視祭獻,有的人家用重金請董薩祭祀。第二次祭祀是在拆舊房時,請供奉在家中的家堂鬼暫時遷出。目的是拆舊房時,不要驚動家堂鬼,使建蓋新房順利。在祭獻前,在舊房前不遠處搭建一個簡易房,在簡易房右上角架一個架子,這個架子上面是家堂鬼居住的地方,一旦家堂鬼遷過來,任何人不能去碰撞,也不能撫摸。另外,準備雞、豬、老鼠和干魚等祭品。董薩先在舊房家堂鬼所在地念:“某某家的阿公阿祖,你們的子孫準備在原地蓋一個又新又美的新房,所以,暫時先搬到不遠處住幾天,當(dāng)新房蓋好后再搬遷回來住,請你們不要怪罪我們!請你現(xiàn)在跟著我們到專門給你蓋好的房子住幾天?!苯又_走到將要去住的簡易房里,對著專給家堂鬼加設(shè)的架子下面念:“某某家的阿公阿祖,請你們跟著我來,我指給你們新的住處,你們看著我前面,那就是你們的新住處。這里光線好,好住,請你們安心住下吧!”念畢把祭品擺放在專給家堂鬼加設(shè)的架子上面,祭獻完畢。

        img57

        進新居

        (五)新房祭

        景頗族在新房落成后,要祭新房。第一次祭獻是在新房落成后,把暫遷出去的家堂鬼請回新建房居住。一般是準備好糯米飯2碗,每碗飯上擱1個剝殼熟雞蛋,2小竹筒水酒。一切準備就緒便請董薩前來祭獻,董薩念:“某某房主家的阿公阿祖,你的子孫經(jīng)過努力,現(xiàn)已建蓋好嶄新的房子,這個新房寬敞、明亮,比原來的舊房好幾倍?,F(xiàn)在請你們回到新的房子居住,在新房里我們專門給你們設(shè)置了新的住處,很舒適,我們想你們一定會高興,請你們跟著我們到新房居住,請你們保佑主人家和睦,二老健康,三代吉祥,四季平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念完后,把熟雞蛋捏碎撒向四周,進房后董薩拿糯米拋撒四周,口里說:“吉祥如意,五谷豐登?!彪S后主人家請寨中男性長者從簡易房中取來火種,身背裝有竹筒酒的筒帕和長刀,手拿火種走在前面,到新房時點燃新房火塘。董薩則一邊在火塘里埋祭品干魚,一面祈求,隨后又坐在供家堂鬼處門邊。念完經(jīng)后,董薩把捏碎的蛋、菜、飯、鹽等祭品撒向新房四周。最后,董薩大聲向房主人和前來參加賀新房的人說:“你們的魂回來了嗎?”眾人齊聲答道:“回來啰?!钡诙渭阔I是進新房過后一個月左右舉行,主要目的是祈求家堂鬼保佑主人和房屋平安。這一次祭獻,董薩一般坐在房屋右側(cè)擺放家堂鬼的旁邊,所有的祭品都擺放在家堂鬼架上面,董薩面對家堂鬼開始念:“嘻、嘻、嘻,嗷、嗷、嗷,管房物的家堂鬼啊!房梁是你的,房脊和柱子也是你的,請你管好這些東西,千萬別讓討厭的蟲子來咬,不要讓可惡的野火燒房子,不要讓罪惡的洪水沖垮房子。住在這個房子的人是你的子孫后代,請你一定要保佑他們一家和睦,二老健康,三代吉祥,四季平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念畢,董薩把捏碎的蛋、茶、飯、鹽等祭品撒向房屋四周,并說:“某某用肉、鹽、菜、蛋、飯、酒等來祭獻你們,你們吃吧!吃飽了請你們保佑他家老幼安康,兒孫滿堂……”至此,整個新房祭獻活動結(jié)束。

        img58

        董薩念經(jīng)

        (六)結(jié)婚祭

        景頗族的婚姻禮俗,與景頗族歷史上形成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以及其他風(fēng)俗習(xí)慣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整個婚禮過程十分復(fù)雜,舉行每個婚禮儀式都要進行一系列的祭禮活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1.娶媳婦祭。男方如果決定要娶某寨某家的姑娘,便請董薩打卦,請一位本寨的人當(dāng)媒人,在女方寨子里還請一位做女方媒人。按照景頗族古老的婚俗,先請女方媒人設(shè)法從姑娘身上偷一件東西,不論是草煙或者是裙子上的一根毛線,或是她的一根頭發(fā),把這一東西拿去請董薩打卦,看這個姑娘是否可以娶,如果打卦沒有出現(xiàn)不吉祥的卦,就開始祭獻家堂鬼,主人家準備好水酒、干魚、雞蛋、雞等祭品,擺放在供家堂鬼的地方,董薩開始念:“某某家(系主人)的阿公阿祖,你的子孫要準備娶某寨某人家的姑娘做媳婦,無論她是哪家的女兒,無論她姓什么,名什么,她來到你家后,為您傳宗接代,她的后代,仍是你的子孫后代,你要保佑他們一家和睦,二老健康,三代吉祥,四季平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念完,董薩轉(zhuǎn)身給主人家說:“好了,我已經(jīng)告訴你們的阿公阿祖,他們很高興,叫你們快快娶回來?!苯又_給主人家打卦決定娶媳婦日期。

        2.姑娘出嫁祭。按照景頗族的習(xí)俗,一旦姑娘與男方訂好婚,姑娘家便準備豬、雞、燒酒、水酒以及其他物品等作為宴客之用,當(dāng)然,男方家主要承擔(dān)大部分。姑娘出嫁的頭一天晚上,請村寨的親朋好友和姑娘的舅舅家前來參加出嫁儀式。與此同時,姑娘家便請董薩祭獻家堂鬼,在專設(shè)家堂鬼的架子上面,擺放一些干魚、雞蛋、雞、水酒等祭品,在客人還沒有進餐之前先祭獻家堂鬼,董薩坐在家堂鬼旁念:“嗚、嗚、嗚,咝、咝、咝,某某家的阿公阿祖,你的孫女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今天她要準備嫁給某寨某人家的兒孫做媳婦,她的公婆都是好人家,她的男人也是好人。這么好的事情世上難找,這么好的一對讓人仰慕。阿公阿祖啊,你要保佑她一路平安,讓她給某某家多生貴子……”念完,親朋好友開始進餐。第二天,迎親隊伍將要出發(fā)之前,還要進行一系列的祭獻活動。

        3.洗身祭。歷史上景頗族青年男女在婚前的戀愛仍是很自由的,但是,大家都必須遵守一些嚴格的原則:同胞兄弟姐妹,同姓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同姓之內(nèi)的男女青年,以及有關(guān)不能締結(jié)婚姻的姓氏的青年男女,不能在一起談情說愛,更不能發(fā)生性關(guān)系。除這一原則外,同胞兄弟可以在一起與一群姑娘玩,同胞姐妹也可以與一群男子玩。在這種習(xí)俗影響下,青年男女在婚前,凡是在談情說愛中互相愛慕者之間往往會發(fā)生性關(guān)系,從而產(chǎn)生一些“野孩子”。按照景頗族的習(xí)俗,女方在談情說愛中與男方發(fā)生關(guān)系而生了“野孩子”,男方在女方懷孕期間或已經(jīng)生了小孩之后,給女方殺牛祭鬼。祭祀的要求是通過“指腹認親”和“抱子認親”而實現(xiàn)的。所謂“指腹認親”,就是懷孕之后即請男方殺牛祭鬼?!氨ё诱J親”是在生了小孩以后再抱著小孩去認父親,叫后者祭鬼。這種祭獻方式統(tǒng)稱為“洗身祭”。歷史上由于山官制度的存在,“洗身祭”有一些規(guī)則,如果是百姓家男子串了百姓的姑娘,姑娘有了身孕或者有了小孩,男方家殺一頭牛,一頭豬,若干只雞,祭獻鬼即算了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同一男子與同一女子又生了第二個小孩,仍然須按上述照辦。倘若百姓男子串上官家、官種的女兒并使姑娘懷孕或者生“野孩子”,那么這個男子家要用兩頭牛、兩頭豬、若干只雞來祭獻鬼。官家、官種的男子串上了百姓的姑娘,同樣按上述規(guī)則辦理。祭獻那天,女方家請舅舅家前來坐鎮(zhèn),村里的男女老少以及遠方的親友前來,祭品一般是從男方家拿過來,有的人家在女方所在村子中購買。一切準備妥當(dāng)便請董薩來念鬼,這個董薩一般都是級別較高者擔(dān)當(dāng),要求就是用牛能夠祭獻鬼的董薩。祭獻的對象通常是女方家的家堂鬼、女方家所在村的寨門鬼等(有的地方,由于地區(qū)差異所祭獻的鬼也不一樣)。這種祭獻也屬于規(guī)模較大的祭祀活動,董薩事先要準備好祭詞、內(nèi)容,問清楚男方的家史、姓名,所祭獻的鬼等。一些官家、官種家中供奉的是鬼中最大的木代鬼,必須要認真嚴肅對待,千萬不能得罪此鬼。由于祭獻鬼需要殺牛,所以要立烏當(dāng)(即鬼樁,又稱牛頭樁)。把宰殺的牛拴在烏當(dāng)上,豬拴在烏當(dāng)兩邊,雞是用花籠裝好后放在一旁,一切準備好后由董薩開始念經(jīng)。祭祀完畢,男方宴請女方的親朋好友。男方給女方殺牛祭鬼后,決定要娶她為妻,在決定結(jié)婚日期之后,同樣舉行婚禮儀式。

        4.過草橋祭。是景頗族結(jié)婚儀式中不可缺少的祭祀習(xí)俗,而且也是景頗族最重要的結(jié)婚禮儀之一。這個祭祀習(xí)俗的由來,據(jù)說,來自創(chuàng)世英雄寧貫瓦和龍王的女兒結(jié)婚的傳說。從前,寧貫瓦遇到了龍王的女兒儂若瑪扎邦,他們倆一見鐘情。寧貫瓦向龍王提出要娶他的女兒儂若瑪扎邦為妻,龍王也答應(yīng)了寧貫瓦的請求,這時龍女更高興,他倆很快就訂下了結(jié)婚的日子,因儂若瑪扎邦是一個龍女,身上有一股龍腥味,除了寧貫瓦以外人世間的任何人都無法接近龍女。所以,結(jié)婚那天,寧貫瓦燒了山一樣高的幾堆草來除腥味,但腥味依然還在。寧貫瓦上天問太陽神,太陽神告訴他:“你開辟的大地上有一種棒升草(又稱邦邦草),可以除去龍女身上的腥味?!睂庁炌呋氐饺碎g,按照太陽神的囑咐,找來了棒升草,鋪在地面上,草上面放一塊木板,領(lǐng)著龍女儂若瑪扎邦從棒升草橋上穿過,龍女儂若瑪扎邦身上的腥味全部清除了。從那個時候起,直到現(xiàn)在,景頗族結(jié)婚時都要領(lǐng)新娘過草橋,并形成了一種習(xí)俗。

        過草橋,即在新郎家門前,為結(jié)婚儀式而臨時搭起的獨木橋。草橋一般長2~3米,寬約15~20厘米,并在橋的兩邊栽上大葉棒升草。歷史上棒升草栽法也有講究:左邊栽放三叢,右邊栽放一叢,草叢中都立有小木樁,樁上都拴有犧牲,每一個木樁都代表一個鬼。第一個木樁是木容鬼,拴有兩只雞。第二個木樁是家外鬼,拴公豬一頭。第三個木樁是魂鬼,拴一頭豬(公母不分)。第四個木樁是官家的鬼,拴母豬一頭。如是官家的草橋,要設(shè)6個樁,祭6個鬼,每一個木樁前都要有一個董薩祭鬼。董薩念完后,開始宰殺犧牲品,并將牲畜血濺于草蓬上,緊接著新娘要由新郎的弟弟或侄子牽右手過草橋。按照景頗族傳統(tǒng)習(xí)俗,如新娘婚前已有身孕,則不能走橋上,只能由橋邊而過,然后再登上正房樓梯入屋。正房樓梯一般是為了舉行婚禮而新制的,在樓梯上要新增有一至兩塊雕有2~4個乳狀的梯登,表示新婚后早生貴子。當(dāng)新娘來到正房竹樓樓梯門坎外,在那里等候的婆婆,會把手鐲或銀項圈戴在新娘身上,表示承認兒媳。而后,婆婆將新娘引入公婆住的火塘間。這時,外人不得入內(nèi)嬉鬧。這個儀式結(jié)束后,開始喜宴。傍晚,新娘在幾位陪娘的陪伴下去井邊背水,緊接著新娘在水井附近要沐浴一次,回家并煮糯米飯,飯熟后,由別人將飯捏成男性生殖器的樣子,用芭蕉葉包好后,請新郎、新娘在客房附近吃這包糯米飯,由新郎向新娘嘴中送去。這時,新娘作出害羞狀迅速快步逃至新郎父母的火塘。至此,全部婚儀就結(jié)束了。

        img59

        喪葬祭

        (七)喪葬祭

        按照景頗族古老的習(xí)俗,每當(dāng)家中老人久病不愈,人們一定要請董薩來,為老人殺牲祭鬼,以求早日康復(fù)。董薩給病人祭獻鬼,仍不見好轉(zhuǎn),并且往病危的方向發(fā)展,這時子女及其親屬為他(她)準備棺木,還給老人預(yù)備牛、豬、雞、燒酒、米酒以及其他物品等,老人去世時用來祭獻和宴客。寧靜的景頗山里,如果突然響起有節(jié)奏的銅炮槍聲,便知道寨中有人去世了。根據(jù)槍聲的次數(shù)便知道是男還是女。景頗族村寨住戶分散,交通、通信不夠發(fā)達,便產(chǎn)生了以槍聲報喪的習(xí)俗。白天什么時候斷氣什么時候鳴槍,但夜里死亡的則要等到雞叫以后才鳴槍。死者是男的鳴單數(shù),是女的鳴雙數(shù)。死者家的親戚朋友前來奔喪的時候,走到死者寨子邊先鳴槍三聲,意思是告訴死者家里的親戚已到,做好接客準備,這時死者家門口專門組織的鳴槍隊也鳴槍,表示聽到了,可以來了。隊伍到達死者家門口時,又一個一個地挨著放槍,鳴槍隊亦然,一般各放三槍即告結(jié)束。老人去世,在董薩未到之前,晚輩要取出銀子,用刀削下一些末,將銀末放入死者嘴里。有的地方給死者含玉,有的地方給死者多含銀根和銀元。據(jù)說,這樣做可以保佑子孫吉祥如意,如死者吃不進就表示老人愿意將財富留給后人。還有一種解釋,據(jù)說在死者嘴里塞上一塊銀圓,其他魂要過河時,好交渡河費。這個事完成后,還要舉行“龍宗”儀式,意思是讓死者的魂一路走好。完畢,將尸體安放在鬼門邊,死者遺體絕不能隨意安放,頭要對著安放家堂鬼的地方。按照景頗族的習(xí)俗,在創(chuàng)制棺木時,還要在屋外專門豎一根上端束有竹枝作幡的“幡竿”,由兩個男子持長矛,在屋內(nèi)外四周揮舞,每舞一周都要向竹幡作刺擊狀。這個儀式結(jié)束,親屬很快為死者沐浴,并更換新衣,景頗族葬服一般沒有紐扣。更換好新衣后,還要為死者拴線。拴線的方法是將死者的手、腳大拇指并列捆起,有些地區(qū)僅拴腳大拇指,不拴手的大拇指。據(jù)說,如果不用線拴死者手、腳大拇指,死者在回老家的途中,會被其他野鬼引走,變成無家可歸的野鬼,這樣,會給后人帶來不幸和災(zāi)難。因此,給死者沐浴、更衣、拴手腳大拇指后,就可將死者裝棺入殮了。在死者沒有入殮前,要派數(shù)十人專門看守,絕對不能讓黑貓跨過死者的身體。景頗族認為,如讓黑貓跨過,死者會還陽行走,還會危害活人。因此,景頗族在死者沒有入殮前,要在死者胸前放一把神劍(專門用來祭神、祭鬼的劍)。據(jù)說,這樣做可以防止黑貓跨過時死者還陽。有些人家,要在死者身上放紅炮刺,以防黑貓跨過死者。有的地方死者入殮后,在棺材上放一把神劍,再用紅炮刺覆蓋上,以防黑貓跨過已入殮的棺材。景頗族忌諱黑貓跨過死者的主要原因是如有黑貓跨過,則被認為是兇兆,其后果將是村寨里還要繼續(xù)死人,即使不是這樣,死者的魂也將要變成一種十分可怕的名叫“崩了夏拉”的惡鬼。景頗族信仰原始宗教,如果死者是屬于死于槍殺、刀砍、上吊、投河、火燒、久病不愈、野獸咬死以及孕婦難產(chǎn)死亡等非正常死亡,多用火葬。死于村寨外的,絕對不能將尸體抬回村寨。景頗族認為在村寨外死亡的死尸抬回來,將被視為是給人們帶來災(zāi)難。景頗族對老人辭世的葬禮非常重視,過去都必須殺牛祭祀。送葬、停靈時間,都要選擇好吉日。景頗族一般習(xí)慣取雙日,可停靈二日、四日、六日,甚至更長的雙日。唁死者的親友,來時一般都帶有不同的喪禮,有的送現(xiàn)金、酒、谷子等。如果死者是近親,是“丈人種”家人,必須帶著豬、雞,抬著鐵長矛等物來吊唁。如果是“姑爺種”家的人,要送酒、糯米飯,還要牽著一兩頭牛,供祭祀時用。在喪葬祭祀活動中,歷史上不論什么人家,都要殺幾頭牛讓死者帶走,特別是對待長壽老人,即使家境很窮,借牛也要祭獻,不殺牛是不行的。過去,景頗族普通人家最少要剽殺兩三頭大水牛,多的可到十余頭。在守喪期間,要跳布滾歌、龍洞歌、金齋齋等喪葬舞。

        img60

        喪葬祭

        img61

        喪葬祭

        按照景頗族的習(xí)俗,送完葬以后,還要舉行規(guī)模較大的送魂祭祀活動。這種送魂祭祀儀式送完葬后一次進行,也可以分兩次進行。送葬和送魂之間可相隔幾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主要看各家的經(jīng)濟條件而定,因為在送魂祭儀式中,要花費更多的錢財,多數(shù)人家要分開舉行。人們認為,送葬僅僅是送走了人的軀體,人的靈魂還沒有送走,所以,人們非常重視送魂祭祀活動。一般死者家屬一定要請董薩為死者舉行送魂祭祀儀式,但是具體在什么時候舉行,都要經(jīng)董薩打卦決定,同時也要由董薩打卦決定將死者的亡魂送到什么地方,有的魂要念送到老家,有的要念送到父母亡魂所在的地方。舉行送魂祭祀儀式時,要在家堂鬼旁設(shè)靈堂,在墓地要舉行建墳儀式。要在死者的墳?zāi)股洗钜蛔哒捎嗟膱A錐形草棚,作為死者的房屋。在草棚頂端豎立起一個用火炭、紅土或用豬血、牛血繪成的木人像,作為死者的形象。另外,在墳?zāi)顾闹埽鶕?jù)死者所有子女?dāng)?shù)而豎立同數(shù)量的竹竿,竿頂上懸掛布質(zhì)或木質(zhì)的各種符號,用符號代表死者的性別、年齡及其事跡。拴若干條線,作為生者與死者斷絕關(guān)系的象征。生者與死者斷絕關(guān)系的實際意義,就是使死者的靈魂不再回來。鬼魂回來,將會給人帶來不幸。在人們的意識里,人都會病死,但老年人病死和青年人病死是有區(qū)別的。老年人病死是回老家的時候到了,必須把他(她)的魂送回老家去。年輕人病死是因為他(她)的魂被惡鬼捉去了。但不論是怎樣死的,都得念送他(她)的魂。由于人死的原因不同,念送魂的地方也不一樣。

        1.念送自然死亡的老年人亡魂。人們認為人老病死,是先走的人(先去世的人)在叫他(她)回去,所以他(她)的亡魂一定要念送到遙遠的老家。長壽的老年人一般念送遠一些,年紀不大的就念送近一些。大部分是沿著景頗族南遷的路線往北念送。據(jù)說,老年人的亡魂是要念送到九岔路的,九岔路是陰間和陽間的交界處,這里是一道關(guān)口,只要念送過這個關(guān),老年人的亡魂就可以回到老家。念送時按照各個姓氏家族的南遷路線,將死者的亡魂念送到祖先居住過的地方。通常先念死者的父親、祖父、曾祖父等名字,并告訴他們說:“你家某某今天死了,請你們把他領(lǐng)走。”緊接著,歌頌死者生前功績,勸親友不必過分悲傷。念送完畢,接著舉行剽牛儀式,一般先由董薩念,后由強壯(又稱總管,專門負責(zé)祭祀犧牲的切割及分配)剽牛,牛倒地后用火將毛燒光,剖開肚腹,用幾個竹筒接住鮮血,主要分給前來參加喪葬活動的老年人喝,一般年輕人不能喝。

        2.念送短命魂。景頗族稱為“麥死木”,又稱“殺瓦”,指屬于他殺、自殺、雷擊死、溺死、暴病死等方面死的人魂。這些人的魂不能念送到祖宗住過的地方,只能念送到麥死木(野鬼)的祖宗勒要和南丁死的山洼子里。念送這些人的魂,通常在遠離村寨,非常僻靜而且灌木叢生的地方。送魂儀式結(jié)束,參加送魂的人要跨過事先準備好的“木戛”,表示隔去惡鬼。所有的人過完,董薩走到用千張紙樹枝做的“木齒筒”旁,把帶去的小雞從頭頂往后丟,看丟去的雞頭與董薩歸向情況,如果雞頭對著董薩說明魂還沒有送走,需要再作念送,重新再扔一只雞,一直到雞頭與董薩方向相反,才算送走,人們可以安心回家。

        3.念送難產(chǎn)魂。景頗語稱“能檔息”,載瓦語稱“朗檔西”。主要指婦女在孕娠期間或分娩時死亡的魂,她們的魂也不能念送到祖先住過的地方,只能念送到寨子邊專門埋葬“能檔息”的山洼子里。念送“能檔息”的魂,一般不祭獻。按照傳統(tǒng)習(xí)俗,難產(chǎn)而死者的尸體一般是火化,火化之前,董薩手拿一只雞開始念送:“某某,你被‘夜莫’鬼捉去了,請你帶上一只雞到‘夜莫’鬼那里去吧!那里用稗子燒酒喝,那里用沙子煮飯吃,那里喝洪水,那里用拱拱拉草(類似蘆葦)蓋房子……,請你安安心心地去吧!”念畢,董薩割斷手中的雞脖子拋向?qū)⒁c火的柴堆,接著點火焚尸,尸骨就地埋葬。

        4.念送幼童亡魂。念送幼童亡魂的地方不同于正常死亡者,也不同于非正常死亡者。他們的亡魂要念送到開花結(jié)果的酸果樹腳下,因為人們習(xí)慣把幼童的死尸埋葬在酸果樹腳下,他(她)的魂到此為止。一般送葬幼童亡魂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去回都不能讓別人知道。

        喪葬祭是一個十分復(fù)雜的過程,每一個較重要的枝節(jié)都要進行祭祀,并且不能多,不能少,都按一定程序進行。作為喪葬祭的主持者和組織者董薩,念送亡魂時必須十分認真,送走時走哪條路,回來時也要走哪條路;去時所念的地點、地名,回來時必須念去時所念的地點、地名。念送亡魂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死者的家屬及其親友平安無事,則認為亡魂已送走了,不必再繼續(xù)念送亡魂。如果出現(xiàn)念送幾次還是沒有送走的,多數(shù)人家只好把它請“回來”,供奉在家堂鬼處。人們把正常死亡者的墓地選在向陽高坡,通常選背著山頂向著斜坡,對面有較高山峰的地方,實行土葬。選墓地時常以投雞蛋的方式進行的,拿一個生雞蛋扔向所看中的地方,以蛋破處選為墓地。對非正常死亡者主要是進行火化,火化完畢,將骨灰撿起來,在棺材里仍按人形擺好,蓋上毯子或者被子,最后罩上棺蓋埋入墓坑,人們認為對非正常死亡者只有這樣做,才能逢兇化吉。

        (八)出門祭

        景頗族對出門特別是出遠門很重視。出門是否吉利,一是出門的頭一天晚上,殺一只雞吃,把雞頭、雞翅膀、雞腳等單獨取下來,放在一個碗里,吃飯前請一位董薩或者寨中會看雞卦的老人吃飯,吃飯時把裝有雞頭、雞腳的碗拿給董薩或老者,董薩或老者在一旁把雞頭、雞翅膀、雞腳的皮和肉剝開,看雞骨頭是否有擋路的標(biāo)志,如果沒有視為吉利,有檔路標(biāo)志,而且很嚴重,要么改期出門,要么進行祭獻。二是出門頭一天晚上做夢夢見天空晴空萬里時,出門非常吉利。如果夢見山體滑坡、大樹倒下、大橋坍塌等現(xiàn)象時,視為不吉利。出門人要請董薩進行小型祭獻活動,董薩祭獻以后說可以出門了,出門人方能出行。

        (九)出征祭

        歷史上,景頗族社會中曾盛行吃新米的習(xí)俗。每當(dāng)在吃新米的時候,主人家邀請自己的親友前來嘗新,大家圍坐在火塘邊,聽老人講家族史,景頗人稱“吃新谷講舊話”。如果本家族有仇尚未報,要取出記事的木刻告訴子孫或親友,老人會動情地(有時會流著眼淚)訴說血仇未報的情況,并告誡后代,等待時機報血仇。復(fù)仇時舉行較大的出征儀式,屆時由董薩主持舉行殺牛祭祀活動,打卦占卜決定出征日期和領(lǐng)頭人。如果復(fù)仇是屬于全村寨性或者地區(qū)性的,在出征前,由所轄山官或頭人牽頭舉行“得獸目瑙縱歌”活動,主要目的是動員群眾,鼓舞士氣以及向鬼神報告出于什么原因,需要和哪個山官或地區(qū)作戰(zhàn)等。一般將要宰殺的牛、豬、雞等犧牲準備好,把這些犧牲拴在目瑙示棟旁。請董薩中最大的齋瓦來主持祭祀。隨后,在瑙雙和瑙巴的率領(lǐng)下,大家跳出征舞。另一部分由強壯來組織屠夫宰殺犧牲品,將所宰殺的牛,連毛帶皮切成小塊,稱“門注”,分送給村內(nèi)村外的親朋好友,意思是請他們助一臂之力。主人家還將帶毛的牛肉插在竹簽上,用刀刻上刀痕以表示出征的日期等。凡是接到帶毛牛肉“門注”的親朋好友,都會準時參加復(fù)仇活動。如果出征時間緊迫,還要加火炭、雞毛、辣椒等實物信。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早期的復(fù)仇活動,逐漸轉(zhuǎn)變?yōu)椤袄隆毙袆印!袄隆本邦H族稱“鄂吉特”,載瓦語稱“拿決”,意為“武裝搶牛”,是景頗族歷史上形成的一種解決債務(wù)、婚姻、人命等糾紛的傳統(tǒng)方式。“拉事”的對象除當(dāng)事者本人外,還涉及其親屬或鄰居?!袄隆钡钠鹨蛞话闶且曳介L期拖欠甲方財物,甲方邀集親朋好友強行拉走乙方的牛馬,促使乙方前來協(xié)商,雙方通過“拉事”的形式,解決賠償問題。歷史上要進行一場“拉事”活動,必須要經(jīng)過山官或頭人的同意和支持。在出征前,主人家還請董薩打卦卜選一個專門的“拉事”突擊手,帶頭沖向敵寨。景頗族地區(qū)的“拉事”行動,一般都采取突然襲擊的辦法,如果沒有遇到對方的強烈抵抗時,勝利的一方將“拉事”得來的牛尾巴割下,并插在路上,而后勝利方鳴槍示威。當(dāng)被搶者村寨的人趕來時,路上發(fā)現(xiàn)牛尾巴后,就已明白是發(fā)生了“拉事”?!袄隆卑l(fā)生后,通常是雙方都請各自的山官或頭人出面評理。如果評理雙方都能接受,從火塘中各取一根燃燒著的柴火,由山官請董薩念鬼后,用竹筒水將火潑熄,以示了卻此事。

        (十)看風(fēng)水祭

        景頗族認為風(fēng)水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到一個家族或一個村寨的禍福盛衰。因此,無論是選擇村寨,或者是找住宅地基,甚至是選墳地都十分重視看風(fēng)水,同時把看風(fēng)水看成是比較嚴肅的,一般看風(fēng)水之前不讓婦女、小孩知道。一旦被婦女、小孩先知道看風(fēng)水的事,據(jù)認為是管理風(fēng)水的鬼不高興,所看的風(fēng)水不靈驗,甚至?xí)賮頇M禍。通常是在尚未看風(fēng)水之前祭祀鬼,祭獻時一般不讓更多的人知道祭獻的鬼是風(fēng)水鬼,多半是采取秘密祭獻。主人家把供品準備好,請好董薩,一切準備就緒后,董薩先打卦,確定所要去看風(fēng)水的方向。景頗族選宅基一般選在山梁兩邊稍微平坦的地方,不選在山梁正中央,看宅基風(fēng)水的標(biāo)準也是以這個為基礎(chǔ),遠景主要看宅基周圍四面環(huán)山,山清水秀。重點要看所選定的宅基是否有一座山、一條河、一棵樹直戳宅基,如果沒有以上這些問題,才算是選好了宅基。人居住在這樣的宅基,才能吉祥如意,六畜興旺。祭祀完畢,主人家就在祭鬼的地方煮飯,招待前來參加祭獻的董薩和幫忙的人。

        (十一)挖井祭

        挖新井,在景頗族生活中是一件大事,都要嚴肅認真地對待。早期的景頗族不習(xí)慣挖水井,選擇居住點多半選在有水源的地方,喜歡喝泉水,不喜歡喝井水。景頗族南遷以后,多半居住在半坎半山的地方,一部分地區(qū)沒有水源,只有靠挖水井來解決吃水問題。開挖水井前必須請董薩打卦,打卦的目的是看將要開挖的地方是否有水,管水井的鬼是什么鬼,什么時候開挖比較合適等。井水挖出來后一般全村寨的人和牲畜多多少少都要吃井水,井水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到全村寨人畜興旺、生產(chǎn)豐收和歲歲平安吉祥。因此,舉行挖井祭儀式多出于村寨的整體意識而格外地受全寨成員的高度重視。歷史上有山官的村寨,由山官來主持祭祀。董薩先卜卦選擇吉日,一旦祭獻時間確定下來,全村寨人按戶背著雞、雞蛋、干魚、干老鼠、酒、米等祭品來參加祭獻。在董薩的指揮下,將要開挖的地方搭一個簡易的祭臺,把人們帶來的祭品全部放在祭臺上面。董薩念完,用手抓一部分祭品拋撒四周,祭祀完畢。董薩請山官在已選定開挖的地方挖一鋤,以表示開工。接著全村寨的青年男子輪流開挖,直到挖出水來。一部分人在挖井的旁邊空地?zé)鹬箫?,凡是前來參加祭祀活動的男女老少吃一頓飯。當(dāng)井水挖出來以后,用竹筒把水打出來,先給董薩喝,董薩接到竹筒水后,抿一口水,而后向四周噴灑水,并念道:“嘟、嘟、嘟,咝、咝、咝,天鬼、地鬼、水鬼,所有的鬼都聽著,又清又甜的水已挖出來了,這是你們幫忙的結(jié)果。挖地驚動了地鬼和山鬼,打水驚動了水鬼,請你們都原諒吧!尊敬的水鬼,請你讓井水不斷地流出來,讓全村寨人都有水喝?!蹦钔?,董薩把竹筒水遞給山官或頭人先喝,山官或頭人把水轉(zhuǎn)給凡是前來參加祭獻的男女老少,祭祀活動告結(jié)束。每年都需要祭獻一次,通常每年三四月份在水井邊、田邊進行祭獻。祭祀時全村寨人都得去,意思是祈求水鬼保佑全村寨人身體健康。

        (十二)背水祭

        人們認為泉水、井水都有水神。據(jù)說水神不會“咬”人,至多使人發(fā)冷,但每年新年時需祭獻一次。景頗族計算新年一般也是用農(nóng)歷,稱“過年”,即春節(jié)。根據(jù)傳統(tǒng)習(xí)俗,景頗族在臘月間,谷子收割完,板田犁完后,開始準備過年時吃的東西,家家戶戶舂糯米粑粑、考甩等。把舂好的考甩,曬得半干后,用菜刀切成片或絲,主要是用來做菜吃。農(nóng)歷初一早上去背水時,拿一點去祭獻水神,把考甩絲放入泉水或井水里,意思是先給水神吃,而后人才吃。據(jù)說,景頗族舉行背水祭的年代久遠,傳說是寧貫瓦時代就開始這樣做,一直流傳至今。歷史上多數(shù)人家大年三十晚上就請董薩祭獻水神。景頗族地方一般是幾戶人家甚至是全寨人共用一泉水或者一井水,凡是共用泉水或井水的人家,以戶為單位,攜帶雞、雞蛋、魚干、老鼠干和酒等祭品,集中到某一家(通常是以戶輪流主祭)或者直接去泉水或井水邊,在井水邊搭起一個簡易祭臺,一切祭品全擺放好后,大年三十晚上7點鐘開始祭獻,董薩念:“嘟、嘟、嘟,咝、咝、咝,水神啊,水神,你是我們的命根子,沒有水我們就活不下去。水神啊,水神,我們喝了你的水后,大人小孩眼睛明亮,不長大脖子,使人長得漂亮。以后喝了你的水,全寨子的人更加健康長壽,人人都聰明能干。請水神來吃吧!吃飽后保佑全寨人平安健康?!蹦钔?,董薩向四周拋撒祭品,祭獻完畢。第二天早上,即大年初一早上,雞第一次叫的時候去背水,稱為“背新水”。到井邊打水時,在井水里先放幾絲考甩進去,接著打水,并說:“我來背水了,請水神不要怪罪我們。”初一用的水、喝的水全都是新水。

        (十三)祭背時鬼和口舌鬼

        人們認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背時鬼與口舌鬼是兩種常使人倒霉、運氣不好的壞鬼。凡是村寨事多,家庭不和睦,人畜多病,生產(chǎn)、生活不順利,據(jù)認為是背時鬼和口舌鬼在作祟,需要及時祭獻,以求好運。祭獻的形式,一是由村寨頭人組織全村人集體祭祀,主要是村里疾病流行、村里產(chǎn)生不和睦時,村里集體來祭祀。二是牛馬或者比較貴重的東西丟失,由被丟失的人家主祭。祭獻之前,一般是先請董薩打卦,確定在什么地方得罪了背時鬼和口舌鬼,定好祭祀時間及祭品等。祭獻之前,在董薩的具體指導(dǎo)下,主人家找兩根青竹,用一根青竹削成篾絲;用一根青竹破成4片,根部相連,做成祭臺,祭祀前插在主人家園子旁邊。此外,用篾絲編成一個方形竹網(wǎng)和兩個小雞籠,再將4個小竹筒分別捆在祭臺的東南西北4個角上,東西兩只裝酒,南北兩只盛水。又把已準備好的祭品1對干老鼠、1對小雞、兩包糯米飯等放在祭臺上面,一切準備就緒,董薩坐在祭臺右邊念。董薩念完,用手拿一些祭品向四周拋撒,并把祭臺丟掉,祭獻完畢。再如村寨里人與人之間,若經(jīng)常發(fā)生爭吵時,由村寨中的頭人牽頭祭獻口舌鬼。祭獻前,寨中頭人先請董薩打卦得罪了什么樣的口舌鬼,口舌鬼需要什么樣的祭品,祭獻時間等。祭獻的方式,祭臺的制作與祭獻背時鬼的做法是一樣的,但祭品不一樣,因為口舌鬼還分為大口舌鬼和小口舌鬼,同時還分為男女口舌鬼,所以祭獻口舌鬼的祭品比較復(fù)雜,一般是大口舌鬼喜歡雞、狗、干老鼠等,小口舌鬼喜歡小雞、雞蛋、糯米等。董薩念完,撤下祭臺連同祭品丟掉。

        五、舞蹈祭

        景頗族舞蹈祭儀式較多,而且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舞蹈祭在整個景頗族的祭祀活動中占有相當(dāng)大的位置,這在其他民族的祭祀活動中是很少見的。景頗族舞蹈祭不僅內(nèi)容豐富,而且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形態(tài)。舞蹈祭的大部分內(nèi)容和形式是表現(xiàn)古代狩獵、軍事等祭祀內(nèi)容,如目瑙縱歌舞、布滾歌舞、金齋齋舞等都屬于祭祀性舞蹈,這種舞蹈又分為純祭祀性的巫舞、生產(chǎn)勞動性舞蹈、狩獵和軍事性舞蹈三種。這些祭祀性舞蹈典型地再現(xiàn)了景頗族先民們的狩獵、軍事、祭祀、農(nóng)事等生活情景,如布滾歌舞,這是在喪葬活動中跳的一種喪葬舞,跳時男子手持火槍,女子手持木棍,圍著死人家房屋邊唱邊跳,在“蹦拉”“蹦塌”(皆為領(lǐng)舞者)領(lǐng)舞下,伴隨著低沉的大铓聲不斷變化動作。包含在布滾歌舞里的龍洞歌舞是表示軍事和狩獵性的祭祀舞蹈,跳時男子持長刀、火槍,女子持扇子或芭蕉葉,在領(lǐng)舞者的帶領(lǐng)下,參加跳喪葬舞的人同聲呼喊“啊熱!”,男舞者時而對空鳴槍,時而揮舞長刀,女舞者不斷舞動扇子。铓鼓齊鳴,呼聲震天,好似狩獵歸來,又像戰(zhàn)斗勝利之后,勇士凱旋,人們在歡呼雀躍地慶賀。舞步自始至終只跳一種,看似稍顯單一,但人們激情奔放,舞步回旋曲折,如長蛇蠕動,似蛟龍騰飛,令人仿佛看見了原始人類的狩獵和軍事情景。村寨德高望重的老人死后在墳地跳的金齋齋喪葬舞,也是表現(xiàn)景頗族先民狩獵和軍事生活的情景,由數(shù)對青年男子裸身繪滿黑白條紋,系著草裙,扮成雌雄飛禽,手持長矛,吶喊狂奔,勇猛擊殺,驅(qū)邪攆鬼。舞者時而鳴槍,時而舞刀,時而呼喊,邊跳邊擊木鼓、邊敲铓鑼,做回旋搜索前進動作。目瑙縱歌舞是景頗族大型祭祀歌舞,分為官家跳和百姓跳兩種。官家跳的稱之為木代縱歌,如果說官家死了男人,在官家供有木代鬼的小房子里,由7個老年男子跳6天;如果說官家死了女人,則由8個老年男子跳7天。眾人通常在屋外跳,稱之為“龍洞拓”。跳這種舞時,一般在主人家門外的平地上立著刻有各種花紋的4塊木牌,中間立一大鬼樁,在裝扮成一雌一雄飛禽類的領(lǐng)舞者帶領(lǐng)下,男人手持長刀、鐵矛,女人持扇子,在鬼樁兩邊排列,陸續(xù)回旋前進。這些都是再現(xiàn)景頗族祖先狩獵、軍事、農(nóng)事勞動的生活情形的,其場面之壯觀,聲勢之浩大,是其他舞蹈所不可比擬的。所有舞蹈祭的宗旨都是在祈求鬼魂保佑,祈求五谷豐收,人畜興旺,戰(zhàn)斗勝利,狩獵有獲等。大部分舞蹈祭還明顯地保留著圖騰舞蹈的痕跡,多數(shù)舞蹈祭屬于原始形態(tài)。在圖騰的約束下,人們須舍棄不同需求、不同欲望、不同規(guī)則等等。

        img62

        目瑙縱歌

        (一)目瑙縱歌舞祭

        景頗族最隆重的祭祀活動要屬目瑙縱歌,它是景頗族最大的盛典,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性。目瑙縱歌又稱目瑙、縱歌(目瑙是景頗語,縱歌是載瓦語),意為“大伙跳舞”,是較大的區(qū)域性祭祀活動,以祭祀最大的天鬼木代而舉行的隆重儀式,同時也是自古以來景頗族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數(shù)萬人匯在一起跳的大型舞蹈,其中包括多種舞蹈形式,排列成陣,舞步有序,節(jié)奏鮮明,表現(xiàn)了群舞的高度水平。大凡出征凱旋、慶賀豐收等重要活動時,人們都要跳目瑙縱歌舞。按其內(nèi)容又可分為不同的類型,它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和廣泛的群眾性,而且集中表現(xiàn)了景頗族的宗教信仰、道德觀念和文化藝術(shù)特點,是研究景頗族社會歷史,以及民族學(xué)、民俗學(xué)的最好的歷史材料。目瑙縱歌是景頗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xiàn),也是凝聚景頗族的一條精神紐帶。

        img63

        目瑙縱歌

        關(guān)于目瑙縱歌的來歷,傳說頗多,但皆大同小異,且與太陽和鳥有關(guān)。傳說一,從前,只有太陽的子女會跳目瑙縱歌。有一次,太陽神派使者邀請地球上的萬事萬物去參加它們的目瑙縱歌盛會,地球上的萬事萬物便派遣鳥類赴會。太陽宮的目瑙縱歌結(jié)束后,鳥類告別太陽神飛回地球。在途中,它們在原始森林中憩息時,看到樹上結(jié)滿熟透的各種果子,鳥兒一時高興,便跳起在太陽宮里跳過的目瑙縱歌舞。寧貫瓦是景頗族神通廣大的英雄,他聽到鳥類舉行目瑙縱歌的消息,趕忙前去觀賞,被鳥類的目瑙縱歌所陶醉,于是向鳥兒請求學(xué)跳舞。鳥兒欣然同意,并教給他目瑙縱歌舞。這樣,天上的目瑙縱歌舞被人類學(xué)會了。不久,寧貫瓦在木石匕省臘崩的日月祖宗山腳下,用手指劃出平坦寬闊的禪信央坎作為目瑙縱歌場地,并舉行了人間第一次目瑙縱歌盛會。傳說二,從前,景頗族居住在遙遠而美麗的地方,過著美好幸福的生活。后來,天上下來了一個吃人飲血的魔鬼,它??砍詪雰哼^日子。如不得吃嬰兒肉飲嬰兒血,它就要施展魔法,呼風(fēng)喚雨,淹沒田園,人類便將陷入災(zāi)難。由于人類無法忍受惡魔的暴虐,有一天一個叫子盼的男子,帶領(lǐng)父老兄弟向南遷徙,來到了邁立開江和恩梅開江兩岸,重建家園。惡魔得知全村的人已逃走的消息后,便追趕到邁立開江和恩梅開江岸邊,張開血盆大口把子盼的兒子吃掉了。人們再也忍受不了,子盼決心帶領(lǐng)群眾與惡魔決一死戰(zhàn),為兒子報仇。太陽神知道此事后深受感動,用自己的火焰為子盼打出了一把威力無窮的寶刀。討伐惡魔的戰(zhàn)斗開始了,群眾手持長刀向惡魔沖去,惡魔的頭終于被子盼的寶刀砍下來了。人們欣喜若狂,載歌載舞歡慶勝利。后來,人們每年都要舉行歌舞紀念祖先除邪惡的勝利,這種歌舞逐漸變成目瑙縱歌。

        舉行目瑙縱歌的時間,每到農(nóng)歷正月十五、十六兩日,村村寨寨的景頗族都要歡聚在一起,縱情歌舞,感謝太陽神賜予人間幸福吉祥,祈禱人丁興旺,五谷豐登。目瑙縱歌場上,數(shù)不清的人,排成多路隊列,由瑙雙、瑙巴領(lǐng)舞,遵循一定路線,或環(huán)繞,或穿插,進退有序,毫不紊亂。瑙雙系舉行目瑙縱歌時頭戴鳥冠、身穿龍袍的祭祀領(lǐng)舞者,通常由4個巫師擔(dān)任,其中又分為武官2人,文官2人。他們所戴的鳥冠以篾編成鳥頭形,用犀鳥頭喙或者用大雁頭喙作帽檐,四周綴有野豬獠牙,后面插孔雀翎或雉雞翎。所穿龍袍用紅、綠綢緞縫制,前后均刺繡雙龍。常常佩戴銀鞘銀柄長刀。領(lǐng)舞者之所以要戴鳥冠有各種各樣的傳說,但主要與鳥有關(guān)。傳說一,因為鳥類把目瑙縱歌從天上帶到人間,并傳授給了人類,功不可沒,故以此紀念。傳說二,景頗族最初居住在子丕子黑一帶,有一天,一個叫勒排都先的人追一只白馬鹿,一直南下,在途中曾多次迷失方向,進退兩難,幸好有候鳥引路向太陽出的地方追,最后追到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后來景頗族南遷到了這個地方,并定居下來,故以此報恩。開始跳目瑙縱歌時,均先由瑙雙、瑙巴、祭司和助手等組成的祭祀舞隊帶領(lǐng)群眾舞隊入場,排成兩列縱隊,瑙雙手持刀矛,瑙巴以及其他祭司與助手端著各種祭品,跟在后面的隊伍,男的多持長刀,女的則多拿扇子和手絹作道具,按一定路線圍著目瑙示棟(祭壇)跳舞。瑙巴,是副領(lǐng)舞者或另外開辟舞場者之意,也屬領(lǐng)舞者之一。跳目瑙縱歌時,當(dāng)群眾舞隊跟隨祭祀舞隊祭過目瑙示棟后,便由瑙巴領(lǐng)頭脫離祭祀舞隊,并分成左右兩支舞隊。景頗族以偶數(shù)為吉,故亦設(shè)兩個瑙巴。在景頗族的傳說中的鳥類“鳥目瑙”里,瑙巴常常由孔雀擔(dān)任,瑙雙常常由犀鳥擔(dān)任。

        目瑙示棟是目瑙縱歌盛會舞場中央豎立的雌雄祭壇,是景頗族人民心目中最神圣又崇敬的吉祥物。在傳統(tǒng)的目瑙縱歌盛會里,人們要圍著目瑙示棟盡情跳起目瑙縱歌舞蹈。目瑙示棟一般由豎4塊,橫2塊,共6塊厚實的長方形木板加底座組成,均用紅、黑、白三色繪有不規(guī)則的螺旋形幾何紋樣,分為雌牌和雄牌。中間最高的兩塊為陰陽雌雄樁,左樁頂端繪有太陽,右樁頂端繪有月亮,意為人類離不開太陽和月亮。下面均畫螺旋式的舞蹈圖案,是表示祖先遷徙路線。再下是犀鳥和孔雀領(lǐng)舞的傳說圖案。兩側(cè)稍矮的兩塊是祖宗男女樁,頂端均繪祖先發(fā)祥地——木石匕省臘崩,左樁下面畫著棱形寶石圖案,右樁下面畫著波紋或遷徙路線圖案,再下均是象征人類繁衍的蕨葉花,象征各民族團結(jié)友好的南瓜子,象征消災(zāi)避邪的牛頭,象征生殖繁衍的乳房等。橫的二塊,上面一塊繪有天地圖案,下面一塊繪著禽畜、五谷圖案,表示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陰陽雌雄樁之間有刀和劍相連接,表示景頗族人民的勇敢精神,說明景頗族人民在生產(chǎn)、生活中離不開長刀和劍。目瑙示棟的雌雄樁和圖案隨著時間推移和世代的變革以及目瑙縱歌種類、內(nèi)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目瑙示棟反豎一根六邊形的木樁,有的豎兩塊橫兩塊,有的豎6塊橫兩塊,有的豎4塊橫4塊并且還斜插4塊。主要材料有木、竹、布、鋼混結(jié)構(gòu)和鐵等,其色彩有黑、白兩種顏色。常常在目瑙示棟正中置一巨型木鼓,兩側(cè)懸兩面大铓。祖宗男女樁旁栽有芭蕉樹和甘蔗蓬。芭蕉樹碩果累累,它象征著豐收,甘蔗象征生活甜美幸福。有的還在目瑙示棟兩側(cè)建有高竹臺,以迎請木代鬼落座。歷史上,在尚未豎立目瑙示棟之前,通常各村寨的董薩都在念他們帶來的村寨鬼,形成祭祀高潮。一般祭祀天鬼的活動共需3天時間,祭畢將目瑙示棟豎立起來,頓時使整個目瑙縱歌舞場上增輝添彩,顯得非常雄偉壯觀。

        img64

        目瑙示棟

        關(guān)于景頗族跳目瑙縱歌舞時,豎立目瑙示棟的來歷,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從前,景頗族的祖先創(chuàng)世英雄寧貫瓦長大后,想娶天鬼木代的女兒為妻,他上天來到天鬼木代家求親,木代鬼不答應(yīng),對寧貫瓦說:“我們都是近親兄弟,女兒不能嫁給你。”寧貫瓦回來后,帶著人敲鑼打鼓到邁立開江和恩梅開江邊去找妻子。有一天,他們的鑼鼓聲驚動了江中的龍王。龍王叫女兒布仁扎仙出來觀察動靜,當(dāng)龍女一出江,寧貫瓦就看上了龍女,龍女也愛上了寧貫瓦,兩人成了家,生了兒子景瓦共宗。兒子長大,寧貫瓦也成名后,他再次上天找天鬼木代為自己的兒子求親,天鬼木代看在寧貫瓦的份上,只好把小女兒純瓦木準給他做兒媳。當(dāng)女兒出嫁時,天鬼木代不要寧貫瓦的彩禮,而且還給了景瓦共宗一包樹種,并再三囑咐他回去后把樹種播種好,樹長大后可以做目瑙示棟和長鼓的材料,人類就可以舉行目瑙縱歌盛會,到時,丈人家要去參加目瑙縱歌盛會。從此,每當(dāng)景頗人在舉行目瑙縱歌時,都要豎立目瑙示棟。

        景頗族的目瑙縱歌盛會既是景頗族最大的祭祀活動,又是群眾性歌舞盛會。一般分為準備階段、正式階段、結(jié)束階段三個過程。

        1.準備階段。歷史上舉行目瑙縱歌盛會,因人、因地、因事不同而選擇場地也不同,場地多半是不固定的,有固定場地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的事。景頗族選擇舞場極為重視,舞場不僅要寬曠,而且還要看場地是否有吉兇,由董薩反復(fù)多次打卦顯示有吉方可定為舞場。如若反復(fù)幾次打卦顯兇,說明地點不好,就得另選場地。選擇好舞場后,選建蓋好供奉木代鬼的房屋,旁邊另用樹枝圍一小間房,地上用竹子搭一小竹臺,臺上鋪上新鮮芭蕉葉。由迷退(最高一級董薩,能做所謂人與鬼之間的中間人,鬼魂附在其身上,就能為人鬼之間傳話,此種人為數(shù)極少)以蒿葉薰葉后念噴水和噴姜汁咒,待木代鬼附體后便開始發(fā)旨。這時有人在其身邊手持水筒不斷給他添水喝。有人向鬼提出問題,這次目瑙縱歌應(yīng)如何安排,要殺多少牛、豬、雞,哪種鬼應(yīng)如何祭祀,并向其匯報請示有關(guān)此次目瑙縱歌的籌備情況及各種問題。如遇有天災(zāi)人禍,山官代表人民群眾要求鬼告訴消災(zāi)免難的辦法,祈求諸鬼保佑人們平安無事。由供奉木代鬼的山官組織舉行的目瑙縱歌時,迷退每天都要這樣做一兩次,他還要代表鬼檢查祭祀的態(tài)度是否真誠。緊接著,開始分類祭鬼,首先祭洼子水鬼、大水鬼和山鬼。先祭祀這幾種鬼的原因是,舉行目瑙縱歌期間,來往人員較多,大家都要煮飯,到洼子里打水,有的還要到山上拾柴火,容易觸犯這三個鬼,它能使人生病,須先祭獻。洼子鬼的主要祭品是1只雞,大水鬼的是公雞、母雞各1只,山鬼用公雞1只。其次是祭祀地鬼、殺瓦鬼(血腥鬼)、木里子桐鬼等諸鬼。舉行目瑙縱歌期間,大家要找地方跳舞,地上不斷有人住宿或行走,也容易觸犯地鬼,對它的祭祀也要安排在前面。地鬼祭獻后,可保護人們在目瑙縱歌期間不會生病,使目瑙縱歌盛會能順利進行。主要祭品是干魚6對(3對埋入土中,3對擺在地面),另供糯米飯1包,水酒兩筒。祭殺瓦鬼(血腥鬼),舉行目瑙縱歌盛會,按習(xí)慣男子個個都帶有刀槍,如不小心容易觸犯殺瓦鬼,在舞場會出現(xiàn)亂砍亂殺的事件,對殺瓦鬼要好好祭獻它。主要祭品是狗1條、小雞1只、長刀1把、火槍1支、大铓1面、花氈1塊、棉毯1床,將狗和雞殺死拋入山洼,其他祭品則收回。祭獻殺瓦碑(殺瓦鬼之母),其祭品除與祭殺瓦鬼相同外,再增加大铓6面,龍袍1件,雄豬1頭。最后祭獻木里子桐鬼(最大的山神鬼),它主要是管制山上的各種野獸和保護人的安全。主要祭品是1頭牛,1頭豬。祭獻好此鬼,舞場才會有好秩序,柴水不愁,安全、人人健康。

        第二批要祭獻色甲鬼、祖宗鬼、雷鬼、風(fēng)鬼等共30多種鬼神。祭獻色甲鬼和祖宗鬼的主要祭品是牛,祭色甲鬼殺3頭牛,祖宗鬼殺1頭。雷鬼、風(fēng)鬼的主要祭品是母豬1頭、龍袍1件、花氈1塊。各種鬼神基本祭獻完畢,由主祭司齋瓦和幾位地位最高的大董薩,手持天平、大錘、扇子、鉤子、鍋圈、風(fēng)箱、刀矛等,由副祭司董薩擔(dān)任瑙巴,手持酒筒,為木代鬼做飯菜的“肯壯”、給木代鬼獻酒的“彭壯”、總管等一些執(zhí)事人員尾隨其后,進入木代鬼房巡視。此后,他們到舞場東邊站住。這時,參加目瑙縱歌盛會的群眾開始燃放鞭炮、鳴槍表示歡迎。他們便進入舞場,走到剛豎起的目瑙示棟旁坐下,由3位董薩念木宋鬼(即口舌或是非鬼)。據(jù)說,此類鬼有30余種,它們可以使人生病、吵嘴斗毆、釀成流血事件。念完后,他們要通過設(shè)在木宋鬼棚之間的獨橋——以清除附體的不吉之鬼。然后轉(zhuǎn)至木代鬼房前,大祭司齋瓦在門口講幾句吉利話。目瑙縱歌祭儀結(jié)束后,董薩舉行叫魂儀式,大意是人們誠心祭木代鬼,請木代鬼體察下情,賜福消災(zāi),保佑萬民。這時,其他人離去,齋瓦則入木代房繼續(xù)念木代鬼。除了敬獻祭品外,還要念出接木代鬼時所經(jīng)路線的地名,一直念到木代鬼的住地為止。還要向木代鬼說明人間舉行目瑙縱歌的盛況,并請木代鬼參加盛會,接受人間祭獻的供品。木代鬼同大祭司齋瓦一同返回人間,前半段路線不變,來到人間后,因木代鬼來參加目瑙縱歌盛會帶來了許多金銀財寶,怕遭搶劫,故后半段改變路線來到舉行目瑙縱歌場地。把木代鬼請到木代鬼房后,齋瓦要念木代鬼的歷史,從開天辟地時開始,一般要念一天以上的時間。據(jù)說,有十八九種不同的念法,但總的情況是一致的。最后齋瓦請木代鬼保佑寨子的人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在祭祀木代鬼的同時,目瑙縱歌場地附近豎滿了鬼樁,這時各村寨的董薩都在念他們帶來的村寨鬼,到處一片祭鬼聲,形成祭祀的高潮。

        2.正式階段。目瑙縱歌盛會通常歷時1~2日。當(dāng)祭祀完木代鬼后,約在上午10時許,由兩個瑙雙(領(lǐng)舞者),一個飾木代鬼的兒子,頭戴插有羽毛的藤篾帽,系腰帶,穿長袍;另一個飾木代鬼的女兒,頭纏包頭,穿筒裙,上衣綴滿銀飾,脖子掛項鏈,戴銀手套圈,手中持扇,進入木代鬼房,在鬼樁前跳祭祀舞。儀式結(jié)束后,緊跟在后面有4人,其中有兩人脫去上衣,卷起褲腳,作出手執(zhí)刀矛,又劈又刺狀,另有兩個巫師在彎朗朗念咒,據(jù)說是驅(qū)鬼開路,祈禱舞場平安無事。巫師又頭頂黃巾進入舞場,在舞場中心及周圍撒姜片,轉(zhuǎn)了一圈撒完姜片后,將黃巾掛在太陽神的祭臺上。接著,祭祀性的開跳儀式開始,頭戴藤篾帽、身穿長袍的兩個瑙雙各率一隊群眾舞隊入舞場,后面緊跟著的二人持象征性的鐵矛和用芭蕉樹葉裹著的酒筒,其他的男人持長刀,女人持扇子或手帕、樹枝跟著跳進舞場內(nèi)。舞場一開場,通常要跳10余個小時。舞蹈已開始,常常是铓鼓齊鳴,還有一位樂師走上太陽神的祭臺吹奏形似嗩吶的“筒巴”,群眾則隨著铓聲起舞,酣歌暢舞,滿眼見到的就是男子手中的長刀上下舞動,銀光閃閃;女人衣服上、筒帕上的銀泡光彩奪目,錚錚作響,配以節(jié)奏鮮明的大鼓聲、铓鑼聲,十分壯觀。目瑙縱歌場上,數(shù)不清的人,排成多路隊列,有人領(lǐng)舞,遵循一定路線,或環(huán)繞,或穿插,進退有序,毫不紊亂。舞步也有許多花樣,基本舞步為兩腿向左右邊崴邊前進。但若鼓聲一變,舞步即變?yōu)檫M兩步退一步,或進三步退兩步。舞者跳得那么認真、專注,完全沉緬于一種自我陶醉的狀態(tài)中,以至觀者也受到感染,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舞蹈行列中來。開跳儀式后期,人們就不斷地加入舞蹈隊伍,而且越來越多。跳疲倦了的人就自動退出休息,休息好的人又加入舞蹈隊伍。場中的舞蹈一般規(guī)定時間不到是不停止的。齋瓦邊跳舞邊念鬼,迷退則須每日附體1~2次鬼魂,向木代鬼請示匯報,并代發(fā)“圣旨”。這時,還必須舉行傳統(tǒng)的象征性的買?;顒?,買牛需要金銀,故在木代鬼臺旁備有風(fēng)箱、錘子、扇子及天平等工具。舉行這種形式時,指定兩人裝扮成為買牛者,兩人從勒扎那里把牛買回來,拴在貢旁樣,并請兩人看守,而牛卻走失了,又安排兩人去找,他們到處去問:“是否看見牛?”被問的人答道:“不見,你們到貢扎去找?!闭遗5娜嗽谕局腥缬錾仙倘吮阌戝X,見肉也拿,所得錢或物全歸找牛者。在此過程中,有人在舞場里堆著一堆堆沙子,找牛者即認為是發(fā)現(xiàn)了牛糞。再往前走,到舞場入口處,這里放著兩個竹槽,一槽為清水,另一槽是渾水。找牛者先用渾水洗臉,然后再用清水洗。洗完臉后,就說牛已找到。一個人用繩子拖著一個象征牛的大東瓜,另一個人則用小棍敲打,謂之趕牛,他們趕著“?!标J入舞場附近各寨的臨時住地,將東瓜從睡著的人身上拖過,滾過人頭稱上坡,滾過下身叫下洼子。這個過程中同樣見吃的就拿,遇著有錢人就討。繞完各村寨臨時住地,此儀式才告終。參加跳舞的人興致高昂,一經(jīng)踏進舞場就連跳數(shù)小時,整個跳舞時間可以持續(xù)10余個小時而不散。

        img65

        瑙 雙

        img66

        瑙雙領(lǐng)舞前接受齋瓦的囑托

        img67

        齋瓦為瑙雙瑙巴戴犀鳥頭罩“共勒榮”

        3.結(jié)束階段。巫師(齋瓦、董薩、迷退)和所有執(zhí)事人員都進場去跳,所有的藤篾帽和長袍都全部穿戴上。在齋瓦等巫師和執(zhí)事人員走完格借的步伐以后,群眾才進場參加跳舞。之后巫師齋瓦領(lǐng)著一部分人,一直沿著舞場邊緣轉(zhuǎn)。瑙雙等又領(lǐng)著其余的人在場中跳。最后,齋瓦所領(lǐng)的隊伍也合過來,共同組成十多路縱隊,面向目瑙示棟,共同左右橫跳若干次,又前進后退若干次。這時整個目瑙縱歌舞蹈結(jié)束,全體人員經(jīng)木代房的舞場門退出。在舞場門口等候著的一位老媽媽,就很快用竹制的瓢,做舀金銀財寶的儀式。景頗族瑙雙、瑙巴最后再祭木宋鬼,立1根高竹竿,上掛1只竹籃,內(nèi)裝稀飯和1只殺死的雞,由齋瓦主祭。緊接著,殺1頭牛,舉行關(guān)鬼儀式,董薩帶著一個人,各持一片尖端砍開似夾子的竹片,邊念邊走,邊走邊用竹片敲打,從木代房走到跳場,又由跳場走回木代房。巫師齋瓦念祭,念的主要內(nèi)容是:“此次舉行目瑙縱歌請來的全部鬼們,我們該給你們的祭品已全部給了,請你們一定要保佑木代的子孫?,F(xiàn)在你們該回去了,下次舉行目瑙縱歌盛會時再請你們來參加?!蹦町?,齋瓦將懸在竹竿上的竹籃繩割斷,表示從此與所祭獻的所有鬼割斷聯(lián)系。最后封閉舞場后門,凡是參加祭祀的齋瓦、董薩、迷退等從前門走出舞場回各自的家。如果是屬個人舉辦的目瑙縱歌盛會,則主祭司齋瓦或董薩當(dāng)日不能直接回家,只能寄宿別人家。有些地區(qū)不立高竹竿,但準備數(shù)十個長一尺左右的竹筒,將祭獻各種鬼的雞肉剁碎拌入稀飯,每個竹筒裝一點,當(dāng)齋瓦念完鬼時,從木代房出來的祭祀的人便各取一筒,在歸途中丟入山洼,再自行回家。

        《目瑙齋瓦》,即《歷史的歌》,是一種專門歌唱歷史的曲調(diào)名稱。景頗族每逢舉行目瑙縱歌盛會時,請一位最有聲望的巫師(齋瓦)念誦《目瑙齋瓦》。它從開天辟地念起,以優(yōu)美的神話形式,敘述了景頗族人民從遠古到現(xiàn)代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在曲折生動的故事中,留下了歷史前進的腳印。據(jù)說,有20多種不同的念法,念的時間長短,一是看巫師齋瓦的能力,二是看各家山官的歷史發(fā)展是否復(fù)雜?!赌胯S瓦》在景頗族人民及其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其他形式的景頗族口頭文學(xué),也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赌胯S瓦》在景頗族民間流傳頗廣,由于支系、語言、方言、地區(qū)、巫師素質(zhì)不同,往往存在一些差異,但基本上是相同的。念的人一般只有五六個人,任何一個地方舉行目瑙縱歌盛會,都要請上述五六人去念,流傳的內(nèi)容大致相同。

        (二)布滾歌舞祭

        按景頗族古老的習(xí)俗,凡老人去世,在送葬前,為了表示對死者的懷念和對生者的勸慰,每天晚上,凡是前來吊喪的親友,都要在死者家中跳布滾歌舞,以此來祭獻死者的亡魂。跳的天數(shù)以死者家屬的經(jīng)濟情況而定,有錢人家可跳2~4天,經(jīng)濟較困難人家也得跳兩晚上。有的景頗族地區(qū),若有未婚子女病死,其家屬也為子女舉行跳布滾歌舞,以表父母未完成養(yǎng)育與嫁娶之責(zé),以跳布滾歌舞祭的形式,解除父母的悲傷。跳布滾歌舞祭的目的也是希望以后家中吉祥平安,布滾歌舞是景頗族喪葬祭祀舞蹈中的一種形式。跳布滾歌舞一定要在死者的屋內(nèi)跳,或者屋外院子內(nèi)跳,決不能在其他地方跳。不死人時,這種舞禁止跳,無事跳這種舞被視為不吉利。跳起這種舞來總是通宵達旦,主人家通常準備大量的水酒、白酒招待跳布滾歌舞的親朋好友。

        布滾歌舞是喪葬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跳時,人們要擊響聲音深沉的大铓鑼,由蹦拉、蹦塌(皆為領(lǐng)舞者)領(lǐng)舞,眾人手握一根削制的竹片(以竹片或長刀)在屋內(nèi)或者院場中起舞。據(jù)說,此舞有兩套,共60多個動作,這些動作有先有后,哪個動作跳幾圈、在什么地方變換都有規(guī)定,不能隨便跳。第一套是紀念死者生前克服種種困難磨刀、砍草、燒地、平地、點谷、狩獵等的情形,通過古樸豪放的舞姿,把人們又帶到了很久以前的日子里。第二套是紀念死者生前克服種種困難收割糧食、舂米等反映勞動生產(chǎn)、生活的景象,通過舞蹈動作再現(xiàn)了死者的生平,表示對死者的悼念和崇敬。跳時一般只跳第一套,如果兩套都要跳的話,則時間應(yīng)抓得很緊,不能天亮了還跳不完。

        人死后人們?yōu)槭裁匆鴨试嵛枘??傳說,很早很早以前,景頗人是不會跳喪葬舞的。那時的景頗人,人死了,有的人哭,有的人怕,不知道如何處理喪事。天神知道后,便派天鬼蒙毛龍來到人間幫助景頗族處理喪事。他來到景頗山,沒有人死,恰好遇到一條四腳蛇當(dāng)?shù)?,天鬼蒙毛龍用一個簸箕罩住了這條四腳蛇,被罩住的四腳蛇在簸箕內(nèi)跳動,好像要沖出來傷人似的,這時天鬼蒙毛龍率領(lǐng)大家敲起大铓,圍著簸箕跳舞,不一會兒簸箕里的四腳蛇死了。從此以后景頗人學(xué)會了“簸箕舞”,人死了就跳這種舞蹈來表示對死者的哀思。通過舞蹈動作再現(xiàn)了死者的生平,表示對死者的悼念和崇敬。跳布滾歌舞時,董薩在一旁念:“某某人?。∧阆茸吡?,不要悲傷,不要難過。萬物都會死的,星星也會落下,大海也會干枯,更不用說老虎豹子,大樹小草,麂子馬鹿都要死的。人也這樣啊,你的祖父祖母都死掉了,今天你也跟著他們?nèi)チ?。你放放心心走吧,不要牽掛兒孫。你留下的豬雞牛馬有人看管,你種過的土地有人耕種,你住過的房子后代還要居住。你只管背著你的背籮,帶著你的長刀,沿著祖先來的路回去吧!你不要回頭,前面有三條路,左邊有深箐,不能走;右邊有懸崖,不要走;中間那條路,盡管放心走吧!平常不要來,請你繼續(xù)走,越遠越好。你的子孫會經(jīng)常祭獻你的,你要保佑他們谷子滿倉,牛羊滿山,豬雞滿廄,兒孫滿堂……”[3]董薩堅持念到跳布滾歌舞結(jié)束才能休息。在念的同時,跳布滾歌舞的人,在屋內(nèi)圍成舞圈,伴著铓鑼節(jié)拍,步伐整齊,節(jié)奏明快,氣氛肅穆,跳舞的人邊跳邊唱喪葬歌。唱詞一般是:“老公公?。∧慊钤谑郎系臅r候,你教兒孫們做活,像大青樹一樣長青,你處處為別人著想,你做過的好事數(shù)不完,人們記著你,子孫后代傳頌?zāi)?,你的名字像金子閃光。我們永遠記住你,放手走吧!不要牽掛兒女。你留下的豬、雞、牛、馬會有人照看,你種過的土地會有人耕種,你住過的房子后人會居住。你只管背著你的背籮,帶上你的長刀,沿著祖先來的道路回去吧!你不要回頭,前面有三條路,左邊有深溝,不能走;右邊有懸崖陡壁,不能去;中間那條路平平坦坦,你去吧!子孫后代會稱頌?zāi)愕?,你的名字像金子一樣發(fā)光,你沒有做完的事我們接著做?!?sup>[4]雖然所唱的是喪葬歌,但所表達的感情更多的是對死者的懷念之情,頌揚死者生前的功績,但卻沒有流露出過分的悲傷情緒。所唱的喪葬歌與董薩的念詞內(nèi)容基本一致,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喪葬歌有兩種唱法,可由二人交替對唱,也可由一人領(lǐng)唱,眾人齊聲合唱,聽起來很有氣派,邊舞邊唱,往往直到公雞報曉時才終止。

        (三)龍洞歌舞祭

        跳完布滾歌喪葬舞后,如果要送葬,天亮后,人們緊接著又要在屋外跳一種稱為龍洞歌的祭祀舞蹈。開始前,專門念送死人魂回老家的董薩坐在將要跳龍洞歌舞場的旁邊念唱祭祀歌。董薩念完,人們先對空鳴三槍,由兩個手持長矛的人領(lǐng)舞。通常在長矛上系有銅鈴,動作與布滾歌舞祭相同,只不過是铓鑼敲得更緊,動作更急速,但有時铓鑼聲變緩慢,動作隨之變得緩慢。姿式粗獷有力,動作幅度較大,時而旋轉(zhuǎn)、跨步、屈體,時而跳躍、沖刺等。目的是表示為死者開路,驅(qū)除阻擋在道路上的鬼魂。這種舞一直跳到送葬隊伍出發(fā)。

        (四)金齋齋舞祭

        按照景頗族的習(xí)俗,在送魂祭祀中,如果是村寨中有威望的人,人們要跳最富有景頗民族特色的金齋齋送魂驅(qū)鬼舞。它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死后在墳地跳的一種小型男性集體舞,這種舞蹈是景頗族原始藝術(shù)在祭祀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這種送魂驅(qū)鬼舞只能在人死后送魂的當(dāng)天晚上天剛剛黑時跳,平常不能跳這種舞。跳金齋齋舞時由數(shù)對青年男子裸身繪滿紅、黑、白條紋,著草裙,扮成雌雄飛禽,手持長矛等鬼的模樣,一般是4人或者8人來跳。在跳金齋齋舞之前,前來參加送魂的人,要在送魂的路上先觀看另一種饒有風(fēng)趣的恩朵格強喪葬舞,參加跳舞的人,有的手持長刀,有的手持樹枝,邊歌邊舞,他們時而高聲呼叫,時而對空鳴槍,舞姿強悍有力,刀光火影相互映照,整個恩朵格強舞的氣氛非常熱烈。正當(dāng)人們觀看恩朵格強舞的時候,突然從另一方的草叢中跳出8個裸身彪漢,下身僅系有用樹葉做成的短裙。他們整個身體,從頭到腳都繪有黑、紅、白三色相間的花紋,其扮相好似飛禽走獸,而且有雌雄的區(qū)別。他們跳進舞場后,氣氛更加活躍,參加送魂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們的身上,這時實際上已經(jīng)開始跳起了金齋齋祭祀舞。金齋齋舞一般是成雙成對,其中兩對金齋齋舞者還會故意跳出各種各樣有趣的舞姿,來吸引眾人發(fā)笑,讓人們感覺到此時自己好像已置身于另外的世界。在跳的過程中,更有意思的是跳舞的人會突然跳出舞場,來到人們的面前,跳出風(fēng)趣的舞蹈動作,向人們表示要索取錢物。凡是被索取者,如果你表示出不肯給錢,跳金齋齋舞的總是要纏著你不放,而且還會跳出許多動作,說明你小氣,引起人們大笑。一般說來,舞者在跳金齋齋舞時討錢,大家都是愿意給的,而且多數(shù)人事先已準備好錢物。金齋齋舞蹈動作主要是展現(xiàn)死者的生平,如死者生前是武士,那么,跳金齋齋舞者手中要持著樹皮做的盾牌和木棒,跳出各種各樣的戰(zhàn)斗姿態(tài)。通過跳金齋齋舞蹈,達到送魂的目的,一般跳金齋齋舞的時間都不太長。

        img68

        金齋齋舞

        六、重大的祭祀耗費

        往昔,景頗族地區(qū)由于缺醫(yī)少藥,各種疾病流行,死亡率較高,給人帶來了一種恐懼感,從而在人們心靈深處產(chǎn)生了鬼魂觀念。在這一觀念的支配下,人們感覺到鬼魂布滿了天上、地下和水中,幾乎每一樣?xùn)|西里都存在著鬼魂,從而表現(xiàn)出屈從、虔敬、感激、祈求或禁忌等一系列的崇拜祭祀活動。特別是人得了疾病后,只能靠祈求祭鬼來解除病痛。如有人生小病,要殺3~4只雞,加上雞蛋、糯米、酒、煙等祭品,又如有人生重病,則要以豬、牛等大牲畜為祭品進行多次祭獻,這種現(xiàn)象在景頗族社會中是經(jīng)常性的,而且對牲畜、家禽的宰殺量相當(dāng)大,因而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負擔(dān)。

        (一)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關(guān)的祭祀耗費

        景頗族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宗教祭祀活動中耗費最大的祭祀是龍尚祭,一年舉行2~3次規(guī)模較大的祭祀,祭旱地鬼4~5次,谷子進倉還得祭一次谷魂,吃新谷也得祭一次鬼,感謝諸鬼,并祈禱來年再豐收。主要費用如下(1956年盈江邦瓦祭龍尚費用和分擔(dān)情況):[5]

        1.山官單獨出小豬1頭,水酒1罐,米3~5升。

        2.全寨平均負擔(dān)1頭牛、兩頭豬(根據(jù)當(dāng)時牛、豬實際價進行分擔(dān))。

        3.夏都(土地官,即主持祭地鬼的官)單獨出雞1只,酒1罐。

        4.蘇溫(村寨頭人)單獨出1只雞、1罐酒、2~3升米。

        5.波勐(村寨次頭人)和相當(dāng)于蘇溫的家族長(能參與村寨內(nèi)部事務(wù)的人家),每戶出1只雞,約有25戶。

        6.群眾每戶雞蛋1~2個,出干魚和草煙、鹽巴等,自己吃的米自帶。

        7.殺牛后,山官家得一條牛腿,董薩、強壯(祭鬼時的管家)每人得一包肉,牛骨頭由出酒人家分吃。牛肉、雞、豬肉等全寨男子在龍尚共餐。

        (二)與疾病及社會生活有關(guān)的祭祀耗費

        景頗族認為,人的各種疾病的產(chǎn)生是鬼魂在作祟,從而進一步加強了人們對各種自然力和死去先人的恐懼和崇拜觀念。人得了病只得請董薩念鬼,不少人家常常因病連續(xù)殺牲獻鬼,弄得家破人亡。1956年盈江縣卡場鄉(xiāng)吾帕寨阿陽么瓦舉行送魂儀式,耗費如下:殺牛4頭,盧比650文;殺豬4頭,盧比160文;殺雞30只,盧比120文;米40籮(2400斤),盧比320文;買酒盧比200文;大煙20兩,盧比200文;買鹽巴、辣子,盧比49文。在祭獻期間,送給董薩及親戚的牛、氈子、筒裙、銀項圈、手鐲、刀、矛等合計盧比510文,以上各項共計盧比2209文,折合人民幣3000元左右。[6]

        (三)目瑙縱歌祭祀耗費

        景頗族目瑙縱歌,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和廣泛的群眾性,而且集中表現(xiàn)了景頗族的宗教信仰、道德觀念和文化藝術(shù)特點。歷史上,山官在景頗族社會中是特權(quán)階層,只有少數(shù)官家才能供奉木代鬼。官家在經(jīng)濟條件許可時,每年或隔一年舉辦一次目瑙縱歌祭。由于舉行目瑙縱歌祭典,對財富耗費頗大,所以舉辦的次數(shù)多,規(guī)模大,官家的政治經(jīng)濟地位就越高。董薩在為其念木代鬼時,每次都要追述其祖先及自身祭木代鬼的次數(shù)與盛況。到了近代,隨著山官勢力的衰退,無力舉行目瑙縱歌祭祀,但有些山官為取得榮譽而舉行目瑙縱歌祭,把負擔(dān)轉(zhuǎn)嫁給群眾,即要所轄村寨提供牛、酒等祭祀物資。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一些非官百姓人家,由于經(jīng)濟富裕,便追求社會地位,有意舉行目瑙縱歌祭,但自己沒有供奉木代鬼,只好給山官送1~2頭牛,借來木代鬼,然后舉辦目瑙縱歌祭。例如盈江縣盞西鄉(xiāng)景頗族吳臘用老漢在1900年至1957年的57年中,共參加12次目瑙縱歌祭典,其中官家舉辦2次,集體舉辦2次,百姓舉辦8次。在百姓舉辦的8次中,商人普戛當(dāng)家舉辦4次,董薩家舉辦1次,普通百姓舉辦3次。[7]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目瑙縱歌活動已經(jīng)大大減少了其濃厚的宗教內(nèi)容的色彩,增加了民族節(jié)日內(nèi)容,整個活動突出了民族文化、娛樂、經(jīng)貿(mào)、民族團結(jié)等成分,逐漸成為全體景頗族和鄰近各民族盛大的文娛歌舞和商貿(mào)活動的節(jié)日。1983年,德宏州人民代表大會根據(jù)景頗族群眾的要求,決定將目瑙縱歌定為法定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十六日舉行,節(jié)期2日。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