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訓練第一站:自我探索篇
訓練前言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夠聰明、能干和美麗,往往是因為你把自己和別人相比較的緣故,或者是把現(xiàn)實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模式相比較的結果。人們常常是看到別人怎么美好和幸運,總希望那些美好和幸運能被自己所擁有,卻很少想到完全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加聰明、能干和美麗,再塑一個全新的自我。
“認識自我”這句鐫刻在古希臘德爾菲城那座神廟里唯一的碑銘,猶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達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內在要求和至高無上的思考命題。尼采曾說:“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么也不會失去?!比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自我的認識,也進入了一個突破性的新階段。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長處,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目標,并通過不懈的努力去爭取屬于自己的成功。
認識自我,是我們每個人自信的基礎與依據(jù)。即使你處境不利,遇事不順,但只要你賴以自信的巨大潛能和獨特個性及優(yōu)勢依然存在,你就可以堅信:我能行,我能成功。一個人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在自己所處的社會境遇中,能否真正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發(fā)展,如何抉擇積極或消極的自我意識,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或決定著一個人的前程與命運。換句話說,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自我意識究竟如何,取決于你是否能夠擁有真正的自信。請記住,認識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礦,擁有自信、自主、自愛,你就一定能夠在自己的人生中展現(xiàn)應有的風采。
我們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窮無盡的,然而能發(fā)揮多少,全看我們如何認識自我,戰(zhàn)勝自我?;畹嚼?,學到老。挖掘個人潛能,才是終生事業(yè)。
訓練一:我是誰
總目標:了解和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真正和全新的自己。認識并接納自我,認識并接納獨特的他人,他人也是另一個自我。
總時間:約90分鐘。
過程安排:
1.熱身活動:輕柔體操
目的:放松,減輕焦慮,活躍氣氛。
時間:約5分鐘。
操作:
(1)學員圍成圈,面對圓心,指導者先做動作,要求成員模仿做三遍,如:風(吹)——雨(鼓掌)——雷(跺腳)——電(捂著耳朵),成員一起模仿。
(2)當大家熟練以后,將全體人員分成四組,分別為風、雨、雷、電,指導者說到風的時候,風組做吹的動作,說到電的時候,電組做捂著耳朵的動作,等等,然后指導者依次說風——雨——雷——電,學員將動作連起來。
(3)無論什么動作都可以達到放松、減輕緊張氣氛的效果,有時,一些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動作會引起大家愉快的笑聲。
2.主題活動:20個“我是誰”
時間:約40分鐘。
準備:1張白紙,1支筆。
操作:指導者可以先找出一個成員做示范,連續(xù)讓他回答“我是誰”。當他說出一些眾所周知的特征時,如“我是男人”,指導者告訴大家,這種回答不反映個人特征,應盡量選擇一些能反映個人風格的語句。然后指導者讓大家開始邊思考邊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要在7分鐘的時間內,至少寫出20個。
分享:請團體成員在小組(5~6人)內交流。
最后指導者請每個小組代表發(fā)言,交流活動的感受。
3.拓展活動:自畫像
時間:約30分鐘。
準備:1張圖畫紙,1盒彩色水筆或油畫棒。
操作:指導者給每位成員發(fā)1張圖畫紙,每人或幾個人合用1盒彩筆。請成員畫出自己。可以有標題,也可以無標題??梢杂袠祟},如“大學生活中的我”、“我的夢”等。無標題成員隨自己的意思,可以用任何形式來畫出自己,抽象的、形象的、寫實的,動物的、植物的……什么都可以??傊?,把自己心目中的最能代表自己的東西畫出來。
畫完后掛在墻上,開“畫展”,讓團體成員自由觀看他人的畫,不加評論。
欣賞完畢,請每一位“畫家”對他的畫解釋并答疑。
4.總結
(1)自畫像用非語言的方法將我們的內心投射出來,是一種獨特的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自我展示的方法。
(2)對自我的認識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對潛在的自我探索,可以真正反映自我的需要,深化自我認識。
訓練二:我希望……
總目標:了解自己性格特點和希望,探索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總時間:約90分鐘。
團隊規(guī)模:將團隊分成6~8人小組。
過程安排:
1.熱身活動:反向運動
目的:放松,減輕焦慮,活躍氣氛,讓參與者放松,并逐漸進入活動中。
時間:約10分鐘。
操作:參加者圍成一個圓圈,指導者站在中央。指導者說右邊,全體人員就將頭轉向左邊;說左,所有的人將頭轉向右邊。以此類推,發(fā)現(xiàn)有人犯錯,宣判出局,最后只剩下一人為獲勝者。
2.主題活動:小小動物園
目的:促進成員自我了解,并了解他人,學習接納每個人的獨特性。
時間:約40分鐘。
準備:每人1支筆,1張彩色卡片,6~8人一組。
操作:指導者將紙和筆發(fā)給每一個成員,然后要求成員想一想,你最喜歡哪一種動物,會選擇哪種動物,思考一會兒,在卡片上寫上此種動物的名稱。
等所有成員寫完后,同時出牌。先請每個成員看一看在這個小小動物園里都有哪些動物,哪些與自己相似,哪些不同,你在這個動物園中的感受如何(可能有的動物會缺乏安全感,產生焦慮不安等情緒)。然后,每個成員輪流介紹自己為什么會選出這個動物。有些成員選擇的動物是因為像自己的特質,如老黃牛勤勤懇懇;有些成員選擇的動物是自己期望成為的,如像獅子一樣強壯,不受欺負。
當成員介紹自己時,其他人可以有不同的回應,以促使當事人進一步思考。
該練習可以帶出成員個人的許多生活體驗,指導者可以視團體的狀況決定是否深入探討下去。
3.拓展活動:我的大學生活
目的:分析自己的教育狀況,了解自己的能力。
時間:30分鐘。
規(guī)則:請參與者依據(jù)下列格式說出或寫出自己的大學生活軌跡。
我最自豪的是…… 我最不開心的是…… 我最重視的是……
我最擅長的是…… 我最需要做的是……
4.分享與總結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特點讓我們自豪,有些特點使我們自卑甚至痛恨。但缺憾和不完美是存在于自然界和社會的一種必然法則。
(2)接受自己的一切,就像西方的一句格言所說:“我堅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本質?!?/p>
(3)尊重他人與我們的差異,世界正是因為各具特色,才如此繽紛。
訓練三:我想怎樣生活
總目標:探索對生活意義的追求,了解自己的價值取向,幫助自己確定人生努力的方向。
總時間:60~90分鐘。
過程安排:
1.熱身活動:我最欣賞的走路方式
目的:活躍氣氛,讓參與者放松,并逐漸進入活動中。
時間:約10分鐘。
操作:全體成員圍成圓圈,請每位參與者演示自己最欣賞的走路方式,并解釋理由。
2.主題活動:價值觀探索
目的:了解自己的價值觀,認識到自己的理想,并且思考怎樣去實現(xiàn)。
時間:約40分鐘。
準備:表格、筆、“紙幣”。
操作:請學員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預估想購買的項目及金額。在拍賣過程中,指導者每推銷一樣東西,由學員出價競購,連喊3次,如果沒有人再出高價,則由出最高價者購得。共有18項東西要拍賣,每人手中有5萬元,按優(yōu)先次序,填入預購的金額,最少需預購5項。每項底價不可低于2000元。在拍賣過程中可以更改價格,但第一次叫價不可多于5000元,加價單位是1000元。請在5分鐘內預算完畢。拍賣清單見附錄。
討論:
(1)在拍賣結束后思考自己購買的結果(項目、金額):是否正是原先想購買的?如果不是,原先最想購買的是哪一項?為什么如此重視該項?為什么自己沒有買到?
(2)買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覺得是否值得?為什么?你是怎樣得到的?什么對于自己是最重要的?
(3)在大學有限的時間里,為了實現(xiàn)你的想法,你將怎樣對金錢、精力、時間等方面進行最充分的利用?沒有買到東西是因為什么?你在這個活動中,對自己有了哪些了解?當兩樣甚至更多的東西我們都想要時,我們的選擇是怎樣的?為什么?
分享:在這個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價值取向決定我們的生活選擇,也影響我們對生活意義的看法。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是我們更好感受和理解生活的重要工具。
附:拍賣清單
拍賣清單
(續(xù)上表)
3.拓展活動:洞口余生
目的:認識自己的目標及自己將來對社會可能的貢獻。
時間:約30分鐘。
準備:折疊椅每人1把。
操作:把成員分成組,每組5~6個人。每組圍圈坐下,相互距離較近,留下一個出口。為增加氣氛,可以拉上窗簾,關上燈,出口處最好靠近門或窗。然后指導者說明:有一群學生到郊外旅游,不巧遇到泥石流傾瀉,全部被困在幾米的地下,只有一個出口,只可以過一個人,而出口隨時有倒塌的危險,誰先出去就有生的希望。請每個人依次說出自己求生的目的及將來可能對社會作出的貢獻,然后大家協(xié)商,看誰可以最先逃出,排出次序。
分享:全體一起討論活動過程及自己的感受。聽了別人意見后自己是否修正原有的想法?小組內依什么標準決定逃生者的次序?社會需要與自我追求之間有什么關系?我們如何調節(jié)社會與個人需要之間的矛盾?
4.總結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標準,這個標準影響甚至決定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對職業(yè)的選擇、對他人的評價、對道德的認同等。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來確定我們的需要和生存狀態(tài)。
訓練四:生活的意義
總目標:探尋生活的意義,感受人生的價值。
總時間:60~90分鐘。
過程安排:
1.熱身活動:兔子舞
目的:讓參與者感受生活的快樂并放松,逐漸進入主題活動中。
時間:約5分鐘。
操作:播放兔子舞的音樂,請全體人員在音樂的引導下,和著節(jié)拍,在帶隊者的帶領下,按照“左左、右右、前前、后后,1、2、3”的步調,以兔子舞的節(jié)奏,做暖身活動。
2.主題活動:生命線
目的:對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我作出評估和展望。
時間:約40分鐘。
準備:1張紙、1支筆。
操作:
(1)團隊指導者先說明活動內容:畫一條代表你的生命線,起點是你出生的時候,終點是你的預測死亡年齡。請你根據(jù)你自己的健康狀況、你家族的健康狀況及你所在區(qū)域的平均壽命,提出你預測的死亡年齡。然后在這條線上找到你現(xiàn)在的位置,請靜靜思考一下你過去的日子里最難忘的三件事,以及你今后的日子里最想達到的目標2~3個。
(2)將團隊分成6~8人小組。然后團隊成員自行填寫,10分鐘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小組交流中,每個人都拿出自己的生命線給其他人看,邊展示邊說明,注意自己與他人內心的反應。
小結與分享:生活中有很多感動,也有很多遺憾甚至是痛苦,所有這些都會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印記,伴隨著我們的生活、工作,有些事件甚至成為改變我們生活方式和人生軌跡的重要因素。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體會了感動,也學會了適應,更堅定了信心。
附:生命線
0………………………………………………………………▏
出生 預測死亡
年齡
預測死亡年齡的依據(jù):
本人的健康狀況
家族的健康狀況
生活地域的平均壽命
找出你今天的位置:
寫上現(xiàn)在的年齡
寫上今天的日期
思考過去的我與未來的我:
列出過去影響你最大或令你最難忘的三件事
列出今后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或最想實現(xiàn)的三個目標
3.拓展活動:人生曲線
目的:對自己的人生作出評估。理解千差萬別的人生經歷,增強對他人的理解和對自己的接納。
時間:約30分鐘。
準備:1張紙、1支筆。
操作:指導者先說明用人生曲線探索自己人生過程的意義。然后要求大家畫一個坐標,橫坐標表示年齡,縱坐標表示生活的滿意程度。然后找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的轉折點,連成線,邊看著線邊反省,并對未來的人生趨向用虛線表示。最后在小組內(5~6人),每位成員以坦誠的心向他人介紹自己的人生。通過相互交流可以了解到每個人不同的人生經歷。交流結束時,每個小組派一位代表在整個團體中交流自己通過活動的感受。
4.總結與分享
(1)對你影響最大的事件是什么?有什么樣的影響?
(2)你是怎樣走出心理低谷的?
(3)你對自己的人生曲線滿意嗎?你最滿意的是什么?
成長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失敗的體驗,也有成功的喜悅。不堪回首的往日的痛苦曾經讓我們受到創(chuàng)傷,使我們迷失方向,但沉淪于痛苦也是我們對自己的傷害。放下過去,體會現(xiàn)在,放眼未來,敞開我們的心扉,生活將會更加多姿多彩。
訓練五:我來自何方
總目標:感受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學會感恩。
總時間:60~90分鐘。
團隊規(guī)模:不定。
過程安排:
1.熱身活動:松鼠找家
目的:讓參與者感受家的重要并放松,逐漸進入主題活動中。
時間:5~10分鐘。
操作程序:
(1)先分組,三人一組。兩人扮大樹,面對對方,伸出雙手搭成一個圓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圓圈中間。指導者或其他沒成對的學員擔任臨時人員。
(2)指導者喊“松鼠”,大樹不動,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須離開原來的大樹,重新選擇其他的大樹;指導者或臨時人員就臨時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樹當中,落單的人應表演節(jié)目。
(3)指導者喊“大樹”,松鼠不動,扮演大樹的人就必須離開原先的同伴重新組合成一棵大樹,并圈住松鼠,指導者或臨時人員就應臨時扮演大樹,落單的人應表演節(jié)目。
(4)指導者喊“地震”,扮演大樹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組合,扮演大樹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扮演松鼠的人也可扮演大樹,指導者或臨時人員也可插入其他隊伍當中,落單的人表演節(jié)目。
2.主題活動:我的家庭樹
目的:了解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探索我們對家庭的需要,懂得感恩,珍視自己。
時間:10~15分鐘。
操作:請參與者畫一棵樹,樹上的果實表示家里的人數(shù),果實的位置代表你家人在你心中的位置,果實的距離表示家人的親密程度。不要求將樹畫得漂亮,只要是樹就可以了,寫意和卡通的手法都可以。至于什么樹,由自己決定。
分享:請解釋你畫的樹的意思。
(1)父母對你的影響有哪些?最大的影響是什么?
(2)你母親或父親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件事是什么?
(3)你們家誰做主?
(4)你對父母的期望是什么?如果可以重來,你希望父母怎樣對待你?
(5)你希望將來為父母做些什么?
(6)你的兄弟姐妹關系如何?他們對你有什么影響?你對他們有什么影響?
3.拓展活動:感恩的心
目的:懂得感恩,珍視自己和生活。
時間:10~15分鐘。
操作:學習手語和歌曲。
附:歌詞《感恩的心》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
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
讓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依然會珍惜。
4.總結與分享
手語歌《感恩的心》,很美的音樂,很美的歌詞,卻只能用無聲的語言來表達它深刻的內涵。
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默默地等著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給她帶一塊年糕回來。在她們貧窮的家里,一塊小小的年糕就是天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雨下得很大,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焦急地守望著,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在泥濘的小路上她走了很遠,終于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fā)現(xiàn),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fā)現(xiàn)媽媽的手里還緊緊地攥著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著,卻發(fā)不出一點聲音。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xiàn)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么不閉上呢?那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于是她擦干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唱”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依然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唱”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于閉上……
一個人活在這個世上,一定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有那么多的怨言,才能活得更坦然,才能覺得這個世界更美好。
感謝父母,是他們帶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感謝他們給我們那么多關懷和愛,讓我們無憂無慮快樂生活。
感謝老師,是他們讓我們認識了這個世界,感謝他們教給我們大海般廣博的知識,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活以外還有一個更美麗的天空。
感謝朋友,是他們讓我們不斷地創(chuàng)造自己的世界,感謝他們默默地為我們傳輸著勇氣和動力,讓我們面對挫折的時候可以不停地去努力、去追求。
感謝家人,是他們一直不斷地給我們鼓勵,感謝他們給我們的支持,讓我們在漫漫人生路上一直勇往直前。
……
當這首歌曲在耳邊響起時,我們是否虔誠地為自己的過去輕輕說聲“抱歉”,也真誠地對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我們愛的人和愛我們的人們說聲“謝謝”!感謝所有,感謝一切,感謝永無止境的未來……
訓練六:自我投射
總目標:了解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從而反觀自己的社會視角。
總時間:60~90分鐘。
團隊規(guī)模:不定。
過程安排:
1.熱身活動:快速反應
目的:讓參與者快樂、放松,逐漸進入主題活動中。
活動規(guī)則:請所有成員伸出雙手,將自己的右手掌心向下,頂住你右邊人的左手的食指尖,并用自己左手的食指尖頂住你左邊人的右手掌心,這樣形成一個圓,然后聽指導者的口令:“小蜜蜂,嗡、嗡、嗡,飛到西來飛到東,嗡、嗡?!碑敽啊巴!钡臅r候,要求成員迅速用自己的右手去抓住你右邊人的食指,并防止自己的左手食指被別人抓到。
時間:約5分鐘。
2.主題活動:“人是……”和“我是……”
目的:了解自己對別人和自己的看法,反思自我的認知模式。
規(guī)則:請以“人是……”的句型,造五個句子。然后,請每人將自己寫的句子念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然后將這五個句子的第一個字“人”全部換成“我”,變成“我是……”。請每人將自己寫的句子再念一遍,與大家一起分享。
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人們在念的過程中有哪些表現(xiàn)?你關注人們在念的過程中的情緒變化了嗎?你發(fā)現(xiàn)別人的內容和自己的內容有什么區(qū)別嗎?
分享:我們在寫“人是……”的時候有什么感受?當我們將“人”全部換成“我”時有什么感受?為什么?
3.拓展活動:人際關系中的我
目的:促進成員了解他人對自己的認識,全面認識自我。
時間:約30分鐘。
準備:每人1支筆;1張問卷,內容如下(也可以自己設計問題):
父親眼中的我 兄弟姐妹眼中的我 朋友眼中的我 自己眼中的我
母親眼中的我 同學眼中的我 戀人眼中的我 理想中的我
操作:每人發(fā)1張問卷,自己思考后填寫,填完后大家一起交流。
分享:他人為什么這樣看你?你對自己的看法與他人的相符合嗎?他人的看法哪些是你沒有意識到的?哪些是你經常表現(xiàn)的?你對哪一個人的看法最重視?為什么?最難填寫的又是什么?為什么有人填不出來?
4.總結
(1)怎樣看待自己,除了了解自我的感受外,我們還不能忽視他人的看法。所謂旁觀者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他人是我們認識自己的鏡子,也是我們自我完善的有效依據(jù)。
(2)填寫的過程會反映出不同的心態(tài)。有些人再一次肯定積極而可愛的自我,但有些人卻引發(fā)一些長期壓抑的感受。
(3)請大家檢查自己填的內容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多。這個活動可以從多個角度來看自我,有助于大家全面認識自己。
(4)當人們將自己置身于事外時,我們的看法更無拘無束。我們可以寫自己想寫的,說自己想說的。因為這些不需要我們承擔什么后果,對我們沒有任何的影響。我們可以大度,也可以刻?。晃覀兛梢耘u、嘲弄,也可以憧憬和向往。但是,當與我們自己有關的時候,我們忽然發(fā)現(xiàn)一切是那么令人匪夷所思,甚至不可思議。我們需要反思自己,我們也需要理解他人。
理論鏈接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自我認識就是一個人通過對自己行為的觀察,作出對自己心理和行為狀態(tài)的判斷的過程。其結果是自我意識、自我觀念的形成。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就是自我知覺的一種形象說法。
自我意識由物質自我、社會自我、精神自我三個方面構成。
物質自我:對自身軀體存在的意識,如英俊、高大、健壯或丑陋、矮小、身體有殘疾。物質自我是一種客觀存在,良好的物質自我給人自信,反之則自卑。美麗對于女人、英俊瀟灑對于男人均是一種資本。
社會自我:人對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身份、名譽的意識。人們在社會活動和交往中,總希望得到尊重、獲得好感、有好名聲。為此地位高者會有更多自尊,有時會目中無人;地位低者比較自卑。
精神自我:人對自己的智慧、能力、道德水平和個性心理的意識。
在這三種自我意識中,精神自我起支柱作用,居核心地位,有了正確的精神自我,才能正確地對待社會對自己的評價,支配自己的行為。
可替代的自我探索活動
1.天生我才
目的:協(xié)助成員了解自己的個性特征,學習自我欣賞、自我肯定、自我悅納。
時間:約40分鐘。
準備:紙、筆。
操作:
(1)請成員填寫下列練習題。
①我最欣賞自己的外表是:
②我最欣賞自己對家人的態(tài)度是:
③我最欣賞自己對朋友的態(tài)度是:
④我最欣賞自己對求學的態(tài)度是:
⑤我最欣賞自己對做事的態(tài)度是:
⑥我最欣賞自己的性格是:
⑦我最欣賞自己的一次往事是:
⑧如果別人正在談論你且十分了解你的話,最有可能選用的一些詞是:
(2)在小組中交流自己所寫的內容,每位成員都講完一項后,再開始下一項。
通過自我分享和聆聽他人,發(fā)掘自我與他人的優(yōu)點,增強自信和對人的信任。
總結: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所謂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每個人只能做最好的自己,而不要想著去做最好的別人。天生萬物,各有長短,不能強求,人的價值在于回歸自我,也就是把自己最好的方面充分發(fā)揮出來、展現(xiàn)出來。
2.投射練習
目的:幫助成員認清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想要做什么事情。
時間:約40分鐘。
操作:
(1)完成下列句子:
假如我是一朵花,我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一種動物,我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一種昆蟲,我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一種食物,我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一種家具,我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一種樂器,我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一項游戲,我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一項記錄,我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2)與大家分享。
你本身最顯著的特點是什么?
你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最覺得痛恨?
總結:
不完美是存在于自然界和社會的一種必然法則,沒有什么人或事物可以超越于它們之外。人們可以設法接近,但不可能完全達到完美。一定限度內的不完美是正常狀態(tài)。
既然不完美是必然的,就沒有必要苛求自己,更不應該輕率地否定自己。過分追求完美,苛求自己,無異于精神上的作繭自縛,非但不能變化出美麗的蝴蝶,反而會窒息一個人的生命活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