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分病,七分養(yǎng)”,對心力衰竭病人來說,帶病延年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為此合理、細致的保養(yǎng)非常重要。心力衰竭病人康復期的日常生活須注意以下幾方面:
(1)保持起居有規(guī)律。
(2)做好心理調節(jié)、提高自控能力:首先要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同樣患心力衰竭,但情緒不同,預后則顯著不同。情緒沉悶,精神壓力過大,可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心力衰竭。
(3)強調動靜結合,根據(jù)心臟功能情況,適當活動和鍛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堅持每天午休1小時左右。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適當?shù)幕顒?,一方面可避免形成褥瘡和靜脈血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心功能儲備力,增強抗病能力,減少感染,因為感染是誘發(fā)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在運動時,病人應掌握“度”,以活動時不感到疲乏、活動時最高心率每分鐘不超過120次為度,如心功能Ⅰ級病人,可以慢跑,打太極拳,做操。心功能Ⅱ~Ⅲ級病人,可以到室外平地散步,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動。
(4)保持室內溫度相對恒定:冬季最好在20℃左右,夏季使用電扇時應避免直接吹風,使用空調時要注意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
(5)室內通風:冬季室內每日至少通風2次,每次半小時,但要注意病人能自身保暖,避免空氣對流時引起感冒。
(6)預防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可誘發(fā)心力衰竭,外出時應根據(jù)季節(jié)增減衣服,同時要注意口腔衛(wèi)生。
(7)飲食的調理:通常食物應選擇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優(yōu)質蛋白,如牛奶、瘦肉、淡水魚等,熱量勿過高。避免飲用刺激性的飲料,如濃茶、咖啡、汽水等,同時戒煙戒酒。注意氯化鈉的控制,攝入量每天不超過2克,可以多做一些糖醋和醋熘口味的菜肴,注意避免隱性高鹽食品,如皮蛋、醬菜、腌肉等。勿暴飲暴食,宜少食多餐,尤其是晚餐勿吃的過飽,以免增加心臟負擔。
(8)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時過度用力。
(9)自身監(jiān)測:心力衰竭病人平時注意觀察自己脈搏、血壓、面色、尿量、體重的變化。最好每天(排尿后)穿類似重量的衣服同一時間稱體重。夜晚睡覺前應觀察踝部是否腫脹,夜間睡眠是否有被憋醒感。注意每天的尿量,最好用容器收集一天的尿量。當出現(xiàn)心慌、咳嗽、呼吸困難、難以平臥、水腫、惡心、嘔吐、尿量減少,一天之內體重增加1 000克以上,說明心力衰竭加重,應立即去醫(yī)院就診,以便醫(yī)師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10)隨便停藥、減藥危害大:利尿劑用于控制液體潴留,及電解質的平衡,病人自行減量、加量或停藥,均可導致水鈉潴留和電解質紊亂等,可產生嚴重的心律失常。另一重要的一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在產生長期療效前,都會出現(xiàn)一過性的短期負性肌力作用。病人很容易在看不到起效時自行停藥,這對于心力衰竭的長期控制與預后極為不利。
(11)定期隨訪:心力衰竭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病情穩(wěn)定時每隔2~3周必須到心力衰竭門診或者心血管科的專家門診就診,及時調藥,并定期做超聲心動圖、心電圖等檢查。
(12)堅持服藥:記住所服藥品的名稱,放在固定的地方,明確服藥方法,按時服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