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百科知識 ?嚴重程度評估

        嚴重程度評估

        時間:2023-04-10 百科知識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臨床專家研制了科學銀屑病嚴重程度評估體系,稱為PASI標準,包括皮損面積評分和皮損嚴重程度評分。a.將頸部視為頭部的一部分b.將腋窩與腹股溝作為軀干的一部分c.將臀部作為下肢的一部分2.評價臨床嚴重程度 紅斑,浸潤,鱗屑。銀屑病靜態(tài)臨床醫(yī)生整體評估采用靜態(tài)PGA確定某一給定時間點患者銀屑病總體損傷情況。

        臨床專家研制了科學銀屑病嚴重程度評估體系,稱為PASI(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銀屑病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shù))標準,包括皮損面積評分和皮損嚴重程度評分。

        1.皮損面積評分 全身分為頭頸部、上肢、軀干和下肢4個部位。上述部位占體表面積的百分比分別為10%、20%、30%和40%。4個部位分別進行皮損面積評分,標準如下。

        0=無皮疹

        1=1%~9%

        2=10%~29%

        3=30%~49%

        4=50%~69%

        5=70%~89%

        6=90%~100%

        為了有助于對受累面積進行評估,應(yīng)注意下述規(guī)定。

        a.將頸部視為頭部的一部分

        b.將腋窩與腹股溝作為軀干的一部分

        c.將臀部作為下肢的一部分

        2.評價臨床嚴重程度 紅斑,浸潤,鱗屑。

        每個特點用0~4分評價:0=無;1=輕度;2=中度;3=重度;4=極重度。公式計算各軀體部位分值,再累加得到總分,0~72分:

        皮損嚴重程度評分:按照以上4部位評分,每個部位均按以下3個皮損臨床特征評分。

        紅斑(erythema,E):紅色或暗紅色炎癥性斑,壓之退色。

        浸潤(infiltration,I):皮損向四周擴散蔓延的趨勢,邊界模糊不清,壓之有實質(zhì)感。

        表皮脫屑/鱗屑(desquamation,D):指脫落的表皮細胞成片剝落。

        皮損嚴重程度評分如下。

        0=無,此體征經(jīng)仔細觀察不能確認。

        1=輕,此體征能確認但需仔細觀察。

        2=中,此體征較明顯可立即確認。

        3=重,此體征很明顯。

        4=極重,此體征非常明顯。

        斑塊肥厚程度I:

        0-皮損與正常皮膚平齊;

        1-皮損輕微高出于正常皮膚表面;

        2-中等度隆起,斑塊的邊緣為圓或斜坡型;

        3-皮損肥厚,隆起明顯;

        4-皮損高度增厚,隆起極為明顯。

        紅斑E:

        0-無紅斑可見;

        1-呈淡紅色;

        2-紅色;

        3-深紅色;

        4-紅色極深。

        鱗屑D:

        0-表面無可見鱗屑;

        1-部分皮損表面上覆有鱗屑,以細微的鱗屑為主;

        2-大多數(shù)皮損表面完全或不完全覆有鱗屑,鱗屑呈片狀;

        3-幾乎全部皮損表面覆有鱗屑,鱗屑較厚成層;

        4-全部皮損表面均覆有鱗屑,鱗屑很厚成層。

        滲出、干燥及瘙癢不計入總分。PASI具體評分公式見表1。

        表1 尋常型銀屑病PASI評分公式

        公式:PASI評分=(E頭+I頭+D頭)A頭0.1+(E上肢+I上肢+D上肢)A上肢0.2+(E軀干+I軀干+D軀干)A軀干0.3+(E下肢+I下肢+D下肢)A下肢0.4

        自我評價PASI(SAPASI):面積評價同PASI,嚴重程度評價只針對一個平均皮損,用3個修正過的視覺模擬標尺評價。其有效性、可靠性和反應(yīng)性已經(jīng)過檢驗。

        銀屑病靜態(tài)臨床醫(yī)生整體評估采用靜態(tài)PGA確定某一給定時間點患者銀屑病總體損傷情況。根據(jù)下述量表評定浸潤、紅斑與鱗屑的整體損傷情況。然后,將這3個量表之和除以3,便得到最終PGA評分。

        浸潤(I)(平均整體損傷)

        0=無斑塊突出之證據(jù)

        1=斑塊極輕度隆起=0.25mm

        2=斑塊輕度隆起=0.5mm

        3=斑塊中度隆起=0.75mm

        4=斑塊明顯隆起=1mm

        5=斑塊嚴重隆起=1.25mm或以上

        紅斑(E)(平均整體損傷)

        0=無紅斑證據(jù),可能存在色素過度沉著

        1=微弱紅斑

        2=顏色為淡紅色

        3=顏色為中度紅色

        4=顏色為亮紅色

        5=顏色為暗紅色至深紅色

        鱗屑(S)(平均整體損傷)

        0=無鱗屑證據(jù)

        1=極輕度;偶爾見細鱗屑于5%以下的損傷處

        2=輕度;主要為細鱗屑

        3=中度;主要為粗糙鱗屑

        4=明顯;主要為非黏性厚鱗屑

        5=嚴重;主要為黏性極厚鱗屑

        I+E+S=/3=(總均值)

        臨床醫(yī)生基于上述總均值的靜態(tài)整體評估結(jié)果

        0=除有殘留顏色外,完全清除

        1=極輕度-多數(shù)損傷有各自評分,I+E+S/3=均值為1 2=輕度-多數(shù)損傷有各自評分,I+E+S/3=均值為2

        3=中度-多數(shù)損傷有各自評分,I+E+S/3=均值為3

        4=明顯-多數(shù)損傷有各自評分,I+E+S/3=均值為4

        5=嚴重-多數(shù)損傷有各自評分,I+E+S/3=均值為5

        注意:應(yīng)將評分四舍五入為最接近整數(shù)值。

        如果總值≤1.49,評分=1;如果總值≥1.50,評分=2.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