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用品】
紙馬 亦稱“甲馬”。漢族民間祭祀用物。指印有神像供焚化用的紙片。流行于全國各地。供祭祀財神、月神、灶神、壽星等神祇時使用。據(jù)《金陵歲時記》載稱:“取紅紙長約5尺,墨印財神仙官或蓮座等狀,新年立春供設廳堂??棠救缗品?,形高尺余,曰‘紙馬’。至中秋則刻月宮太陽星君;祀灶,則刻東廚司命星君,紙皆尚白;若遇喜壽事,則刻喜神壽星?!卑辞遐w翼《陔馀叢考》卷三十云:“紙馬又稱甲馬。唐王玙用紙馬祀鬼神,后世遂在紙上畫神像,涂彩色出售,祭神畢焚之,謂紙馬?!蹦纤蚊显稀稏|京夢華錄》載宋時已有紙馬鋪?!吨落洝吩?,古者祭祀用牲幣,秦俗牲用馬,唐明皇時才用紙馬以祀鬼神。
紙箔 漢族民間祭祀用品。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指以五彩紙和箔紙制成的冥器,燒化后可供神靈、鬼魂享用,如紙錢、紙轎、紙車等?!短煜銟桥嫉谩ゑR字寓用》:“俗于紙上畫神佛像,涂以紅黃采色,而祭賽之,畢即焚化,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佛之所憑依,似乎馬也?!薄囤脞艆部肌肪砣骸拔魰r畫神像于紙,皆有馬以為乘騎之用,故曰紙馬也?!薄凹遵R”、“紙馬”均屬紙箔冥器。又宋王應麟《困學紀聞》所載:“歐陽子謂五代禮壞,寒食祭而焚紙錢。案紙錢始于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王玙為祠祭使,祈禱或焚紙錢,類巫覡,非自五代始也?!笨芍约埐期て骷漓胫资加谔拼?。此俗今仍在一些地區(qū)流行。
糖瓜 漢族祭祀供品。流行于全國各地。祭灶用麥芽糖制品之一,呈小瓜狀。宋時祭灶已用麥芽糖,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六“十二月”條下有“二十四日,不以窮富,皆備蔬食餳豆祀灶。此日市間及街坊叫賣五色米食、花果、膠牙餳、萁豆,叫聲鼎沸”的記載。餳是麥芽熬成的糖。糖瓜始于何時,不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十二月·祀灶》有乾隆時“祭品則羹湯灶飯,糖瓜糖餅”北方多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灶,民國年間沿用糖瓜等物。民間傳說糖瓜可粘灶王嘴,使灶王在玉帝前不能談人家丑惡言行。糖瓜形狀約有元寶、甜瓜、大球、小球等幾種。元寶狀者又有大中小之分,可疊置成套。為防潮解,表面通撒淀粉?,F(xiàn)冬季春節(jié)前后仍有糖瓜、關東糖等出售供人食用。
魚供 漢族祭祀用品。流行于中原地區(qū)。行祭的一種方式,當?shù)孛耖g全用魚類做供奉財神的祭品。俗謂財神愛吃魚肉,實有取吉慶有余(魚)之意。
化蓮船 漢族民間對作水上道場所用船只的稱謂。流行于江浙一帶。民間有溺水而亡者,家屬為其超度,請僧、道在船上作水上道場,該船稱化蓮船。又每年夏歷七月下旬,各地為賑濟水上孤魂,舉行放水燈活動,即“水上焰口”,其船也稱化蓮船。
羹飯 漢族祭祖供品。流行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每年夏歷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又稱鬼節(jié)、冥節(jié)),各家各戶備新收的谷物供奉祖先,行秋祭禮,以告祖先秋成。屆時以新收的米或谷,雜以新收的瓜果,煮成粥敬獻,名為“羹飯”。元代時,稱此俗為“燒飯”,意為燒飯敬祖。皖南將此看作是薦新之一種。
黃錢 漢族祭祀用品。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喪儀或年節(jié)祭祀時燒化。由黃色紙按行、列鑿制錢形輪廓和當中方孔。年節(jié)和廟會活動中焚化敬神是它的主要用途。是舊時紙馬鋪銷售量最大的一種。天津也為未婚男青少年的喪儀和年節(jié)祀鬼時用作燒子。
蜜供 漢、滿等族祭祀供品。流行于北京地區(qū)。為一種素食。其制法:以面條為磚,砌成浮屠形,或方或圓,或八角式。大者高數(shù)尺,小者數(shù)寸,外以蜜罩勻,大都為歲終供佛之用,不可吃食。其中有稱“碎蜜供”者,則專作食品之用(見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
打九十 漢族民間對制作紙錢的稱謂。流行于浙江南部。以粗黃紙為坯,用鐵鑄成的銅錢模印,打紙成痕,即為紙錢,俗稱“打九十”。用以祭祀祖先,追薦亡魂。
五牲 古代祭祀供品。即用作祭祀的五種動物。有二說:(1)指牛、羊、豕(豬)、犬、雞。《左傳·昭公十一年》:“五牲不相為用”。(2)指麋、鹿、麏、狼、兔?!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盀榱蟆⑽迳?、三犧,以奉五味?!笨追f達疏引漢服虔作麏、鹿、熊、狼、野豕。清王引之謂五牲為牛、羊、豕、犬、雞,服虔注非(見《經義述聞·五牲三犧》)。
三犧 古代祭祀供品。用于祭祀天、地、宗廟的三種祭品,即雁、鶩、雉?!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盀榱蟆⑽迳?、三犧,以奉五味?!笨追f達疏:“服虔云:‘三犧,雁、鶩、雉也?!比锞盗笾忻鹜陚湔?,平時專門供養(yǎng),備作祭祀之用。班固《東都賦》:“于是,薦三犧,放五牲,禮神祇,懷百靈。”注:“善曰:三犧,祭天、地、宗廟三者之犧也?!?/p>
三牲 ?古代祭祀供品。凡祭祀,用牛、羊、豕(豬)三物供祭?!抖Y記·祭統(tǒng)》:“三牲之俎,八簋之實,美物備矣?!薄抖Y記·宰夫》:“凡朝覲會同賓客以牢禮之法?!睗h鄭玄注:“三牲,牛羊豕具為一牢?!薄稌洝の⒆觽鳌罚骸芭Q蝓乖蝗??!泵耖g以雞、魚、豬為三牲。?上古所用犧牲的總稱?!缎W紺珠·動植類·三牲》:“夏牲用玄,殷牲用白,周牲用骍?!薄抖Y記·檀弓上》:“夏后氏尚黑:大事(喪事)斂用昏,戎事乘驪(黑馬),牲用玄。殷人尚白:大事斂用日中,戎事乘翰(白馬),牲用白。周人尚赤:大事斂用日出,戎事乘騵(赤馬),牲用骍(赤色的牲口)?!?/p>
廟采 即“廟菜”。古代漢族祭祀供品。指供宗廟的菜?!断男≌罚赫?,“采蕓”?!秱鳌吩唬骸盀閺R采也?!薄秴问洗呵铩け疚丁罚骸安酥勒撸柸A之蕓。”其特點是越年生植物;正月時其根苗都可采為食菜,味美;二月開黃花。對蕓是何菜,有下列4說:(1)蕓是邪蒿;(2)蕓是苜蓿(《爾雅》郭璞注);(3)蕓是柴胡;(4)蕓是蕓苔菜,即一種油菜。
紅錢 舊時漢族祭祀用品。流行于天津等地。喪儀或年節(jié)祭祀時燒化。天津喪儀除用白錢外,尚有紅錢和黃錢兩種。紅錢用紅色紙按行、列鑿制錢形輪廓和當中方孔,是為未婚女子的喪儀和年節(jié)祀鬼時專用,也稱“紅燒子”。是漢族喪儀用白習俗中的一種例外。如死者已成年而舉行出殯儀式,所用路錢也為紅色。
白錢 舊時漢族祭祀用品。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喪儀、祀鬼用物。祀鬼用紙錢,多由白紙做成,故名。其間一種為錢形、直徑約11厘米的,是出殯時沿途撒的,俗稱“路錢”。另一種是較大張的白紙,按行、列鑿制錢形輪廓和當中方孔,是喪儀和年節(jié)祀鬼時焚燒的。天津民間對后一種白錢也稱“燒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