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華人:背景與省籍
曼德勒華人是一個統(tǒng)稱,按移民時代、祖籍、背景、職業(yè)、年齡、教育等標準可劃分出不同的下屬類型。從語言研究角度,我們以移民背景與省籍為主要指標,將曼德勒華人分為三類:閩粵與多省籍僑民,早期滇僑和晚期滇僑。早期滇僑也稱老云南人,組織是云南會館;晚期滇僑稱為新云南人,歸屬于果敢會館。四代以上已緬化的僑裔,不在本章考察之列。各群體情況如表1.1所示。
表1.1 三類曼德勒華人的移民背景
幾個指標相互關聯(lián),互為因果。緬化程度上,閩、粵、多省籍僑民比早期滇僑緬化,早滇比晚滇緬化;移民時代,滇人晚于他省籍,晚滇遲于早滇。從幾個維度都可以看到早期滇僑雖與晚滇屬同一省籍,但相似處較少,更接近他省僑民:行業(yè)上,閩、粵、多省籍僑民與早滇已融入緬甸社會,從事緬甸國內(nèi)各行業(yè);晚滇在一定程度上脫離緬甸社會,經(jīng)營跨國貿(mào)易,財力更雄厚。所受教育也不同,閩、粵、其他多省籍僑民與早滇緬式教育比重逐代增加,晚滇則很少上緬甸政府學校。家庭結構、思想觀念與緬化程度相應,閩、粵、多省籍僑民及早滇與緬族通婚率高于晚滇,思想觀念更當?shù)鼗?。一個最明顯的特征是面向兩個群體子弟的華文教育,早滇與閩、粵、多省籍裔多入福慶學校,接受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語言技能教育;晚滇子弟則在孔教學校,系母語教學模式。人口以省籍計,滇、閩、粵、多省籍的比例分別是80%、10%、6%、4%。
除了主體以外,邊緣性個體也存在,如完全緬化的果敢人,漢語為母語的閩粵人,他們是在特定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少數(shù)例外。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