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幽默在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中運用的實例研究
教學幽默在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中運用的實例研究[1]
鄔易平[2]
摘 要:本文通過具體分析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案例,討論教學幽默在任務設(shè)計和實施過程中的作用和效果,發(fā)現(xiàn)適當、適量、適時地使用教學幽默,可以促進并完善任務型教學中的任務設(shè)計和實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的有效進行。
關(guān)鍵詞:教學幽默;任務型教學;任務設(shè)計
一、引言
“幽默”來自于林語堂先生對于“humor”一詞的音譯,意為語言和行動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長,它是比較復雜的心理過程。由于文化差異,國內(nèi)外對于幽默的定義有一定的區(qū)別,但實際上,幽默語言由于其內(nèi)在的藝術(shù)性,對語言授課大有裨益(胡范鑄1987)。一位具有幽默感的老師,在大學英語課堂上,能收獲學生的歡迎,并且教學幽默也是教師魅力和能力的重要標志。陸谷孫教授(2003)指出:“教師不是喜劇演員,但有一點幽默感對教學顯然是有益的。在課堂上幽默的語言可以感染學生,使課堂氣氛張中有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p>
然而,專門針對教學幽默所做的專題研究,成果并不是特別豐盛。國內(nèi)有關(guān)教學幽默的研究與國外相比,又有較大差距。陳國海教授在2007年所做的研究綜述中仔細分析了國內(nèi)大約52篇有關(guān)教學幽默的論文,指出“國內(nèi)對教學幽默的研究主要限于教學幽默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探討內(nèi)容主要限于什么是教學幽默、教學幽默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幽默技法等三個方面,較少談及教學幽默起作用的機制、理論模型、教學幽默與年齡、性別、思維方式、創(chuàng)造力等因素的關(guān)系”(陳國海2007),較少有相關(guān)的實證研究。魏鈞、李史豫、蔡安雅(2010)通過對北京高校第六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獲獎選手的課堂案例進行了質(zhì)化研究,關(guān)注教師在課堂中的具體行為,萃取了23種教學幽默技能,并對它們進行了準確的命名和詳細的描述,對培養(yǎng)教師教學技能,尤其是互動幽默的技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這應該說是國內(nèi)在教學幽默實證研究方面的一個突破。
目前的這些研究成果,大多仍處于教育學的范疇之內(nèi)。如何將教學幽默有效地與大學英語教學理論研究相結(jié)合,這是目前相關(guān)研究較為欠缺的,也是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所思考的。本文重點探討的是教學幽默在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及其實際效果。
二、教學幽默在任務型教學中的功能
中國教師和學者對于教學幽默的理解趨于一致,認為教學幽默意指巧妙地運用詼諧有趣的語言和體態(tài),活躍教學過程和氛圍,愉快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李濤2000;王凱旋2001;張寶臣2001)。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教學幽默可以分為言語幽默與非語言幽默;復雜幽默與簡單幽默;情節(jié)幽默、動作幽默、語言幽默、表情幽默和板書幽默;圖片幽默、語言幽默、視覺幽默與聽覺幽默(褚丹榮2001;張寶臣2001;Richard A.Shade 1996)。對于教學幽默的適當分類,有助于教師有意識地進行幽默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在課堂教學中的靈活運用。同時,教學幽默的適當運用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正面而積極的,它能夠調(diào)節(jié)課堂教學氣氛,激勵知識的深化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教學過程中的疲乏狀態(tài),并和諧師生關(guān)系。
對于注重語言交際功能培養(yǎng)的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而言,教學幽默更有其獨特的意義。任務型英語教學中,有四個主要的因素:即學生、教師、任務和環(huán)境(龔亞夫,羅少茜2003)。其中,學生是意義構(gòu)建的認知主體,教學的核心(student-centered);教師是意義構(gòu)建的幫助者,引導學習過程并提供一個可探究的環(huán)境;任務是學習內(nèi)容的展現(xiàn)方式和完成目標、交際活動的真實再現(xiàn);環(huán)境是學習任務所依賴的真實情境和技術(shù)支持。
1 建構(gòu)主義為理論基礎(chǔ)的多媒體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任務型英語教學
從圖1可以清楚地理解四者的關(guān)系: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任務為活動、環(huán)境為支持(鄔易平,雷亞敏2010),而教學幽默在任務型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這四個因素。除了前文所提到的教學幽默在一般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之外,它對于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獨到的作用體現(xiàn)在任務設(shè)計、實施和評價三個方面。
(一)有利于任務設(shè)計的趣味橫生
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的任務設(shè)計首先需要遵循真實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和適量性原則(鄔易平,雷亞敏2010),在此基礎(chǔ)之上,從主題、內(nèi)容和素材的準備三個方面添加幽默的教學元素。在真實的任務場景中,設(shè)計有趣的話題,運用風趣的語言,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幽默、諷刺某些社會現(xiàn)象,適當運用聽覺幽默、視覺幽默,如幽默的音樂、圖片、廣告、電影片段等音頻視頻。通過教學幽默的技巧巧妙設(shè)計任務,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自覺性。
(二)有助于任務實施的良好互動
任務的具體實施過程與一般意義上的課堂教學相似,通過運用各種幽默技巧,優(yōu)化教學過程。魏鈞等學者通過質(zhì)化研究的方式,于2010年編制了23種中國教師課堂上所使用的幽默技能,并指出了五種教學幽默的回應方式:回應社會、回應知識點、回應歷史、回應教師以及回應學生(魏鈞et al.2010)。這些教學幽默技能和回應方式的使用,使得課堂教學更為生動活潑,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有意識地進行相關(guān)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
但作為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實施,教學幽默的作用不僅于此,更多地應通過幽默的教學,有助于任務實施的連貫性和通暢性。任務型教學中,學生在“做中學”,作為認知主體的高度參與,極其需要師生以及生生互動,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教學幽默的技巧良好地促進了師生關(guān)系的建立和維護,同時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內(nèi),更好地促進學生信息的吸取和技能的培養(yǎng)。
(三)有助于任務評價的生動有效
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完成必然要以某種結(jié)果的方式呈現(xiàn),即任務的完成必有一個作品,可以是口頭或者書面的匯報,可以是某種具象的圖畫或者物體。那么對于作品的評價,是任務型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評價過程中,教學幽默的良好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正確地了解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缺點,用較為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問題,并回避直面嚴厲批評時的尷尬(當然,有時嚴厲批評也是需要的),更客觀地完成任務最后階段的自評和互評。
三、教學幽默在任務型教學中的應用實例
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過程中教學幽默的適當運用情況非常復雜,且靈活多變。本文主要參考Dave Willis和Jane Willis(2007)改進的任務學習法理論框架進行相應的實例分析。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主要由前期任務(pre-task priming activities/mini-tasks)、任務(Task)、語言形式焦點(Form Focus)、任務重復或評價(Task repetition and/or evaluation)四個部分組成,其中任務還包括構(gòu)想(planning a report)、匯報(reporting back)兩個環(huán)節(jié)(見表1)。
表1 TBT Framework(Dave Willis &Jane Willis,2007)
下面以《新編大學英語(第二版)》第四冊UNIT 1Leisure Activity的after-class reading:“Fatal Attraction”一文為例,進行任務設(shè)計和教學幽默技巧使用情況的細致探討。這篇課文的主題是對于偵探小說歷史的普及介紹,對比了Agatha Christie作品作為傳統(tǒng)的偵探小說的特色以及當代偵探小說的特點。針對偵探小說這一主題,筆者進行了相應的任務設(shè)計,并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了相關(guān)的教學幽默技巧。
(一)前期任務(Pre-task Priming Activities/Mini-tasks)
前期任務:Who is the spy?
任務解釋:此任務是一個名叫“誰是臥底”的游戲,分小組進行。一組8人,7人拿到相同的一個英文單詞,剩下一人拿到的是與之相類似的另一個詞語,此人為臥底。每人每輪只能用一個句子來描述自己拿到的詞語,不能直接說出,既不能讓臥底發(fā)現(xiàn),又要給同胞暗示。每輪描述結(jié)束之后,指出自己認為是臥底的人,得票最多者出局。臥底如果能堅持到最后未被淘汰,則勝出。
任務目標:作為前期任務,激發(fā)學生對于探究未知事件或者神秘事件的興趣,從而有效過渡到下一個主要任務。
教學幽默:游戲,語言幽默,非言語幽默。游戲這種形式本身就是一種幽默的方式。學生親身參與其中,互動過程中,通過大家的肢體語言、表情、描述性的語言等方面活躍了課堂氛圍。特別是語言上的幽默,在這個游戲中是很考究的。
幽默實例:利用“牛奶”和“酸奶”;“橙子”與“橘子”;“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耐克”與“阿迪達斯”的相似度,混淆參與者視聽。在游戲過程中,為了解釋這些名詞的區(qū)別,幽默的事情時而發(fā)生。有學生為了表明自己的同胞身份,在解釋“百事可樂”的時候用到了其廣告語“The choice of a new generation”;解釋“耐克”時說“Just do it”;解釋“阿迪達斯”時說“Impossible is nothing”,通過模仿大家熟知的廣告語引發(fā)了笑聲,同時也達到了游戲的目的。
師生反饋:教師既可作為游戲的主持者,也可以作為參與者,在與學生的互動中,運用幽默技巧,有效地刺激和調(diào)節(jié)了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喜歡在課堂上進行小型的游戲,同時這個游戲能有效地鍛煉學生對于物品的描述,從被試學生參與程度來看,他們很喜歡這個前期任務。
(二)任務(Task)
任務:Detective Story:Find out whodunit,howdunit or whydunit.
任務解釋:布置一個小組的同學在課外準備一個偵探小故事,課堂上表演或者播放錄制好的錄像,要求其他學生通過觀看這個故事,找出兇手、方式或者動機。故事的展示過程中要做到破案線索的共享。教師自身也準備一個小故事,通過講述故事的方式,讓學生猜測答案,并講述原因。
任務目標:了解偵探小說中whodunit,howdunit,whydunit等不同切入點,初步了解本文主題。進一步學習前一階段使用的語言表達形式,不僅要求學生注意語言使用的流利性,還需要把握準確性。
任務過程:
1.構(gòu)想:在完成上述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既要找出答案,同時又要分析原因。小組的口頭討論有助于最終結(jié)果的產(chǎn)生。
2.匯報:通過口頭表達進行任務的匯報??陬^表達可以在課堂上任務完成之后即時進行,也可以讓有條件的同學在寢室里和室友討論時進行錄音,以MP3的形式上交老師,進行點評。同時輔以書面表達的總結(jié),通過email的形式交給老師進行批改。
教學幽默:視覺幽默、聽覺幽默、體態(tài)幽默及言語幽默。通過模仿某個社會現(xiàn)象或小說故事情節(jié),通過學生現(xiàn)場表演或者視頻片段,從看和聽兩個方面引起學生的高度關(guān)注。教師在講述故事的時候,要注意自身語言和體態(tài)動作的運用,可以使用稍微夸張的表演手法,引起學生的關(guān)注。同時,錄音的教學技術(shù)的使用,也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幽默實例:任務開始之前,教師或?qū)W生模仿波洛探長及福爾摩斯,突出兩位偵探的不同特點。以兩位名偵探的身份邀請大家乘坐“神秘特快”,一起參與之后偵探故事的解謎。模仿波洛時,突出其手執(zhí)手杖、小碎步走路的樣子,配上紙質(zhì)的假胡須;模仿福爾摩斯時,突出其鷹鉤鼻和煙斗。借助于自配的簡陋實物,進行實際演示,產(chǎn)生幽默氣氛。同時,教師通過自貶式的幽默誘導學生區(qū)分兩位偵探,說出答案。任務完成之后,教師對于兩位偵探的區(qū)別進一步深入闡述,這一點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可以要求學生到文章中去尋找波洛的特色,鍛煉學生尋找信息的能力。
師生反饋:教師在此階段開展任務時,感覺切入點比較新穎,如果學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劇本,教師可以提供相應的文本,并給與一定的指導,強調(diào)作為偵探小說,述說者不能隱瞞必要的線索,這是學生在準備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在完成這個任務時感覺很新奇,表演或者講述故事的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得到了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其他學生帶著問題觀看,教師和學生的表演夸張有趣。教學幽默,特別是體態(tài)幽默在任務中凸顯積極作用。
(三)語言形式焦點(Form Focus)
任務(task):after class reading:Fatal Attraction文本分析。
任務解釋:作為課后閱讀的文章,主要引導學生進行信息的查找、對比和歸類。給出具體的閱讀任務:1.找出波洛探長的特色(這在上一任務結(jié)束時,通過對比波洛和福爾摩斯兩位探長的特色,教師已經(jīng)要求學生在文中尋找波洛的特點);2.歸納Agatha生平簡介及其作品特色;3.比較傳統(tǒng)古典的偵探小說與當代偵探小說之間的區(qū)別。
任務目的:這一部分是任務和語篇的良好結(jié)合,學生有了大量機會接觸語言,并能得到范本的指點,從主題、詞匯、結(jié)構(gòu)、意義等方面進一步鞏固學生的目的語。
教學幽默:板書幽默、視覺幽默、聽覺幽默、言語幽默及非言語幽默。文章的講解過程最能考究教師幽默的素養(yǎng)。
幽默實例:教師根據(jù)文中對于波洛的描述,補充小說中有關(guān)波洛形象的描述語句,要求學生在黑板上畫出相應的形象。利用視覺幽默和板書幽默的方式,引發(fā)大家對于波洛形象的興趣,并由此補充一些人物描寫的語句,提高寫作中對于人物描寫的技巧,這一點,在Agatha的小說中有許多實例。
師生反饋:這一部分的幽默技巧非常重要。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幽默素養(yǎng),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的精彩程度,對于教師而言,是個挑戰(zhàn)。對比之前活動的趣味性,學生在這一階段比較容易感到疲乏,但其實這一階段非常重要,否則語言學習將流于形式。此處所給的幽默實例緊密結(jié)合任務型教學中的“任務”設(shè)計。這一階段需要運用的各種幽默技巧和回應方式,特別是言語幽默,可以參考魏鈞等2010年“教學幽默的質(zhì)化研究”一文,另文詳述。
(四)任務重復或評價(Task Repetition and/or Evaluation)
任務重復:要求學生對此主題做相應擴展,個人演講的方式,主題為What is your fatal attraction?
任務解釋:重點在于了解fatal一詞的引申意義,并對于attraction做主題內(nèi)容上的進一步擴展。采用個人演講的方式,有助于了解學生在課文學習之后,相關(guān)主題的語言運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任務目的:回答過程中必須用到已經(jīng)掌握的一些語言表達方式,注重語言使用的流利性和準確性,同時開闊學生思維,提高思辨能力。
教學幽默:言語幽默在這一段為重點。
幽默實例:有學生的選擇是“l(fā)ove”,因為“Love is blind”;還有學生的選擇是“money”,因為People would risk his own life by doing a criminal act only to have money,都是非常幽默的引申。
師生反饋: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只要有道理、能自圓其說,都可以。此處教學要點注重的是話語的邏輯性。師生在這一任務的完成中,教學相長,參與度都很高。從語言的流利性和準確性兩個方面做出總結(jié),是整個單元主題的升華。
任務評價:貫穿于整個任務過程中。
教學幽默:言語幽默是重點。
幽默實例:在偵探故事解謎的過程中,教師講述了一位老奶奶離奇死亡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到牛奶工、送報員和保姆三個嫌疑犯。有學生選擇了牛奶工作為兇手,但給出的理由是錯誤的。這時教師給出了自己的幽默評價:你可不能因為毒奶粉事件,就判斷與牛奶相關(guān)的都是壞的啊。這句評語影射了社會時事,引發(fā)了大家的笑聲。
上述任務設(shè)計和實施的過程中,教學幽默真實自然,且與任務本身環(huán)環(huán)相扣,創(chuàng)造真實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相聯(lián)系,不但能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還能做到情景交融,留下深刻印象,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教學幽默在任務型教學中的幾點建議
本次實踐從任務設(shè)計、任務解釋、任務目的、教學幽默、幽默實例和師生反饋六個方面進行詳細論述,重點闡述教學幽默在任務型教學中的實例運用及其效果。結(jié)果證明,教學幽默在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過程中,能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不過,在實踐過程中,也并非十全十美。筆者根據(jù)自身體驗和參與實踐師生的反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教學幽默的運用要以學生為認知主體、任務為載體,緊密結(jié)合任務設(shè)計的特色進行。
2.教學幽默與任務主次分明,任務是教學實施的重點,教學幽默只是錦上添花,切不可喧賓奪主。
3.教學幽默的使用要把握時機,適量適當?shù)剡M行。
4.教學幽默的使用不僅僅是教師的特權(quán)。教師要適當?shù)匾龑W生,開發(fā)其幽默感。
5.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自身的幽默素養(yǎng),多搜集幽默的素材,包括視覺聽覺以及言語等方面。
在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框架下,討論教學幽默在任務設(shè)計和實施過程中的作用關(guān)系,我們發(fā)現(xiàn)教學幽默的適當適量適時的使用可以促進并完善任務型教學中的任務設(shè)計。當然,如何將教學幽默技能的具體實施與外語教學的任務設(shè)計有機整合,以及其教學效果如何,還需要更大范圍和更長時間的實證研究。怎樣使之真正促進外語教學,仍需進行深化和細化的思考。
參考文獻
[1]RICHARD A SHADE.License to laugh:humor in the classroom[M].Greenwood:Teachers Idea Press,1996.
[2]WILLS D,WILLIS J.Doing task-base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3]陳國海.國內(nèi)教學幽默研究評述[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7(2):88—91.
[4]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胡范鑄.幽默語言學[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
[6]李濤.教學幽默新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4):47—49.
[7]陸谷孫.英語教師的各種素養(yǎng)[J].外語界,2003(2):2—6,23.
[8]王凱旋.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幽默技能[J].湖南教育,2001(22):47—48.
[9]魏鈞,李吏豫,蔡安雅.教學幽默的質(zhì)化研究:北京高校第六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案例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2010(8):67—69,74.
[10]鄔易平,雷亞敏.多媒體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任務設(shè)計——Willis(2007)任務學習法理論框架的實證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2):128—130.
[11]張寶臣.論教師幽默素質(zhì)及其養(yǎng)成[J].教育評論,2001(6):23—25.
[12]褚丹榮.教學幽默提高了教學藝術(shù)的娛樂性[J].教書育人,2001(6):22.
【注釋】
[1]本文系2012年浙江工商大學高教課題《教學幽默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度之相關(guān)性研究》(編號:xgy12083)研究成果;2013年浙江省教育廳研究課題《管理學視域下星巴克式“伙伴”師生關(guān)系構(gòu)建的教育敘事研究》(編號:Y201327063)研究成果。
[2]鄔易平,女,上海人,講師,研究方向:任務型教學、教師發(fā)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