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蓮花巷說商衍鎏

        蓮花巷說商衍鎏

        時間:2023-02-07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它是清朝末代探花商衍鎏寫給末代榜眼朱汝珍的,詩中一、二句提及清代最后一次科舉的故事。商衍鎏在抗戰(zhàn)勝利后自號“玉蓮園舊主人”,原因就是清代時他住在紙行街西側(cè)的小巷,其家名玉蓮園。商衍鎏中了探花后,人稱其家為“探花第”??谷諔?zhàn)爭時期,探花第在戰(zhàn)火中被毀,戰(zhàn)后復建成街巷,取玉蓮園的“蓮”、探花第的“花”,名為蓮花巷。其父商廷煥在今蓮花巷處建屋而居。這事還有商衍鎏親筆繕寫文字的《商衍鎏詩書畫集》為證。
        蓮花巷說商衍鎏_廣州越秀古街巷.第3集

        君本鰲山第一人,追隨我愧踏京塵。

        傳籌月落瓊巒曉,聯(lián)步風微太液春。

        昔日史宬夸弭筆,今朝書劍剩閑身。

        放懷且作孫登嘯,到處青山可結(jié)鄰。

        這首《壽朱聘三汝珍七十,時聘三在香港講學》,與越秀區(qū)蓮花巷有關。它是清朝末代探花商衍鎏寫給末代榜眼朱汝珍的,詩中一、二句提及清代最后一次科舉的故事。

        商衍鎏在抗戰(zhàn)勝利后自號“玉蓮園舊主人”,原因就是清代時他住在紙行街(今越秀區(qū)紙行路)西側(cè)的小巷,其家名玉蓮園。商衍鎏中了探花后,人稱其家為“探花第”??谷諔?zhàn)爭時期,探花第在戰(zhàn)火中被毀,戰(zhàn)后復建成街巷,取玉蓮園的“蓮”、探花第的“花”,名為蓮花巷。

        商衍鎏(1875—1963),字藻亭,廣東番禺水口營(今屬花都區(qū))人。其父商廷煥在今蓮花巷處建屋而居。商廷煥是大學者陳蘭甫的弟子。商衍鎏自小受家庭熏陶,打下詩文根底。14歲師從知名學者章蘭谷、章國珍。后來先后在羊城、越華、應元等書院讀書,得易蘭池、葉衍蘭、吳道鎔等悉心指導,由是學問大進。

        光緒十六年(1890),他兄弟三人參加童子試,均得高中。四年后,他與兄衍瀛參加鄉(xiāng)試,同時中舉,被人譽為“禺山雙鳳”。光緒三十年(1904),清朝最后一次科舉考試,商衍鎏得中一甲第三名,成為末代探花。這次考試最后的結(jié)果傳說有慈禧太后干預的故事。

        1946年12月,商衍鎏攝于南京

        這次會試叫“甲辰恩科”,甲辰即光緒三十年,所謂“恩科”是增開的一次科舉,當時為的是慶賀慈禧太后壽辰。甲辰恩科殿試閱卷官最初擬定的順序是:朱汝珍(聘三)第一,劉春霖第二,張啟后第三,商衍鎏第四。傳說慈禧對廣東人沒有好印象(洪秀全、康有為、孫中山都是廣東人),而朱汝珍是廣東人,故被拉下來,劉春霖因名字吉祥便被捧為第一。其實這是誤傳,當時最后審定的是已經(jīng)親政的光緒皇帝。他看卷后認為第二卷比第一卷好、第四卷比第三卷好,故欽定第一名(狀元)是劉春霖,第二名(榜眼)是朱汝珍,第三名(探花)是商衍鎏,第四名(傳臚)是張啟后。當時的考卷姓名是密封的,按規(guī)定是看文章質(zhì)量定名次后才開封,故不可能因名字而改名次。這事還有商衍鎏親筆繕寫文字的《商衍鎏詩書畫集》為證。書中有本文開頭引的詩,還有商衍鎏寫在詩中的夾注:“廷對君本第一,劉春霖第二,張啟后第三,余第四。進呈,君與劉易,余與張易。君降第二,余遂第三。”這是當事人的親筆說明,又是對另一當事人說,應是符合實際的。

        商衍鎏中了探花后,曾在清廷擔任翰林院編修、秘書郎、國史館協(xié)修、實錄館總校官等職。后來,他被派到日本留學,在東京法政大學學習。畢業(yè)回國后,他志圖變革社會,但其主張不為朝廷接受,便辭去官職。民國元年(1912),他應聘到德國漢堡大學任漢文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1917年隨駐德使館人員撤回國內(nèi)。歸國后他先后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秘書、江西省財政特派員等職。任職期間,一位大商人得悉他主持財政部修改條文工作,托人以五萬元賄賂他改動某些條文,遭他嚴詞拒絕,此事成為美談。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輾轉(zhuǎn)流離,與家人各散一方;先后居于重慶、成都、樂山等地,靠賣文賣字為生??箲?zhàn)勝利后,他到南京居于其長子商承祖家。1948年冬回廣州,次年遷居澳門,自號“玉蓮園舊主人”,在香港舉辦個人書畫展,頗得社會好評。

        1960年周恩來總理簽發(fā)的聘商衍鎏擔任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的聘書

        1961年商衍鎏、商承祚父子于家中。

        新中國成立之初,他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江蘇省政協(xié)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1954年,他開始撰寫《清代科舉考試述錄》,1958年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為研究清代歷史提供了重要史料。1956年,他的次子、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商承祚接他回康樂園居住,他此后自號“康樂老人”。同年11月,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為其拍攝新聞紀錄片《探花晚年》,詳細介紹其生平事跡及其生活片斷。以后,他歷任廣東省政協(xié)常委、廣東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等職。他在詩書畫方面享有盛譽,其詩風格樸實自然、感情真摯。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