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晏建懷
最近看到一部奇書——《李宗吾說話辦事厚黑學》,編輯推薦詞說:“本書在深度挖掘李宗吾之厚黑學精髓的基礎上,總結出極其有效、實用的厚黑之道。一旦你掌握了書中的原則并積極實踐,就一定能夠啟迪智慧,增長才干,開拓思路,更新觀念,打破常規(guī),化腐朽為神奇,把話說得滴水不漏,把事情辦得天衣無縫,在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假若上司是老虎的話,這本書就誠懇而耐心地教育你,如何把他們的毛捋順了,讓他們不咬你,然后同情你、信任你、關心你甚至喜歡你,這樣,你就能乘風破浪,步步高升。
相對于今人對馬屁學的精深研究,宋朝人既無名師輔導,又無專著普及,更沒有電視講座和暑期培訓,似乎缺乏理論支撐。不過,古今相似的是,對于萬物之靈的人來說,馬屁之學往往無師自通,理論的淺薄并不影響宋人精湛的拍馬屁功夫,也不妨礙他們把馬屁拍得震天響。而且,宋人千奇百怪的拍馬屁事例依然有規(guī)律可循,甚至可以提煉總結為“宋朝馬屁學”。
據(jù)宋人魏泰在《東軒筆錄》中記載,王安石任宰相期間,每逢生日,部下競相祝賀。其中,光祿卿鞏申為了把馬屁拍得與眾不同便別出心裁,通過“放生”為王安石祝壽。他用大籠子裝來許多鴿子,一只一只地放生,放一只,磕一個響頭,然后禱告:“愿公一百二十歲?!比绱朔磸汀o獨有偶,當時有一守邊將軍的老婆生了病,手下一虞候(侍從官)懷著極大的犧牲精神,從自己的屁股上割下一塊血淋淋的肉進獻,表示忠心。好事者以這兩件事做了一副對聯(lián)曰:“虞候為縣君(古代婦人封號)割股,大卿為丞相放生。”一時傳為笑談。這種勇于為領導獻身的拍馬屁方式,堪稱“身體力行式”。
宋仁宗時期,呂夷簡任宰相,顯赫一時,無論封疆大吏還是州府小官,皆以與呂宰相結交為榮。但呂夷簡奉行“宰相禮絕百僚”的古訓,務為清簡,輕易不與士大夫私交。唯一例外的是,他信佛,愿意與善于禮佛談禪者交往。這如同領導喜歡收藏書畫,部下就成了書畫家,領導喜歡古董,部下就成了古玩家一樣,許多想走宰相門路的奔競之徒,便“幅巾道袍,日游禪寺,隨僧齋粥,講說性理”(宋代徐度《卻掃編》),人人做僧人打扮,天天出入寺廟,人心向佛,禪來禪往,一時成為風尚。后來,有人把這種行為譏為“禪鉆”,是很形象,但過雅了,通俗點講,可稱為“投其所好”。
宋人拍馬,最流行、最精準、最有效的還是“附庸風雅”,即進獻諛詩。蔡京過生日,大詞人周邦彥獻上一首詩為蔡宰相祝壽,其中有一句:“化行禹貢山川內(nèi),人在周公禮樂中?!卑巡叹┍扔鞒扇巳司囱龅闹芄檀笕艘桓吲d,立刻提拔周邦彥為秘書少監(jiān)。秦檜新建“一德格天閣”,落成后,滿朝祝賀,某朝臣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賀信,信中有一聯(lián)云:“我聞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彼亚貦u比喻成名相伊尹和管仲,于是馬上被提拔。另有一候補官員也獻詩:“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燒銀燭照蛾眉。格天閣上三更雨,猶誦《車攻》復古詩?!备桧炃貦u好學勤政,隨即也補了實缺??梢?,風雅的馬屁比肉麻的吹捧更加給力。
與今人不同的是,宋人拍馬屁的經(jīng)典案例都是作為反面教材記載在正史或散落在野史筆記中的,反映出當時士大夫階層對于拍馬行為的鄙夷態(tài)度。不像現(xiàn)在,拍馬都已經(jīng)發(fā)展成系統(tǒng)理論,堂而皇之地在電視、報刊甚至校園內(nèi)廣泛普及,成為一門顯學,以至于那些不會拍馬之學、不擅拍馬之技的人,反倒成了不能與時俱進的異類而日漸out了。
所以,當正常成了不正常的時候,不正常也就成了正常。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