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性胃炎如何防治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不同的患者臨床表現(xiàn)各有差異,有的患者可無癥狀和特征,多數患者可有上腹部隱痛、食后飽脹、食欲缺乏及噯氣等,且癥狀時輕時重,可反復發(fā)作或長期存在。下面將本病可能出現(xiàn)的臨床表現(xiàn)作一歸納。
(1)最常見癥狀是上腹疼痛,約占85%。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數無規(guī)律,與飲食無關(有的患者空腹舒適,飯后不舒),一般為彌漫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常因進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癥狀加重,少數與氣候變化有關。這種上腹疼痛用解痙劑及抗酸劑不易緩解。
(2)腹脹,占70%。常因胃內潴留、排空延遲、消化不良所致。
(3)噯氣,約占50%的患者有此癥狀,患者胃內氣體增多,經食管排出,使上腹飽脹暫時緩解。
(4)反復出血也是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常見表現(xiàn)。出血原因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基礎上并發(fā)的一種胃黏膜急性炎癥改變。
(5)其他,食欲缺乏、反酸、惡心嘔吐、乏力、便秘或腹瀉等。
(6)慢性淺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陽性體征。體格檢查時可有上腹壓痛,少數患者可有消瘦及貧血。
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藥物很多。以前采用解痛劑(如654—2、溴丙胺太林等)、抗酸劑(如復方氫氧化鋁、硫糖鋁)、中藥等,服藥時間長,效果不好。
由于慢性淺表性胃炎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因此主要為癥狀性治療??筛鶕煌牟∏椴捎茫?/p>
(1)保護胃黏膜藥物:硫糖鋁、胃膜素、猴頭菌片、麥滋林—S等。
(2)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如抗膽堿能藥物阿托品、溴丙胺太林、654—2等,H2受體阻滯劑甲氰咪肌、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還有前列素E1、奧美拉唑等。
(3)膠態(tài)鉗制劑:枸櫞酸鉍鉀等。
(4)促進胃腸蠕動藥物: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還有新研制成的西沙比利。一般治療安排4~6周,一種藥物治療無效時,可選用或加用另一種藥,聯(lián)合用藥不宜在同類藥中選擇。還可以中藥治療,可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及特點,結合病因、病理,進行辨證分型施治。
一般可采用雷尼替丁+慶大霉素口服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效果好,副作用少,復發(fā)率低。具體的方法是:
(1)雷尼替丁:每次2片,每天一次,睡前口服,連服2周。;
(2)慶大霉素片:每次2片,每天3次,連服3周。若個別病人服用慶大霉素后上腹不適,可改為卡那霉素,每次0.5克,每日2次口服。
若患者上腹疼痛明顯,可加服654-2或硝苯地平,疼痛緩解后停用;上腹飽脹明顯者,可先服3天乳酶生(每次1.5~3.0克,每天3次),再服雷尼替丁十慶大霉素;伴有消化不良時,第1周配伍多酶片;遇癥狀嚴重,惡心、嘔吐,不能進食的病人,先靜脈滴注慶大霉素,肌注甲氧氯普胺,待嘔吐停止能進食后再口服慶大霉素+雷尼替丁治療。
慢性淺表性胃炎保健小處方:
(1)生活有規(guī)律,心情樂觀,戒煙忌酒,切勿暴飲暴食或饑飽不均。
(2)少食多餐,避免難消化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咖啡、辛辣之物。
(3)有胃悶脹、泛酸、噯氣者,宜用嗎丁啉或甲氧氯普胺,飯前半小時服用。
(4)有胃部脹痛者,可用解痛劑或其他有止痛作用的胃藥。
貼心小叮嚀: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中有極少數人惡變胃癌,因此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胃鏡復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