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晚年生活的新觀念
第九節(jié) 如何安排晚年生活的新觀念
安度晚年今古興,人生浪費不高明。
“回春大法”新提倡,生命不息勞不停。
古往今來,人們流傳著一句口頭禪,即“安度晚年”。這句口頭禪普遍地被接受,并形成傳統(tǒng)被廣泛傳承,但它不知浪費了多少人的寶貴人生。從字面上解析,“安度晚年”即安靜地、自由自在地度過晚年。但它更深層次的意義和結(jié)果在于:認為一個人到了60歲退休或退出重要崗位,意味著在事業(yè)上退出歷史舞臺,完成歷史賦予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經(jīng)濟上靠退休金維持生活。在家庭方面,完成了生育兒女的歷史使命,從家庭支柱變成被照顧的對象。60年的辛勤勞動,飽經(jīng)風霜。步入中老年后,渴望一種平靜、自由的生活方式。
“安度晚年”的嚴重后果往往是不管任何事務,無官一身輕,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志消沉,無所事事,飽食終日,碌碌無為。如此這般,免疫功能全面下降,身體越來越差,加速衰老退化,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乘虛而入,在痛苦中度日如年,災難提早來臨,“安度晚年”無異于等待死亡的來臨。有詞為證:
添字采桑子·安度晚年(詞林正韻)
退休職責完全盡,無志無求。無志無求,安度晚年、無責可全休。
消沉態(tài)度催人老,多病多愁。多病多愁,浪費人生、災難早臨頭。
如何正確對待中老年人的生活問題,我們首先從人類的最長壽命談起。老子認為:“人生大期,以百二十為限?!薄渡袝?a href="http://123shoppingwar.com/baike/97132.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wordlink">洪范篇》中有“一曰壽,百二十歲也”,即古人認為人的最高自然壽命是120歲。按現(xiàn)代生物學的研究,對人的最長壽命問題,不同專家學者有不同見解。計有120歲、150歲、110~150歲、167歲、100~175歲、289歲等。1982年《科學大觀園》第4期報道,中國高僧慧昭享年289歲(526—815),英國男人弗姆·卡恩活了207歲(1588—1795)。自然壽命超過150歲的中外男、女人士共有17人。當然,這些資料中的數(shù)據(jù)沒有經(jīng)過科學的嚴格考究,只作為一種參考,不能作為科學依據(jù),更不能作為結(jié)論。有紀錄可查的是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正式認可的人類長壽紀錄保持者日本男子泉重千代,壽命120歲零237天(1865年6月29日至1986年2月21日),與中國古代猜測(無科學數(shù)據(jù)作依據(jù))人的最高自然壽命120歲一致。而60歲還未走到生命的一半。從生命歷程觀點來看,“安度晚年”是一種傳統(tǒng)的、落后的、消極的觀念?!鞍捕韧砟辍庇兴臍v史根源和現(xiàn)實原因。
人類長期以來受自然環(huán)境的制約,溫飽難以解決,普遍營養(yǎng)不良,無法做到營養(yǎng)全面、均衡;長期不平等的社會制度,給人類造成深重災難;落后的科學技術(shù)無力挽救生命。人們受傳統(tǒng)、落后觀念影響,沒有科學的健身方法,人類的平均壽命很低,人生求六十、七十古來稀。大部分中老年人身體素質(zhì)非常差,并患有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使人錯誤地認為,60歲已快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沒有了希望,有心而力不足,不如自由自在地享幾年清福,順其自然地等待死亡的到來。
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社會制度的進步,科學技術(shù)水平的提高,人類的平均壽命大大提高。今非昔比,傳統(tǒng)的、落后的、消極的觀念也應拋棄。“小車不倒只管推”,拋棄了傳統(tǒng)的落后的“安度晚年”的觀念,是一種觀念上的進步。當然,小車不能只管推,要注重保養(yǎng),適當時候要認真地修理一下,小車仍然可以繼續(xù)推下去。
當今60歲的人,普遍是未老先衰。主要不是衰老引起,而是營養(yǎng)不全面、不均衡,缺少運動和睡眠不足引起。中老年人只要信仰“回春大法”,用它來修理一下小車,完全可以追回青春,追回健康。中老人應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1.轉(zhuǎn)變觀念。人生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只有階段和過程。不同的人生階段,體現(xiàn)不同的價值。人的觀念不同,價值觀念也不同,有些人因虛度年華而悔恨,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有些人虛度年華卻無所謂,碌碌無為卻心安理得。人們常說:“生命最寶貴,要珍惜生命?!薄鞍捕韧砟辍鼻∏∈菍ι淖畲罄速M。不但浪費了寶貴的生命,同時浪費人生好不容易獲得的知識和寶貴的經(jīng)驗。應毫不猶豫地拋棄這個傳統(tǒng)的、落后的、消極的舊觀念,樹立“生命不息,勤勞不止”的新觀念。被譽為“塑料大王”和“經(jīng)營之神”的臺灣商人王永慶,一生勤勞拼搏,成為臺灣首富,92歲高齡還赴美考察業(yè)務,安睡中逝世,走完完美的人生,是“生命不息,勤勞不?!钡牡湫停档檬廊藢W習。
2.提高身體素質(zhì)。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只能是空談。疾病纏身,不說大事干不了,生活自理都成問題,晚年也無法“安度”。健康的身體是最大的本錢,75%以上的中老年人恰恰缺少這一本錢。所以,中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身體素質(zhì)。最好的辦法是信仰“回春大法”,它可以讓你追回青春,追回健康,更好地為“生命不息,勤勞不?!眲?chuàng)造條件。
3.加強學習。知識落后就會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中老年人需要知識更新。知識就是力量,只有掌握新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特長,發(fā)揮自己的余熱。常說:“活到老,學到老?!敝欣夏耆藢W習不是為了消磨時光,是為了增長知識,充實自己,體現(xiàn)中老年人的價值。2008年67歲的浙江海寧老人鄒偉敏經(jīng)過5次高考,終于被嘉興某學院錄取,成為一名正式大學生,也是國內(nèi)就讀全日制高校的最高齡學生。廣州的麥雪侶阿婆20年前作為第一批學員進入廣州嶺海老人大學專攻古典文學詩詞,2007年97歲時出版了三本詩文集,目前正著手撰寫回憶錄,成果之豐,讓一些青年人都自嘆不如。這樣的老年人當之無愧是中老年人的楷模。
4.發(fā)揮自己的專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這些專長是幾十年辛勤工作的結(jié)晶。中老年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在不同的崗位上,繼續(xù)發(fā)揮自己的專長,為社會作出新的貢獻。有能力的可將自己的專長和經(jīng)驗寫成書,或舉行學習班、培訓班將專長和經(jīng)驗傳授給下一代。
5.在家庭中發(fā)揮作用。常說道:“家有老人是個寶!”如果中老年人能主動擔當家務事,負責買菜、做飯、看小孩、搞衛(wèi)生,可以減輕年輕人的負擔,使他們?nèi)硇牡赝度牍ぷ骱褪聵I(yè)中,間接地為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中老年人的生活應該怎樣度過?要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請君牢記:“生命不息,勤勞不止?!?/p>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