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跑是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的運動項目。這是一種競爭性、趣味性強的集體性鍛煉項目。接力跑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同年齡、不同身體條件的青少年,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健身接力跑的方法。
1.反向接力跑 在完成這項訓練時,可把參與者平均分為2組,讓他們站在起跑線后面,在距起跑線20米的地方設置2個返回標志,可以是2個固定的旗桿,也可以是2把椅子。跑步時,每個小隊的第一個練習者要背對運動方向倒著跑,跑到返回標志處再改為正常狀態(tài)的向前跑,直到跑回起點為止。這項練習不僅具有趣味性,而且對于青少年的身體成長也有著很高的鍛煉價值。因為,反方向跑有助于糾正長期伏案學習、彎腰低頭所造成的不良姿態(tài),對于機體的正常成長大有好處。但進行這項練習時,一定要事先考察好場地情況,要在平整的場地開展運動,以免出現(xiàn)扭傷等情況。同時,這項練習對于跑動速度不可要求過高,尤其是在倒著跑時,如果太追求速度,很可能出現(xiàn)重心失衡的狀況。
2.坐立交替跑 同樣把參與者平均分為2個小組,讓他們站在起跑線后面。同時,在距離起跑線20米處的地方,放置2把椅子,2組各選一個參與者坐在椅子上。游戲開始后,每隊的第一位練習者聽到口令后向椅子處跑去,然后輕拍同伴的肩膀,最初坐在椅子上的伙伴迅速起身與第一位練習者交換位置,并向起跑點跑去,回到起跑點后,同組下一位練習者接著向座椅方向跑去。依此類推,直到最先坐在椅子上的練習者又回到椅子上,便完成了第一輪的比賽內容。在進行這項練習時,椅子與起跑點的距離并不固定,練習者可根據(jù)自己的訓練水平確定。一般來說,短距離跑動,著重于培養(yǎng)個人的瞬間爆發(fā)力,有助于提高奔跑速度;較長距離跑動,著重于培養(yǎng)個人的耐力素質。
3.繞桿接力跑 把參與者平均分為2個小組,排成2列縱隊,站在起跑線后面,并在場地內跑動路線上插上2列標志桿,標志桿之間的距離在2米左右,并在尾端設置一個折返點。游戲開始時,第一個練習者起跑后,分別圍繞每一個標志桿轉一圈,直到轉完最后一個標志桿,到達折返點后向回跑;回跑時依然用同樣的方法轉過每一個標志桿,直到返回起點。下一個練習者依次進行如上跑動,直到本組最后一個參與者完成比賽,率先跑完一個輪次的組獲勝。繞桿跑練習對于提高人的反應能力和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都有很大的好處。同時,這項練習適應的人群也比較廣泛,無論是7~8歲的孩子,還是17~18歲的青少年,都可以經常參加這種繞桿跑。但跑動時要注意安全,標志桿插入要牢固、穩(wěn)妥;繞桿時練習者不可有手扶桿或手推桿的動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