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yī)學中,胃氣是脾胃功能的總稱,而脾胃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是氣血生化之源。人體的生長發(fā)育,維持生命的一切營養(yǎng)物質,都要靠脾胃供給。若脾胃功能減弱,則人體的生長發(fā)育、新陳代謝就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古代養(yǎng)生家特別強調“胃氣”的重要性。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醫(yī)學家華佗曾說:“胃者,人之根本;胃氣壯,五臟六腑皆壯也……”《內經(jīng)》說:“人無胃氣日逆,逆者死?!笨傊?,要養(yǎng)生,要延年益壽,必須要保養(yǎng)胃氣。保養(yǎng)胃氣食養(yǎng)方法:
長壽馬蘭頭
原料:鮮馬蘭頭250克,五香豆腐干5塊,五香炒花生米50克,醬油、麻油、精鹽、糖、味精各適量。
制作:炒熟的五香花生米脫衣后再用溫火炒黃,豆腐干沸水略焯,與花生米分別切成細末;馬蘭頭洗凈沸水焯熟后擠干水分切成細末,各料拌和并加上調味品拌勻即可。
功效:此菜清涼解毒、悅脾胃、滋養(yǎng)調氣、潤肺臟;如加上醋,還能防治高血壓。
豆腐衣炒韭菜
原料:豆腐衣100克,韭菜250克,素油75毫升,淀粉、味精、醬油、黃酒各適量。
制作:豆腐衣酒水潤濕,切成絲,韭菜擇好洗凈,切1~2寸長。開油鍋,油溫七成,加鹽,將韭菜下鍋,旺火急炒熟出鍋,鍋里加點兒熟油,放入黃酒、醬油、淀粉、味精、豆腐衣急炒幾下,投入韭菜翻勻即可。
功效:豆腐衣養(yǎng)胃消痰,韭菜溫中行氣、解毒散血。此菜可治胃弱少食、咳嗽多痰、創(chuàng)傷瘀腫等證。
白煨豬肚
原料:豬肚1只,小茴香50克,生姜、鹽、味精各適量。
制作:豬肚里外洗凈切塊,小茴香、生姜用紗布包好,鍋內放水,投入肚塊、紗包,旺火燒開,文火燉爛,加入鹽、味精即可。
功效:可健脾胃、補虛損、止腹瀉,也是糖尿病人宜食的理想配餐。
小黃魚湯
原料:小黃魚250克,素油100克,雪菜25克,肉湯250毫升,黃酒、鹽、糖、淀粉、味精、蔥、姜末、麻油各適量。
制作:小黃魚洗凈去頭和內臟,加鹽、黃酒、淀粉腌一會兒,開油鍋。油溫七成,把小黃魚放入兩面煎黃撈出。鍋留底油,倒入姜、蔥、雪菜、煸炒,下入肉湯、糖燒開,放進小黃魚,加麻油、味精燒開即可。
功效:此湯滋補健身、開胃消導,且肉質細嫩,含大量優(yōu)質蛋白,是理想的營養(yǎng)菜肴。
南瓜芋泥餃
原料:南瓜250克,芋艿300克,糯米粉500克,瘦豬肉100克,水發(fā)香菇50克,麻油、鹽、味精各適量。
制作:南瓜蒸酥去皮壓成茸,加入糯米粉和成面團;芋艿蒸酥去皮壓成泥,加肉丁、香菇丁,用油炒熟,調味成餡。將面團分成若干份,分別包上餡制成餃子,上屜蒸熟即可。
功效:此餃可滋陰補胃健脾、利尿消腫,還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芝麻蜜糕
原料:黑芝麻100克,蜂蜜150毫升,玉米粉200克,白面500克,雞蛋2個,發(fā)酵粉適量。
制作:黑芝麻炒香研碎,和入玉米粉、面粉、蛋液、發(fā)酵粉、蜂蜜,加水和成面團,35℃保溫發(fā)酵1.5~2小時,上屜蒸20分鐘即熟。
功效:此糕可保肝、健胃,促進紅細胞生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