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一個人的心臟有病從而影響遠端大腦的供血,輕則會出現(xiàn)短暫性腦缺血癥狀,重則會出現(xiàn)中風,最嚴重時會出現(xiàn)腦死亡。長期慢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可引起中風。尤其是風濕性心臟病、亞急性心內膜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臟有創(chuàng)檢查或手術等都可能發(fā)生腦血流灌注降低,從而引起中風。另外,長期慢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還可造成慢性腦缺血缺氧而導致血管性癡呆,因此,要認真對待各種心臟病,積極進行治療。
人體從心臟泵出血液,通過血管不停息地為大腦提供氧氣和營養(yǎng)。雖然人的大腦重量平均約1400克,但是大腦的耗氧量卻占全身耗氧量的1/4,是人體耗氧最大的器官。大腦每天像計算機一樣的工作,會消耗大量的營養(yǎng)和氧氣。由于它需要大量的氧氣,所以,缺氧時就極易受到損害。大腦中斷供血5分鐘,就可以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如果一個人的心臟有病從而影響遠端大腦的供血,輕則會出現(xiàn)短暫性腦缺血癥狀,重則會出現(xiàn)中風,最嚴重時會出現(xiàn)腦死亡。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心房纖顫者發(fā)生中風危險增加5倍,冠心病發(fā)生卒中的相對危險性為 2.2倍,高血壓性心臟病的相對危險性為 2.2倍,先天性心臟病的相對危險性為 1.7倍,風濕性心臟病容易直接導致腦栓塞,心房纖顫是導致中風的重要危險因素。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每年發(fā)生中風的危險為3%~5%,約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
長期慢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可引起中風。尤其是風濕性心臟病、亞急性心內膜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臟有創(chuàng)檢查或手術等都可能發(fā)生腦血流灌注降低,從而引起中風。另外,長期慢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還可造成慢性腦缺血缺氧而導致血管性癡呆,因此,要認真對待各種心臟病,積極進行治療。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