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病求本
任何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總是通過若干癥狀而顯示出來的,但這些癥狀只是疾病的現(xiàn)象,而不是疾病的本質(zhì),有的甚至是假象。只有充分地了解疾病的各個方面,通過綜合分析,才能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確立相應的治法。例如,許多腿痛患者,多為腰椎病變引起,簡單地在疼痛局部治療,常常久治不愈。若通過臨床檢查,找到腰椎源性因素,配合相應的腰部推拿手法治療,可收到顯著的效果。
(二)扶正祛邪
病變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正氣與邪氣矛盾雙方相互斗爭的過程,邪勝于正則病進,正勝于邪則病退。因此治療疾病,就是扶助正氣,祛除邪氣,改變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使之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轉(zhuǎn)化。
在臨床具體治療過程中,要認真細致地觀察和分析正邪雙方相互消長盛衰的情況,根據(jù)正邪在矛盾斗爭中所占的地位,決定扶正與祛邪的主次、先后?;蛞苑稣秊橹?,或以祛邪為主,或是扶正與祛邪并舉,或是先扶正后祛邪,或是先祛邪后扶正。在扶正祛邪同時并用時,應以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傷正為原則。一般而言,小兒、老人、大病后多正氣不足,攻邪時不忘扶正,達病所即止;青壯年多病邪為患,即使略有正氣不足之象,邪去正自安,可不必再去扶正,即可自然恢復。
(三)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1. 因時制宜就是指手法操作時要考慮到季節(jié)因素。夏天炎熱,患者皮膚多汗,治療時手法應較輕柔。冬天氣候寒冷,患者穿衣較多,力不易滲透,故手法壓力應適當加重,還可多配合熱敷的輔助治法,以活血散寒。
2. 因地制宜就是手法治療時要注意環(huán)境、場所的差異。如在室外進行推拿時應用一些手法(如擦膀胱經(jīng))應盡量避免裸露,特別是天氣較冷時。如室內(nèi)溫度
3. 因人制宜就是在手法操作過程中須考慮到患者年齡、體質(zhì)、性別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一般情況下,體質(zhì)強壯者、青壯年肌肉發(fā)達者,手法力量可適當加重;體質(zhì)虛弱者、老年人、小兒,手法力量宜輕柔。其他如患者的職業(yè)、工作條件等亦與某些疾病的發(fā)生有關,在診治時也應注意。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