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骨質疏松動物模型中,最常用的是OVX(卵巢切除)小鼠模型。為何小鼠OVX模型能脫穎而出?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實驗用小鼠的具體特點。
2.1 實驗小鼠特點
實驗用小鼠的分類方法繁多,這里以品系分類,小鼠常用的品系如表13-1所示。
表13-1 常見實驗用小鼠品系及相關特點
續(xù)表
實驗用小鼠具備以下特點:①成熟早,繁殖力強。因此常用于去勢(雙側卵巢切除)骨質疏松模型構建,該模型的優(yōu)點是周期短(一般4周),便于實驗觀察研究。②體型小,易于飼養(yǎng)管理。一般僅需1.5~2個月,小鼠體重即可超過20g,并且其對飼養(yǎng)條件要求較低,對飼料的需求量也較少,一只成年小鼠每天僅需喂養(yǎng)4~8g,因此足以滿足較大的實驗需求。③性情溫順,易受驚。一般很少發(fā)生相互撕咬或咬人情況,且操作處理方便安全,用于實驗較為理想。④對外來刺激極為敏感。對于多種毒素和病原體具易感性,反應極為靈敏,這是其他實驗動物所不能比擬的。對致癌物質也很敏感。⑤便于提供同胎和不同品系動物。由于動物遺傳均一,個體差異小,同年齡、同體重、同性別的小鼠易于獲取,實驗結果精確可靠。⑥成年雌鼠在動情周期不同級段,陰道黏膜可發(fā)生典型變化。成年雌鼠交配后10~12h陰道口有白色的陰道栓,這是受孕的標志,小鼠較其他動物明顯。因此,小鼠常用于藥物研究、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病學研究、腫瘤學研究、遺傳學研究、免疫性研究、計劃生育研究、內分泌疾病研究、老年病學研究、鎮(zhèn)咳藥的研究、遺傳工程研究。
2.2 鐵蓄積小鼠
鐵蓄積是臨床中常見的病理性疾患,臨床中“血清鐵蛋白”表示體內儲存鐵水平,男性為30~200μg/L,女性為12~150μg/L。通常,鐵蛋白>1000μg/L被認為是“鐵過載”,常見于遺傳性血色素沉著病、長期輸血患者等;而鐵蛋白超過正常值,但<1000μg/L被認為是“鐵蓄積”或“鐵過多”。
該概念在小鼠中也同樣成立。所謂鐵蓄積小鼠,是指小鼠體內鐵元素總含量遠高于正常值,其中鐵元素含量以血清鐵蛋白為金標準。不同品系小鼠鐵蛋白含量不同。以ICR小鼠為例,其血清鐵蛋白正常范圍在0~50μg/L。目前有兩種辦法能造成小鼠鐵蓄積:內源性敲除、外源性干預。其中,內源性敲除指的是鐵調素(鐵穩(wěn)態(tài)調節(jié)激素)敲除小鼠,外源性干預指的是枸櫞酸鐵銨(FAC)干預小鼠。目前已有穩(wěn)定的鐵調素敲除小鼠,我國Shen等學者構建了Hep-/-小鼠,其鐵蓄積水平達到預期效果。FAC干預小鼠目前也達到了穩(wěn)定效果,仍以ICR小鼠為例,以FAC腹腔注射8周,每周干預劑量為0.12μg/g,結果顯示此小鼠鐵水平較正常小鼠高。另外,鐵蓄積的評價標準除了血清鐵蛋白以外,還能檢測肝鐵含量及肝鐵普魯士藍染色作為輔助依據(jù)。
2.3 鐵蓄積小鼠骨代謝情況
目前已有研究探討鐵蓄積小鼠骨代謝情況,做得較為全面的是Wang等學者,他們在實驗中檢測了小鼠肝和骨組織中的鐵沉積及血清鐵蛋白,證實其鐵劑干預有效。同時發(fā)現(xiàn),未去勢的小鼠經鐵劑干預后骨量無明顯下降,Micro-CT分析后的骨小梁間距、粗細等也無明顯差異(圖13-1),這與之前的觀點似乎不吻合,因此又設計了去勢的小鼠,比較去勢小鼠鐵干預后骨代謝的變化,結果顯示去勢高鐵小鼠骨量明顯低于去勢小鼠。這一現(xiàn)象提示,鐵對骨代謝的作用可能受雌激素的調控。為驗證該調控作用發(fā)揮在骨形成過程還是骨吸收過程,他們檢測了小鼠血清骨轉換指標,結果提示雌激素對鐵誘導性骨量下降的調控作用似乎與骨吸收有關,而與成骨過程關系不大。為進一步驗證是否與破骨細胞活性有關,提取了原代破骨細胞行TRAP染色,結果表明鐵劑僅在無雌激素水平下發(fā)揮促破骨細胞分化作用,而在高雌激素條件下,鐵對破骨細胞分化無影響,該結果與之前Micro-CT及血清ELISA結果一致,證明雌激素主要通過抑制鐵對破骨細胞的促進作用,從而保護骨質。
圖13-1 鐵蓄積小鼠肝臟與骨的變化
另外,他們在細胞水平模擬動物實驗分組,首先研究鐵與雌二醇對原代成骨細胞的影響。結果表明,無雌激素預先干預的細胞中,F(xiàn)AC能使該細胞ALP減少,成骨相關基因表達下調;而雌激素預先干預的細胞中,F(xiàn)AC對細胞影響與無雌激素時一致。該結果與動物實驗結果并不一致,這提示鐵對成骨細胞的作用可能不受雌激素的調控。繼續(xù)進行破骨細胞實驗,結果表明,無雌激素預先干預的細胞中,F(xiàn)AC顯著促進破骨細胞分化(Trap陽性細胞數(shù)增加),并增強其噬骨活性,破骨相關基因表達也明顯上調;而雌激素預先干預的細胞中,F(xiàn)AC對細胞影響甚微。該結果與動物實驗結論一致,因此鐵與雌激素對骨代謝的聯(lián)合作用主要存在于骨吸收過程中。
為進一步研究該作用的相關機制,該研究檢測了細胞胞內ROS水平,DCFH熒光在成骨細胞及破骨細胞實驗中呈現(xiàn)一致的結果,即雌激素存在時,鐵未能上調ROS熒光強度,而雌激素缺乏時,ROS水平在鐵劑誘導下明顯增加。從該結果推斷,鐵對成骨細胞的作用與ROS相關性較弱,而ROS在破骨細胞中處于重要地位。結合最后Western Blot檢測結果得出結論:鐵對破骨活性的影響受雌激素調控,該調控作用與ROS水平及其下游NF-κB通路活化情況有關。
(王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