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堿平衡失調(diào)的主要生化診斷指標
通過測定血液pH和反映呼吸性因素的血漿二氧化碳分壓以及反映代謝性因素的標準碳酸氫鹽和實際碳酸氫鹽、緩沖堿和堿剩余或堿缺失三方面的指標,在臨床上可以正確了解機體酸堿平衡的狀況。
(一)血漿pH
pH表示血液的酸堿度,是呼吸性因素和代謝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血漿pH的正常范圍是7.35~7.45。代償性酸或堿中毒時,血漿pH仍可維持在正常范圍內(nèi)。當pH小于7.35為失代償性酸中毒;當pH大于7.45為失代償性堿中毒。所以,血漿pH的異常表示機體酸堿平衡失調(diào),但是不能確定酸堿平衡失調(diào)的原因和類型,必須結(jié)合其他檢測項目,才能做進一步的判斷。
(二)二氧化碳分壓(PCO2)
PCO2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漿中的CO2所產(chǎn)生的張力。其正常值為4.5~6.0kPa(35~45mmHg)。在正常生理狀況下,由于動脈血PCO2與肺泡氣的PCO2基本相等,因此,動脈血PCO2可基本反映肺泡通氣量水平,所以PCO2是反映酸堿平衡失調(diào)中呼吸性因素的主要指標。當動脈血PCO2小于4.5kPa,表示肺通氣過度,血漿中H2CO3的濃度下降,見于原發(fā)性呼吸性堿中毒;當動脈血PCO2大于6.0kPa,表示肺通氣不足,血漿中H2CO3的濃度升高,見于原發(fā)性呼吸性酸中毒。另外,由于機體的代償作用,代謝性酸中毒時,動脈血PCO2會降低;代謝性堿中毒時,動脈血PCO2會升高。
(三)緩沖堿(BB)
血液中起緩沖作用的堿的總量叫緩沖堿(BB)。正常值為45~52mmol/L。BB下降,為代謝性酸中毒;BB升高,為代謝性堿中毒。
(四)標準碳酸氫鹽(SB)和實際碳酸氫鹽(AB)
SB是指全血在血氧飽和度100%、溫度37℃、PCO25.3kPa的標準條件下測得血漿中HCO-3的含量;AB是指隔絕空氣、37℃時測得全血血漿中HCO-3的含量。正常情況下SB=AB,為22~26mmol/L。SB大于AB,為呼吸性堿中毒;SB小于AB,為呼吸性酸中毒。二者相等且降低,為代謝性酸中毒;二者相等且升高,為代謝性堿中毒。
(五)堿剩余(BE)或堿缺失(BD)
在標準條件下,將全血pH滴定至7.4時所用的酸量稱為BE,用正值表示;所用的堿量稱為BD,用負值表示。正常值為-3.0~+3.0mmol/L。BD負值升高,為代謝性酸中毒;BE正值升高,為代謝性堿中毒。
(六)血漿CO2結(jié)合力(CO2C.P.)
血漿CO2結(jié)合力是指血漿中以HCO-3形式存在的CO2的量,可以表示堿儲。其正常值為22~30mmol/L。CO2C.P.下降,表示代謝性酸中毒或呼吸性堿中毒;反之,CO2C.P.升高,表示代謝性堿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
(朱海英)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