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視心理健康
某學校讓學生自費接種甲肝疫苗,據(jù)我所知某個班的學生全部自愿接種。國產甲肝疫苗費用140多元,家長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拿出140多元毫不吝惜。但很少見到家長花幾十塊錢買一套預防青少年心理疾病的通俗讀物。
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給孩子買了很多營養(yǎng)品。但我走訪很多中小學生家庭,尚未見到家里有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通俗讀物。
家長對孩子身體上的疾病都非常重視,及時治療。一旦孩子發(fā)燒到39℃,他父母都要帶他到醫(yī)院看病。不少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很任性,脾氣大,但極少有家長帶孩子去找心理醫(yī)生診治。
不少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為了孩子的營養(yǎng)好,買大魚大肉給孩子吃??墒且坏匠燥埖臅r候就問孩子今天統(tǒng)練考得怎樣,當聽孩子說只考了個68分時,便橫眉瞪眼地責備孩子說,買大魚大肉給你吃,你就考這樣的分數(shù)來報答嗎?你不配吃大魚大肉。有的家長甚至用手指頭捅了一下孩子額頭說,你真給我丟人現(xiàn)眼。孩子一面吃大魚大肉,一面流眼淚,吃進去的大魚大肉也沒消化,有的還消化不良導致腹瀉,甚至發(fā)展到得去醫(yī)院看病。大魚大肉沒有發(fā)揮增強身體健康的作用,反而引起孩子身體的不適,并有害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一位高三的學生劉某某,在高二時曾患過一次流行性感冒,高燒不退,爸爸媽媽焦急萬分。孩子夜間睡覺,爸爸媽媽輪流值班守護在兒子的床前,不時地摸摸孩子的額頭,以便了解孩子的發(fā)燒情況。為了能使孩子多吃些東西,媽媽、奶奶費盡心思做出各種可口的流質食物,刺激孩子的食欲。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精心護理下,在各種中西藥的治療下,不到一周孩子高燒就退了,恢復了健康。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如釋重負,非常高興。
上了高三之后,他在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中,語文和英語的考試成績都是70多分,心里悶悶不樂。他過去兩年高中的語文、外語的考試都在80分以上?;丶液螅麑λ麐寢屨f期中語文、英語考試才70多分,很擔心這樣的成績明年考不上重點大學,心情很低沉。媽媽安慰他說,你這是第一次考這樣的分,也不總是考這樣的分,不用擔心。
可是這個學生從那以后心情一直很憂郁,很失望,很悲觀,覺得自己不行,考不上重點大學,持續(xù)了近兩個月。他媽媽看到很快就要期末考試了,就給他做各種各樣他喜歡吃的東西,來調劑他的胃口,但都沒有改變他抑郁的心情。他媽媽也沒想到去找心理醫(yī)生看看,沒有像孩子發(fā)燒時那樣帶他一天去幾次醫(yī)院診治。后來還是班主任老師建議這個學生去找心理醫(yī)生咨詢,終于得到了心理指導,逐漸地恢復了心理健康。
我在北京市對1萬多名中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測試,每當把測試結果報告給班主任時,不少班主任都大吃一驚:某某某沒錯是心理有毛病,可是沒想到誰誰誰也有毛病。
我所知道的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學生,其家長極少找我心理咨詢,但也有幾位多次找我心理咨詢。
我記得有一位家長說他兒子脾氣暴躁,經常在家里摔盤子、摔碗、打父母,有一次甚至把電視機都打倒在地上。父母曾幾次帶孩子到某精神病??漆t(yī)院求診,治療的效果并不令人滿意,經常反復發(fā)作。孩子的心理疾病到了這樣嚴重的程度,父母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好求助于心理醫(yī)生了。這個孩子的心理疾病也是有一個發(fā)展過程的。如果在這個孩子心理上只有輕微的問題時,就找心理醫(yī)生咨詢,得到心理指導,我想恐怕也不會發(fā)展到今天這樣嚴重的程度。
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兩者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
一個孩子長期有病,很容易影響心理健康。由于身體長期有病可能引起他心情悶悶不樂、脾氣急躁等心理問題。一個孩子身體健康,他就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性情活潑。
心理健康也會影響身體健康。一個人心理健康、心情愉快、心胸開闊、樂觀豁達、待人處事寬厚大度,即使生了病也比性情抑郁、心胸狹窄、意志薄弱、遇事斤斤計較的人恢復得快。一個人心情抑郁、焦慮不安、經常處在失望和壓抑的情緒狀態(tài)中就容易衰老,就容易得病,得病后恢復起來也慢。俗話說得好:“生氣催人老,笑笑變年少?!?/p>
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一般都是輕度的,可自行恢復心理健康。當然,在心理醫(yī)生的心理指導下恢復得會更快一些。
如果學生經常出現(xiàn)某類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等,或這些心理健康問題持續(xù)時間過長,就有可能發(fā)生較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換句話說,產生較重的心理失調、心理障礙。到那時候治療起來效果就會差一些,恢復心理健康的時間就要長一些。當然經過正確的心理指導、心理治療,絕大多數(shù)還是可以恢復心理健康的。
我建議我們的老師和家長特別是家長,能像重視孩子頭痛腦熱、感冒那樣,重視孩子的悶悶不樂、性情暴躁;要像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那樣,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同時,我也建議大中小學生像重視自己身體健康一樣去重視心理健康。
每當你感冒發(fā)燒時,就會找醫(yī)生或自己找些藥來治療。每當你覺得心理上有毛病,例如心情悶悶不樂,就是高興不起來;莫明其妙地焦慮不安、心神不定;脾氣暴躁;有一種不可言狀的無名火;人際關系緊張;看誰都不順眼;心理壓力感太大,感覺喘不過氣來;厭學甚至逃學;明知有些想法沒有必要,但還總是擺脫不掉它;一遇到緊張事情例如考試就肚子疼或者腹瀉或者腰背疼或者惡心嘔吐等。你要勇敢地去找心理醫(yī)生咨詢,或者運用自己從心理醫(yī)生、心理健康書籍那里獲得的心理調適方法,進行自我心理調解。你一定要勇敢地、光明正大地去找心理醫(yī)生診治。你要像感冒發(fā)燒去找醫(yī)生診治那樣自然,不要羞羞答答、忸忸怩怩,不要有什么心理負擔。
心理健康的問題,換句話說心理失調、心理障礙,人人都會有,就像傷風感冒人人都會得一樣。在人的一生中從未生過病的人可能幾乎沒有,在人的一生中從未有心理失調的人可能也幾乎沒有。
我誠懇地建議,家長們拿出你給孩子買吃買穿等投資的1/30、1/40的錢去書店買幾本有關心理健康、心理衛(wèi)生、防治心理疾病的科普書,再好好地通讀兩遍。用你掌握的心理健康、心理衛(wèi)生、防治心理疾病的科學知識去分析、研究您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找出增強孩子心理健康的具體的心理衛(wèi)生方法,這不僅對您的孩子的心身健康發(fā)展極其有利,而還會使孩子受益終身。
21世紀是人類競爭更加激烈的時代,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孩子事業(yè)能否成功的一個極為重要但又普遍為家長們忽視的心理素質。很難設想一個整天愁眉苦臉、心煩意亂的人,或者脾氣暴躁、狂妄自大的人,或者孤獨清高、人際關系敏感的人,或者挫折承受能力很低、心理承受能力很低的人,或者以自我為中心、偏執(zhí)性格的人,或者適應能力、應變能力極差的人能在21世紀的激烈競爭中取勝。
家長朋友,您現(xiàn)在經常像供給孩子的身體營養(yǎng)品一樣,供給孩子的心理營養(yǎng)品嗎?心理營養(yǎng)品不僅促進您的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是您的孩子在21世紀適應社會、競爭取勝、為國爭光的一把金鑰匙。
我誠懇地建議大中小學生,特別是中學生、大學生在你們的課余時間、雙休日、寒暑假,讀一兩本心理健康、心理衛(wèi)生、防治心理疾病的科普書。及時吸收心理健康的營養(yǎng)素,不僅對你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對你學業(yè)的提高有益處,而且使你終身都受益無窮。你現(xiàn)在未必能體會到我這番話的含義,但我想你再過10年、20年后,一進入社會,投入激烈的競爭大潮中,那時你無論成功或失敗,無論得意或失意,都會想到我這話的含義,都會比今天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我這句話的含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