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偏小用這種方法啟蒙就對了
很多媽媽對在孩子年齡偏小的時候開始親子閱讀,有很多令人頭疼的問題。
有一些嬰兒的媽媽問,寶寶這么小,根本聽不懂我們在說什么,怎么讀呢?
有些媽媽說,一歲的寶寶難以安靜下來,且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怎么讀呢?
還有些媽媽抱怨,寶寶兩歲了,更愛看動畫片了,讀書只有5分鐘熱情,怎么辦?
我想說,閱讀講究“潤物細無聲”的環(huán)境熏陶,它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股清泉。供孩子閱讀的書籍的種類很多,我們給他講故事的形式以及想要表達的主題也五花八門,可以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來讓讀書這件事變得更加有趣。
借助一些方法,既可以抓住孩子閱讀的心,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其他生活方面的能力。
對一些年齡小的孩子的媽媽,特別是新手媽媽來說,可能確實缺乏跟還不太能好好交流的孩子讀書的經(jīng)驗和技巧。我在這些年的幼教工作實踐以及帶豪豪閱讀的過程中,總結(jié)了9種針對年齡偏小孩子的讀書方法。
大家可以對癥下藥,給家里的孩子試一試。
一、嬰兒圖書閱讀配上形體動作
對于0—3個月的孩子來說,聲音有很大的魅力,所以父母可以拿著書坐在他身邊給他念書。3個月之后,孩子開始大動作發(fā)育,他會學著翻身、爬行、坐立,對身邊的東西產(chǎn)生興趣,會對父母的形體動作更感興趣。
這個時候,根據(jù)書本內(nèi)容講述的意思,父母可以做一些形體方面的動作來配合閱讀行為??鋸埖男误w動作可以讓孩子學著理解故事所要表達的意思;搞笑的形體語言可以讓孩子歡笑得更多,幫助孩子培養(yǎng)快樂的個性。
二、生活類繪本閱讀主人翁化
我習慣給朋友介紹一些生活類的繪本,這類書籍可以幫助孩子理性地處理問題。因為對1—3歲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生活類繪本比大人的空洞的說教更直觀、更有說服力。
讀這類繪本時,我們可以讓孩子扮演繪本中的主人翁,我們也要扮演繪本中的其他角色,和孩子對話的過程中把書中的感受說出來,孩子就會覺得我們說出了他的心里話。
接著我們還可以給他再講講書中的方法,讓孩子自己實際體驗一下,加深孩子碰到同樣問題該如何處理的印象。
三、給孩子選動手玩的立體書
年齡還小的孩子,都喜歡可以自己動手玩的立體書,因為這種書把娛樂和書本要講的主題聯(lián)系在了一起,不會讓孩子感到沉悶。
立體書的種類有很多,孩子會很喜歡并且很主動地去研究這種書該怎么玩。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先琢磨書中在講什么內(nèi)容,然后提出問題引起孩子的興趣,讓他安靜地聽我們閱讀這本書。
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孩子用手指著文字,這樣加深其對故事的記憶,也為認字做了初步啟蒙。
四、情感類繪本可以變成“舞臺劇”
我們發(fā)現(xiàn),名氣比較大的繪本,其表達的中心思想都在說“愛”。就比如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猜猜我有多愛你》),無論是英文原版還是中文譯本,這本書都很值得一讀。
但是如果我們只是隨意地念書,那么這本書的真正價值其實被浪費了。書本中有兩位主角,分別是大兔子和小兔子,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扮演小兔子,爸爸媽媽扮演大兔子,像書本中講述的內(nèi)容一樣,張開手臂表達自己的愛意。
我們把這本書用“舞臺劇”的形式表演出來,這樣既讓孩子懂得了什么是愛,又會幫助孩子發(fā)揮創(chuàng)意,想出更多表達愛的方式,讓孩子也學會自我情感表達。
五、故事書電影化
當初豪豪愛看動畫片《超人》和《蝙蝠俠》的時候,我為了讓他少看電視,特地給他買了一系列的這類書籍。當我給他講故事的時候,我會模擬不同的聲音并借助一些輔助玩具,把故事書的內(nèi)容變?yōu)橐徊亢唵蔚男‰娪?。這樣讓閱讀變得生動、有意思,讓他通過媽媽的表演理解人物不同的個性和行為。
相比看動畫片,生活中爸爸媽媽和他一起玩更有互動性的小游戲,讓他更容易接受,同時避免了他模仿電影中壞人的一些動作。這不僅可以讓孩子參與聲音的模仿游戲,而且可以讓他扮演不同的角色來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設置。
六、科學書生活化
我曾和豪豪讀過一本書叫《種子的發(fā)芽》。這是一本立體書,但平心而論,這本書的內(nèi)容呈現(xiàn)方式很枯燥,大量實物圖片加說明性的文字,根本沒有一點故事書的趣味性。但是我依然覺得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因為像豪豪這個年齡的孩子,該做一些科學啟蒙教育了,讓他知道一些大自然中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
于是,在讀這本書之前,我?guī)е篮酪黄饘嵺`如何種蔥,讓他真實地感知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蔥是最容易發(fā)芽、最容易種的植物了,我們先種上蔥,然后讓豪豪給蔥澆水,觀察蔥的生長情況,每天都拍一張照片,直到蔥長大。最后我們把所有的照片都裝訂在一起,和《種子的發(fā)芽》放在一起講,讓他回憶蔥成長的每一天,并和書本中讀到的內(nèi)容做一個對照。
這種方法除了教給了孩子科學知識,還幫助孩子提高了動手和觀察學習的能力,開發(fā)大腦記憶區(qū),讓書本的抽象文字在他頭腦里變得形象具體。
七、把押韻的書本編成歌
像Dr.Seuss(《蘇斯博士》)這類的書,用到了很多押韻的詞語;像The Cat in the Hat(《戴帽子的貓》)這樣的書都已經(jīng)拍成了兒童劇,同時書中的一些文字已經(jīng)被編成了歌曲。
如果用讀的方式給孩子講這類書,小小孩是會感到煩悶的。如果用歌曲的形式,則會幫助孩子記憶單詞并記住押韻的地方,對孩子感知語言運用的多樣性也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我們都不是歌唱家,更不會每一首歌都聽過,所以我說的“編”是自己隨意編唱,即使每次唱的曲調(diào)都不一樣,那也沒有關(guān)系,同樣可以讓孩子對書本感興趣,而且記住這些單詞的共通性。
八、讓孩子跟讀,這也是學習外語的一種方法
我們在選擇外語書的時候,應該主要從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等方面考慮,盡量要選擇故事簡單、跟讀性強的書。
豪豪從小在美國長大,英文水平自然不用我操心,而中文對他來說反而相當于外語了。所以我在給豪豪選擇中文書時,不會因為中文是我的母語而選擇很復雜的書,相反我會選擇一些簡單的繪本。讓他跟讀的時候,我就會照著書本念,因為書本的文字組織都很嚴密、很有條理性。讓豪豪跟讀中文,除了希望他學習一些生活中不常用的生字、生詞外,也希望讓他對閱讀中文書有一個基本體驗,并且為他以后的中文寫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九、讓孩子給家長閱讀
豪豪4歲以后,無論是中文書還是英文書,只要是他很喜歡并且已經(jīng)聽過很多遍的故事,我都會鼓勵他學著講給我聽。至于他講得好與不好根本沒關(guān)系,重要的是鍛煉他組織語言和看圖說話的能力,以及強化他大腦的記憶能力。
讓孩子給我們閱讀,是一段很享受的時光,我們無需糾正他,只需要鼓勵他、表揚他。這種方法還給了孩子機會去大膽表現(xiàn)自己,鍛煉他不怕說錯、不怕被嘲笑的性格。
這9種方法并不僅僅希望孩子從書本中學習到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養(yǎng)成一個喜愛看書的好習慣。
我們提倡從出生就開始給孩子閱讀,希望孩子愛上看書,然后從書本中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不管是學習上的、科學上的,還是生活上的、哲理上的。只要父母有培養(yǎng)孩子的決心,就能讓孩子愛上閱讀,書本會成為他一生的朋友,在每個階段都能給他想要的人生答案。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