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心和同情心
(二)校長要有便命感、責任心和同情心
使命感、責任心和同情心是校長工作的內(nèi)在動力。校長沒有使命感就會迷失工作的方向和意義,沒有責任心就會漠視工作的質(zhì)量,沒有同情心就會泯滅工作的熱情。1924年,陶行知在一首《自勉并勉同志》的詩中表達了他對使命感的理解和重視:“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秉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sup>[8]陶行知認為,這件大事即是改造社會、改造環(huán)境?!拔覀冄芯繉W問,非只為增加一點個人的幸福,目的總是要改造社會?!?sup>[9]“學問之道無他,改造環(huán)境而已。不能把壞的環(huán)境變好,好的環(huán)境變得更好,即讀百萬卷書有何益處?”[10]陶行知指出,現(xiàn)有三類教育家很難受人敬重,“一種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會運動,把持,說官話;一種是書生的教育家,他只會讀書,教書,做文章;一種是經(jīng)驗的教育家,他只會盲行,盲動,悶起頭來,辦……辦……辦”。[11]一個真正有使命感的校長,一個真正一流的教育家,一定是“敢探未發(fā)明的新理”和“敢入未開化的邊疆”的人。[12]
陶行知同樣堅持,校長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要曉得國家有一塊未開化的土地,有一個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由于我們沒盡到責任”。[13]陶行知認為,責任心并不是空洞的,校長和教職員工的責任心可在具體繁雜的日常工作中體現(xiàn)出來。這主要是:“第一點最要緊的,是要‘站崗位’。各人所負的責任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崗位,各人應(yīng)該站在各人自己的崗位上,守牢自己的崗位,在本崗位上努力,把本崗位的職務(wù)做得好,這是盡責任的第一步。”“第二點最要緊的,是要‘敏捷正確’?!弊鍪滦枰炀?、精細和講究效力?!暗谌c最要緊的,是要‘做好為止’。有些人做事,有起頭無煞尾,做東丟西,做西丟東,忙過不了,不是一事無成,就是半途而廢。我們做事要按照計劃,依限完成,就必須毅力堅持,一直到做好為止?!?sup>[14]
陶行知對校長和教育行政人員同情心的要求也令人印象深刻。他之所以提倡校長和教育行政人員須學習哲學、文學、文化史、美術(shù)等課程,是因為“這種學問,一來能使目光遠大,二來能使同情普遍。因教育是一種永久事業(yè),非目光遠大不足以立百年之基;教育又是一種社會事業(yè),非同情普遍,不足以收共濟之效”。[15]同情心既是一種品質(zhì),更是一種“好習慣”,[16]它只能在現(xiàn)實的生活和教育過程中形成。陶行知要求校長與師生同甘共苦,切不可高高在上,更不能飛揚跋扈、頤指氣使,萬萬“不可擺出做官的態(tài)度,事事要和學生同甘苦,要和學生表同情,參與到學生里面去”。[17]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