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欣 翟 屹 李偉榮 葉鵬鵬 施小明
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itydisorder,ADHD)被認為是一種發(fā)育障礙,不予干預可能導致今后酒精/藥物濫用、合并其他精神障礙或犯罪。ADHD是兒童的常見精神障礙,特別在男童中發(fā)病率較高,約為7.5%。目前對ADHD的病因研究多集中于家庭養(yǎng)育方式、剖宮產、妊娠期婦女吸煙、母乳喂養(yǎng)、鉛中毒、出生體重、體質量指數等方面,故筆者以男性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析兒童ADHD與入學年齡的相關性,旨在探索ADHD的相關影響因素并提出防控建議。
根據對內蒙古、江蘇、安徽、山東、湖南、廣西、重慶、甘肅8省(自治區(qū)、直轄市)12731名5—13歲男性小學生的心理狀況調查的數據,筆者分析了男童ADHD與入學年齡的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提前入學在我國并不是一個罕見的現(xiàn)象,在12731名男童中有1915名兒童在未滿6歲時提前進入小學,占15.0%。同時發(fā)現(xiàn),提前入學的男童比適齡入學的男童更容易出現(xiàn)ADHD的癥狀。其原因可能包括:(1)隨著年齡的增加,兒童認知、思維、注意等心理水平不斷發(fā)展,故年齡較大的兒童比年齡較小的兒童有更持久的注意力;(2)教師教學面對同一個群體,會采取統(tǒng)一的教育方案,年齡偏小的兒童在這種環(huán)境中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壓力與困難,從而導致心理行為問題。雖然提前入學的兒童存在更多的ADHD癥狀,但研究顯示,這種差異在一至四年級時不明顯,到了高年級才出現(xiàn)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其原因可能是五、六年級的兒童陸續(xù)進入青春期,兒童的生理心理發(fā)展再次加速,在這個階段,由于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平衡,兒童青少年心理發(fā)展呈現(xiàn)錯綜復雜、矛盾重重的局面,心理行為問題在這個年齡段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另外,高年級兒童學業(yè)逐漸加重、負擔壓力加大,更容易引發(fā)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
筆者認為,比起生物遺傳因素、圍生期狀況、家庭教養(yǎng)、鉛中毒等ADHD的其他影響因素,入學年齡是可以控制且易于控制的因素。嚴格掌控入學年齡對ADHD的預防具有重要的價值,另外,對于已經提前入學的兒童可以給予更多的關注,減少ADHD癥狀的發(fā)生。
(摘自《中國學校衛(wèi)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