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急性支氣管炎是氣管和支氣管黏膜發(fā)生炎癥所致。常繼發(fā)于上呼吸道感染。嬰幼兒多見。
【臨床表現(xiàn)】
1.癥狀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3~4d以后以咳嗽為主,初為干咳,以后有痰。通常嬰幼兒癥狀較重多有發(fā)熱,咳嗽后嘔吐及腹瀉。
2.體征 一般有咽部紅腫,雙肺呼吸音粗糙,伴有不固定的散在的干濕性啰音,一般無氣促和發(fā)紺。癥狀常在21d內(nèi)緩解,如仍有咳嗽,應注意有無肺炎、肺不張及其他未發(fā)現(xiàn)的疾病。
嬰幼兒有一種特殊類型的支氣管炎,稱為哮喘性支氣管炎,是指嬰幼兒期有哮喘表現(xiàn)得支氣管炎。特點為:①多見于3歲以下,有濕疹或過敏史者;②有類似哮喘的癥狀,如呼氣性呼吸困難雙肺布滿哮鳴音及少量的粗濕鳴;③有反復發(fā)作傾向,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作逐漸減少,多數(shù)可痊愈,少數(shù)發(fā)展為兒童支氣管哮喘。
3.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及快速CRP檢查:鑒別細菌和病毒感染。
(2)X線檢查:懷疑有肺炎或肺不張等肺部疾病時,及時做此項檢查,以免誤診。單純支氣管炎時,胸片可以正常,也可以有肺紋理增粗。
【應鑒別的疾病】 氣管異物:有嗆咳史,透視下雙肺透亮度增加,橫膈位置低平。支氣管異物時,由于患側阻塞性肺不張,透視時可見患側肺透亮度減低,健側有代償性肺氣腫,縱隔向患側移位。
【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原則 同上呼吸道感染。注意經(jīng)常變換體位,多飲水,適當保持空氣濕度,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咳出。
2.藥物治療原則
(1)病毒感染:可選用利巴韋林。
(2)細菌感染:可選用肌內(nèi)注射青霉素、口服紅霉素、阿莫西林或頭孢類抗生素。
(3)對癥治療:氨溴特羅口服液、氨溴索口服液、美普清、健兒清解液、復方鮮竹瀝口服液。
處 方
1.口服抗感染藥?、倮晚f林:10mg/kg,分3次口服,3d;②阿莫西林50~100mg/(kg·d),分3~4次服用(青霉素過敏者禁用)。
2.注射抗感染藥 見上呼吸道感染。
3.對癥藥?、侔变逄亓_口服液:<8個月,每次2.5ml 1;8個月至1歲,每次5ml;2~3歲,每次7.5ml;4~5歲,每次10ml;6~12歲,每次15ml。②美普清:6歲以上兒童,每次12.5~25μg,2/d。③嬰幼兒痰液黏稠時,糜蛋白酶5mg,氨溴索15mg,生理鹽水2ml,霧化吸入,2~3/d。
【注意事項】
1.使用抗生素前應詢問有無藥物過敏史,β-內(nèi)酰胺類和其他需要皮試的抗菌藥物應為患兒進行皮試且確定結果為陰性再行使用。
2.使用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時應注意耐藥菌如真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3.有嚴重貧血、肝功能異常者慎用利巴韋林,且口服本品后有部分患者血膽紅素會升高,大劑量還可造成血紅蛋白下降。
4.氨溴特羅和丙卡特羅(美普清)有可能造成心律失常,服用時應引起注意。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