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總會擔心自己血壓高,因為高血壓是引起腦卒中的最直接因素之一。殊不知,血壓偏低也可誘發(fā)腦血栓形成,也能導致腦卒中。這是因為在血壓較低時,血液流動過慢,機體缺血、缺氧、緩慢的血液與血管壁接觸時間過長,就很容易形成小血栓,這些小血栓就聚在一起堵塞血管而導致缺血性腦卒中。
專家提示
無論是高血壓或低血壓最好配備一個電子血壓計和常用藥物,以便及時處理,如感覺乏力、頭暈、胸悶、站立不穩(wěn),甚至暈厥時應該及時檢查一下血壓。如果收縮壓低于100毫米汞柱則為低血壓,應在積極防治動脈硬化和降低血液黏稠度的同時,防止和糾正低血壓,預防腦血栓形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適量運動:運動鍛煉可改善人體對血壓的調(diào)節(jié),持之以恒的運動有助于減少低血壓發(fā)生,但運動量不宜過強過大,也不可做體位變動過大的運動,以步行、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運動項目為宜。運動后應無胸憋、氣喘及心悸,心率最好不要超過110次/分鐘。
(2)不過量飲酒:有低血壓的人如果同時伴有營養(yǎng)不良,千萬不能一下子飲酒過度,因為大量的酒精積存在胃里會使原本已低的血壓很快地下降。所以,低血壓的人平時應注意營養(yǎng)和保健,防止營養(yǎng)不良,最好不要飲酒。
(3)避免長期臥床:低血壓患者應該避免長期臥床,尤其是久病、身體虛弱的老人,下肢血管內(nèi)容易形成血栓,更不能長久站立,站立狀態(tài)時每隔幾分鐘就要活動一下。
(4)動作要慢:老年低血壓患者平時的動作千萬不可過快過猛,從臥位或坐位起立時,最好扶著墻或借助其他物體逐漸起立,動作應緩慢一點。在排尿時最好用手扶住一樣較牢固的東西,以防摔倒。
(5)保持心情愉快:低血壓患者還應時常保持心情開朗,情緒不宜波動,要以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
(6)增加營養(yǎng):由于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不太好,平時應多吃些有利于調(diào)節(jié)血壓的滋補品。
(7)慎用催眠藥:一些患有失眠癥的老人,長期服用地西泮(安定)、苯巴比妥等藥物,患有低血壓的患者應慎用催眠藥,因為此類藥不但能抑制大腦皮質(zhì),還可通過降低循環(huán)血量或影響交感神經(jīng)活性而引起藥物性低血壓。
(8)及時就醫(yī):老年人因自身調(diào)節(jié)功能減退,常有低血壓發(fā)生,若平時常發(fā)生頭暈、黑矇、昏厥等癥狀,應及時去醫(yī)院就診,以防止因低血壓而引起的腦卒中等病癥。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