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的生理變化,依賴著人體先天之精的稟賦、后天之精的補充。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蹦I為先天之本,先天之精氣藏于腎。脾胃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氣血由此化生。肝藏血,主疏泄,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肺主宣發(fā),心主血脈,共同完成氣血的生成、運輸、分布,乳房正是受五臟六腑十二經氣血津液之所養(yǎng),在腎-天癸-沖任性軸的協調作用下完成其生理功能。其中以肝的疏泄與藏血功能和腎的藏精功能對乳房的生理影響最大。
(一)乳房與肝
女子以血為用,以血為本,其經、孕、產、乳的生理功能均需血的供養(yǎng),而血的貯藏運行與調節(jié)的功能均歸屬于肝,取決于肝藏血而主疏泄的功能。故《臨證指南醫(yī)案》中提出:“女子以肝為先天?!闭f明肝與女子生理病理息息相關,在乳腺增生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足厥陰肝經貫膈,布脅肋,上注于肺,繞乳頭而行,乳頭屬肝。肝為風木之臟,以血為本,以氣為用,體陰而用陽。肝藏血而主疏泄,性喜條達舒暢而惡抑郁。肝主疏泄主要表現為調暢氣機、調暢情志、促進脾胃運化功能等三個方面。實際上人體的氣、血、津液和精神情志活動都必須在肝疏泄功能正常的條件下,才能氣血和調,氣機暢調,經絡通調,臟腑平調,發(fā)揮各自應有的作用。
情志內傷是導致肝病的主要原因。肝為剛臟,職司疏泄,與情志關系非常密切,過分強烈和長期持久的不良情緒變化最易引起肝功能失調。肝失疏泄,肝氣郁結,心情抑郁,多愁善感,太息不已,伴有胸脅或少腹脹滿竄痛;當升發(fā)不足時,氣血不得上承,乳房無以為養(yǎng),則發(fā)育不良;當升發(fā)太過時,氣升太過,下降不及,血隨氣逆,則急躁易怒,瘀阻乳絡,脹痛如刺,部位固定。
現代醫(yī)學研究已經證實中醫(yī)學肝主情志謀慮、藏魂的觀點與神經系統的功能活動有關。情志變化可引起大腦皮質功能改變,致使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出現肝證。同時乳房作為一個靶器官,受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調控,而下丘腦的活動由更高級神經中樞(大腦皮質)通過神經遞質所控制,外部環(huán)境中的各種感覺刺激、精神刺激等通過傳入神經在神經中樞轉化成化學信號,最后通過興奮性或抑制性神經遞質(如多巴胺、5-羥色胺、褪黑素)影響下丘腦的神經激素分泌,進而調控垂體和卵巢的激素分泌,對乳房和子宮產生不同的作用。因此肝主疏泄功能實際上是通過對大腦皮質和自主神經系統的作用來調節(jié)機體的神經內分泌功能,從而改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并與內分泌激素的代謝有關。
(二)乳房與腎
腎藏精,主生殖和生長發(fā)育?!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氛f:“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比梭w在生長中,臟腑漸充,腎氣乃盛,而使腎所藏之元精化生為“天癸”。天癸至,標志著女子性器官的生長發(fā)育,也包括了乳房的生長發(fā)育。腎氣盛則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男子溢精,女子月事以時下,兩乳漸見豐隆,孕育后乳汁充盈而哺,完成孕胎、產育等生理功能;腎氣衰則天癸竭,經絕,乳房也應之而衰萎。因此腎氣對乳房的生理病理都有很大的影響。
腎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跋忍熘笔欠A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來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及臟腑生理活動中化生的精氣通過代謝平衡后剩余部分,“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相互依存,相互為用,在腎中密切結合而化成腎中精氣,其主要生理效應是促進機體的生長、發(fā)育和逐步具備生殖能力,起著滋養(yǎng)、濡潤和溫煦、推動的作用。
腎的陰陽氣血失調,則必然影響腎的藏精功能,或為失于閉藏,或為精氣不充,皆可導致機體的生長發(fā)育和生殖功能不良。凡先天腎精不足,可導致天癸遲至,沖任兩脈失養(yǎng)而不通,在下表現月經病,在上表現為乳房發(fā)育不良、乳房異常發(fā)育;腎陽虛則推動無力,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氣血無以化生,水濕不能運化,氣滯血瘀痰凝結于乳絡,可產生乳中結核;腎陰虛則肝失所養(yǎng),氣血失和,虛火上炎,可灼津為痰,痰阻乳絡,亦可產生乳中結核。
近來眾多學者采用近代科學研究手段和方法,對腎虛的病理變化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加深了對中醫(yī)學腎本質的現代認識。大量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腎虛證包含性腺軸、甲狀腺軸和腎上腺皮質軸三個軸上不同環(huán)節(jié)、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亂,其主要發(fā)病環(huán)節(jié)在于下丘腦或更高神經中樞的調節(jié)功能紊亂?;颊叽嬖谥桓猩窠浌δ芷投苯桓猩窠浕顒酉鄬μ幱诳簥^狀態(tài),能量代謝障礙,免疫功能低下。定位研究表明,補腎藥有類似內分泌激素的作用,對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有多水平、多靶器官的調節(jié)作用,從而發(fā)揮下丘腦作為調控中心來調節(jié)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作用。
(三)乳房與脾胃
脾胃位于中焦,運化水谷精微、化生氣血、運化水濕,在三焦中起到了樞紐的作用,使得水液正常分布于體內。李東垣《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指出:“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后能滋養(yǎng)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p>
足陽明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自缺盆下于乳;沖脈(血海)起于氣街,并足陽明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故乳房屬足陽明胃經。脾與胃相表里,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氣主升,胃主通降,是氣機升降的樞紐。脾胃功能旺則氣血足,乳汁多而濃?!短ギa心法》云:“產婦沖任血旺,脾胃氣化則乳足?!比绻捎陲嬍巢还?jié)、勞役過度或七情所傷,胃氣受到損傷則氣血不足,導致乳汁缺乏或乳汁淡而稀。
外邪侵襲,入里化熱,熱傷乳絡,與血相結而形成瘀塊;或過食膏粱厚味致痰熱內蘊于陽明,或情懷不暢,憂思郁怒傷于厥陰,以致沖任受阻,厥陰之氣不行,陽明之血熱盛,氣血相搏于乳內,結聚不散,或硬或腫,導致陽明胃熱,乳房脹痛明顯,惡心嘔吐、呃逆口臭、大便秘結;脾氣虛弱,固攝無力可見乳房下垂、松弛之癥狀,或非哺乳期乳汁自溢,或乳衄,或乳巖翻花流血不止等。脾失運化,濕聚為痰,痰阻乳絡,可見乳房結核;濕與熱搏結,結于乳絡,可見乳癰;濕與肝火相兼,可見乳房皮膚瘙癢等。
(四)乳房與心
心主神明,乳房作為泌乳及性征器官,同樣受到心神的主宰?!端貑枴れ`蘭秘典論》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薄吧瘛蹦巳说木褚庾R和思維活動,良好的心態(tài),愉快的心境,對乳房發(fā)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良好的作用。
(五)乳房與肺
肺主宣發(fā),朝百脈,布津液,輸精于皮毛?!端貑枴の迮K生成篇》云:“諸氣者,皆屬于肺?!爆F代醫(yī)學認為,乳腺來源于外胚層組織,在功能和發(fā)生上屬于汗腺的特殊變形,是人體最大的皮膚腺,這為肺氣的宣發(fā)與乳汁的分泌排泄的密切關系提供了理論依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