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噴嚏是很常見的表現(xiàn),但是經(jīng)久不住的噴嚏可就不正常了。對于打噴嚏,民間認為打噴嚏是某種征兆,而中醫(yī)上認為它反映著人體中的異常。
打噴嚏多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急性打噴嚏,多發(fā)生在氣候轉變較快時、身體受涼時、流感時,多與感冒癥狀并存,感冒好了,噴嚏自然就不打了,這種噴嚏屬實證。當外邪太盛時,就會侵襲人體,肺部生郁,使得肺氣無法正常宣發(fā),肺部被壓制到一定程度時,就會靠噴嚏釋放一次。
除了上述情況可能會導致打噴嚏,腎氣虛還可能是打噴嚏的誘因。身體中的腎氣如同人體衛(wèi)士,為抵御外邪的主要力量,若人體腎氣虛弱,抵抗力下降,肺氣就無法正常宣發(fā),這樣一來就會打噴嚏。
腎氣虛導致的打噴嚏通常會噴嚏不止,并且伴隨著疲乏無力、腰膝酸軟或疼痛、面色無華、畏寒怕冷、手腳冰涼等癥。若長期打噴嚏,多是鼻子過敏,但也有年長者因肺腎兩虛而打噴嚏。
腎氣虛而打噴嚏的朋友僅僅通過祛邪很難治愈,還應當注意補腎固本,讓腎氣變得充足,增強自身抵抗力。從中醫(yī)的角度上說,和打噴嚏有關的腎虛可分為腎陰虛證和腎陽虛證兩種。
腎陰虛者,除了會噴嚏不止,還會伴隨著鼻癢、流濁涕、咽干咽痛、頭暈耳鳴、五心煩熱等癥,舌質紅、舌苔少。因此,治療的過程中,應當采用滋補腎陰的方法,遵照醫(yī)囑服用知柏地黃丸。
腎陽虛的朋友經(jīng)常會打噴嚏、鼻塞、鼻涕不止、畏寒、四肢冰涼、面色無華、腰膝酸軟,舌質淡、舌苔白。治療的過程中應當選擇溫補元陽之法,服用桂附地黃湯。具體做法:取熟地黃12克,山藥、山萸肉各6克,丹皮、澤瀉、茯苓各4.5克,制附子、肉桂各3克,煎湯服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