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鳳民間魚信仰
兆卜,即預兆,是人們對動植物、氣候氣象、人體生理等方面出現(xiàn)異常表現(xiàn)征兆的俗信。如來鳳一帶的人體夢兆就有如下多種:
夢中撈魚,大吉大利;魚飛水上百事散;井內(nèi)有魚遷官至;張網(wǎng)捕魚大吉利;人捕魚主食皆吉;搶魚拾魚主小疾;水中釣魚大吉利;林中漁獵事無成;群魚游水主有財;妻孕夢鯉主大吉;大魚揚動主聲名;小魚生子大吉利;干魚下水命復通;蝦變魚主失財物;身坐魚蟲病患除。
來鳳一帶還多與魚有關(guān)的動物兆和物候兆。
禁忌,俗稱忌諱,是人類普遍具有的文化現(xiàn)象,是心意信仰民俗中心理的防范性制裁手段或觀念,類屬于風俗習慣一類較為低級的社會控制形式。璧山來鳳一帶的禁忌內(nèi)容多種多樣,其魚忌有如下:
舊時捕魚,漁翁下河池塘庫打魚之前,要燃點香火,用魚、雞、肉三牲祭江河之神。祭祀時一手拿酒杯,另一手指蘸酒向空中彈三下往河庫水中彈三下,表示請魚神吃喝了。如此,魚神將護祐自己豐收。忌諱不祭神就捕魚。
打魚時,不準人說怪話、謊話、黃話,舊俗怕得罪神靈故有此忌。
婦女在船頭不能坐,不能跨過漁具,舊俗認為會被穢氣玷污,引來晦氣而得罪魚神。
凡孕婦及在月經(jīng)期的婦女,不能去魚場或上漁船。舊俗以為怕“敗興”于漁業(yè)生產(chǎn)不利。
漁人出門忌諱碰見孕婦,一旦遇到應立即返家,改日再出門。
魚在水中游屬于自然正常,如有魚擱淺在溪河畔、水邊,則屬于反?,F(xiàn)象,人忌諱去抓魚食之。習俗以為此種魚可能是水鬼的化身,如若去抓,人會失足落水淹死。
俗語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如要老不去,吃鯉嘴吉利”。據(jù)傳圣人孔子是七十三歲而死,亞圣孟子八十四歲而亡,這兩種壽數(shù)成為老人的大忌。來鳳一帶的老人到這兩個高齡關(guān)口時,其后人必須給老人買活鯉魚吃。習俗以為吃了活蹦亂跳的鯉魚,就像鯉魚跳龍門一樣,猛地一跳就躍過了這個難關(guān)了。其實,這兩種歲數(shù)之忌實源于古人對孔孟二圣的至高無上的崇拜心里。還有忌諱死于八十一歲,俗習以為久久八十一是財數(shù)算盡之意,是預示子孫后代有窮敗之象。舊時,凡家中有八十一歲的老人,子孫后代也要買活鯉魚給老人吃。八十一吃魚喻意八十一有魚(余),這樣才能避兇趨吉。
客人到主人家吃魚,不能先吃魚頭和魚尾,要從魚脊吃起,否則會被人視作為是對主人的不尊敬。
小孩忌諱吃魚蛋,舊俗以為魚蛋數(shù)不清,年幼小孩吃了會糊涂不識數(shù)。這是舊時的巫術(shù)信仰。
吃魚不能多說話,魚名“啞口菜”,因為魚有刺容易刺傷喉嚨,故不宜說話。
祭祀三牲,五牲中都有魚,用魚忌用鱔魚。來鳳習俗承傳,因為鱔魚尾巴尖細,越后越小,人稱“絕尾巴”,人們忌諱絕后嗣,故不用其作祭魚。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