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達骨質的化膿性炎癥,重者炎癥深達乳突骨質。臨床上以耳內(nèi)長期間歇或持續(xù)流膿鼓膜、穿孔及聽力減退為特點。
【適應證】
1.膽脂瘤型或骨瘍型中耳炎。
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單純型靜止期(殘余性中耳炎)。
3.咽鼓管暢通。
【禁忌證】
1.有精神病史。
2.中耳有感染性病變。
3.內(nèi)耳結構畸形、硬化、骨化。
【治療原則】 手術治療:耳內(nèi)或耳后切口,分離耳道皮瓣,骨竇或上鼓室進路,開放骨竇、乳突、上鼓室,去除膽脂瘤,乳突腔輪廓化。探查聽骨鏈,若聽骨鏈活動好,即可行鼓膜修補,若聽骨鏈中斷,則行聽骨鏈重建,鼓膜修補。乳突腔植皮或不植皮,填充術腔,縫合切口。
【護理評估】 評估病史資料。
1.病因 了解患者的實際年齡,如為嬰幼兒,則計算月齡。了解患者的職業(yè),患者的生活習慣(如煙酒嗜好),健康狀況,藥物過敏史,手術史,家族遺傳史,老年患者有無口服抗凝血藥物等。
2.主要臨床表現(xiàn) 患者有無聽力減退、有無間斷流膿、膿量、有無眩暈、有無耳鳴等。
3.查體 聽力學檢查、前庭功能檢查、神經(jīng)學檢查、影像學檢查、耳內(nèi)鏡檢查,鼓膜病理改變等,全身狀況檢查包括患者的心、肺、肝、腎功能檢查和術前常規(guī)化驗檢查。
【護理要點及措施】
1.術前準備要點 術前指導、術側皮膚清潔、術前抗感染治療。
2.術后護理要點 全身麻醉術后護理常規(guī)、術側敷料觀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術前護理措施
(1)按耳鼻咽喉科術前護理常規(guī)。
(2)全面評估患者:包括健康史及相關因素、身體狀況、生命體征,以及神志、精神狀態(tài)、行動能力等。
(3)心理護理:給予患者同情、理解、關懷、幫助,告訴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會降低機體的抵抗力,不利于疾病的恢復,解除患者的緊張情緒,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4)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多進食富有營養(yǎng)、易消化、口味清淡的食物,以加強營養(yǎng),增進機體抵抗力。
(5)術前指導:說明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介紹手術醫(yī)師的臨床經(jīng)驗及技術水平。介紹手術的大致過程及配合方法。
(6)術前準備
物品準備:準備術中用物,如病歷,X線胸片、CT、MRI等各種檢查結果。
患者準備
①全面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神志、行動能力、健康史、精神狀態(tài)及身心狀況等。
②遵醫(yī)囑給予術區(qū)備皮、應用抗生素等。
③腸道準備:夜間20:00行開塞露清潔灌腸,24:00后禁食、禁水。
④睡前遵醫(yī)囑給予地西泮口服,保證患者良好睡眠。
⑤手術當日晨禁食、禁水,遵醫(yī)囑注射術前針。
4.術后護理措施
(1)按耳鼻咽喉科術后護理常規(guī)和全身麻醉術后護理常規(guī)護理。
(2)??谱o理
①臥位與休息:全身麻醉術后去枕健側平臥6h,保持呼吸道通暢,此期間排便、排尿均要在床上使用便器。按醫(yī)囑給予氧氣吸入。6h后加枕健側臥位,頭部勿劇烈活動,如無頭痛、頭暈等癥狀,次日可適當下床活動。如有眩暈、惡心等不適,請臥床休息,等癥狀減輕后逐漸增加活動量。保持病室安靜、整潔,空氣清新,減少陪護、探視。
②病情觀察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記錄,必要時給予心電監(jiān)護,注意有無面癱、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體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注意傷口有無滲血、滲液,及滲出物的顏色、量并做好記錄,必要時通知醫(yī)生;保持敷料清潔、干燥、固定;有傷口引流者,保持引流管固定、通暢,及時記錄引流液的性狀、量。囑患者勿用力咳嗽、打噴嚏、擤鼻,以免影響鼓膜的愈合。告知患者術后出現(xiàn)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均屬正常反應,指導患者減少頭部獨立運動,應臥床休息,勿用力排便,下床活動時避免低頭、彎腰撿東西等使顱內(nèi)壓增高的動作而加重頭暈,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對癥藥物治療,下床活動要緩慢,如廁要有人攙扶,防止摔傷。
(3)飲食護理:全身麻醉清醒6h,局部麻醉術后2h給予高熱、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半流食(如稀飯、餛飩、爛面條、蒸雞蛋等),3~5d后根據(jù)醫(yī)囑逐漸改為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勵并協(xié)助患者進食。
(4)藥物治療的護理:按醫(yī)囑給予抗生素、維生素、止血等藥物治療,注意觀察藥物的效果及反應并做好記錄。
(5)洗頭時注意避開刀口,不要使污水進入耳道。
(6)重測聽力,以觀察手術效果。
(7)正確滴耳法:患者取側坐位,頭略偏向健側或取健側臥位,患耳朝上。先用小棉拭子清洗外耳道,后輕拉耳郭,充分顯露耳道,將2滴或3滴藥液滴入耳道內(nèi),用手輕輕擠壓耳屏數(shù)次。將藥液壓入中耳腔,囑患者保持原位3~5min。注意藥物應溫度適中,過冷、過熱可刺激內(nèi)耳發(fā)生眩暈,甚至眼震,滴耳劑勿接觸耳郭或外耳道口,以免污染藥液。滴藥時,小兒應將耳郭向下牽拉,成年人則向后上牽拉。
【健康教育】
1.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
2.進行衛(wèi)生宣傳教育,尤其是對患耳的衛(wèi)生保健。出院后,半年內(nèi)禁游泳,3個月內(nèi)禁乘飛機,1個月內(nèi)禁用患側咀嚼堅硬食物,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定期復診,病情有變化時及時就診。
4.給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修養(yǎng)環(huán)境,減少外界刺激保證睡眠。
5.常用耳機收聽者,最好不用耳機或收聽時間不宜過長。
6.煙、酒可導致內(nèi)耳損傷,引發(fā)聽力障礙,有此習慣者應盡早戒除。
7.合理飲食,注意營養(yǎng),避免食辛辣、油炸食物。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質、高熱量、高維生素的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與患者家屬一同制訂適合患者的營養(yǎng)飲食方案。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