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調治——“四四二”
(1)四要
①膳食要節(jié)制:主食,多用粗糧、雜糧,少用精制食品;副食,可用大豆、豆制品,適當食用魚類、瘦肉、去皮的雞、鴨肉。
②飲食要清淡:每天6~8克食鹽。太咸的飲食易誘發(fā)高血壓。
③蔬菜瓜果要多吃:每天1千克左右,而且,適當的香菇、木耳、洋蔥、海帶、紫菜可以幫助降血脂。
④烹調要用植物油。
(2)四不(少)
①不吃或少吃食糖、糖制甜品、奶油等。如蛋糕、煉奶、蜜糖、雪糕、糖水、瓶(盒)裝飲品。
②不用或少用富含膽固醇的物質。如魷魚、卵黃、肝、腦等內臟。對于蛋類,每天不應超過一個蛋黃。
③不吃或少吃油煎、炸食物。如油條、速食面、茶樓點心、薯片、炸雞、蝦片、爆米花。
④不吸煙、不喝酒,亦可少量飲用低度酒。
(3)二可以
①可以飲淡茶,喝牛奶,如脫脂奶。
②可以適量食用核桃、瓜子、果仁,最好不吃花生。
2.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Ⅰ類:肥肉、豬牛羊油、雞鴨皮……
Ⅱ類:動物內臟,如腦、肝、腎、心、肚、腩……
Ⅲ類:動物卵黃,如蛋黃、魚子、蟹黃……
Ⅳ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魷魚、螺肉、蚌肉、泥鰍、蟹肉、蝦、黃鱔、黃花魚、甲魚……
3.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是高脂血癥治療的基礎,采取任何藥物治療之前,首先必須進行飲食治療。飲食治療無效時,方可用藥物治療。在服用降脂藥物期間也應注意飲食控制,以增強藥物的療效。
(1)減少脂肪的攝入量是控制熱量的基礎:減少動物性脂肪如豬油、肥豬肉、黃油、肥羊、肥牛、肥鴨、肥鵝等。攝入這類食物飽和脂肪酸過多,脂肪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飽和脂肪酸能夠促進膽固醇吸收和肝臟膽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飽和脂肪酸長期攝入過多,可使三酰甘油升高,并有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促進血栓形成??茖W家發(fā)現(xiàn)北極圈內格陵蘭島的愛斯基摩人以魚獵為生,在他們中間冠心病的死亡率僅5.3%,遠遠低于丹麥人的35%。他們吃的食物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主要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它們存在于海魚的魚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夠使血液中的脂肪酸譜向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能夠減少血小板的凝聚,并增加抗血凝作用,能夠降低血液的黏稠度。DHA可以降低血脂保護神經系統(tǒng)。因此提倡多吃海魚,以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烹調時,應采用植物油,如豆油、玉米油、葵花子油、茶油、芝麻油等,每日烹調油10~15毫升。
(2)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膽固醇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但攝入過多害處不少,膳食中的膽固醇每日不超過300毫克,高脂血癥患者忌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魚子、魷魚等食物。植物固醇存在于稻谷、小麥、玉米、菜子等植物中,植物固醇在植物油中呈現(xiàn)游離狀態(tài),有降低膽固醇作用,而大豆中豆固醇有明顯降血脂的作用,所以提倡多吃豆制品。
(3)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來源非常廣泛,主要來自于牛奶、雞蛋、瘦肉類、禽類、魚蝦類及大豆、豆制品等食品。但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要在50%以上。
(4)適當減少糖類的攝入量:不要過多吃糖和甜食,因為糖可轉變?yōu)槿8视?。每餐應七八分飽。應多吃粗糧,如小米、燕麥、豆類等食品,這些食品中纖維素含量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5)多吃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素的食物:應多吃鮮果和蔬菜,它們含維生素C,無機鹽和纖維素較多,能夠降低三酰甘油、促進膽固醇的排泄??蛇x用降脂食物,如酸牛奶、大蒜、綠茶、山楂、綠豆、洋蔥、香菇、蘑菇、平菇、金針菇、木耳、銀耳等食物。近年發(fā)現(xiàn)菇類中含有豐富的“香菇素”。學者們做過實驗,當人們吃進動物性脂肪后,血液中的膽固醇都有暫時升高的現(xiàn)象。同時吃些香菇,發(fā)現(xiàn)血液中的膽固醇不但沒有升高,反而略有下降,并且不影響對脂肪的消化。國外學者認為,中國菜肴中常用木耳、香菇等配料,是一種科學的配菜方法。每3~4朵的香菇中含香菇素100毫克,具有降脂和保健作用。山楂、花生、蘿卜、玉米、海帶、豆腐、牛奶、黃豆等食物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要避免飲酒,酒能夠抑制脂蛋白酶,可促進內源性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合成,導致血脂升高。要采用蒸、煮、燉、汆、熬的烹調方法,堅持少鹽飲食,每日食鹽6克以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