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銳與浮躁
黃帝曰:“日中必?zé)荩俚侗馗?。”《呂氏春秋》曰:“力重突,知貴卒。所為貴驥者,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與駑駘同。所為貴鏃矢者,為其應(yīng)聲而至;終日而至,則與無至同?!贝搜杂J之要也。周人之諺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幾?!敝T葛亮之評劉繇、王郎曰:“群疑滿腹,眾難塞胸?!毖圆挥J之害也。
楚丘先生年七十。孟嘗君曰:“先生老矣。”曰:“使逐獸麋而搏虎豹,吾已老矣;使出正詞而當(dāng)諸侯,決嫌疑而定猶豫,吾始壯矣?!贝死隙J者也。范滂為清詔使,登車攬轡??挥谐吻逄煜轮?。此少而英銳者也。
少年英銳之氣,常遠勝于老人。然縱之太過,則流為浮躁。蘇軾論賈誼、晁錯曰:“賈生天下奇才,所言一時之良策。然請為屬國,欲系單于,則是處士之大言,少年之銳氣。兵,兇事也,尚易言之,正如趙括之輕秦,李俱之易楚。若文帝亟用其說,則天下殆將不安矣。使賈生嘗歷艱難,亦必自悔其說,至于晁錯,尤號刻薄,為御史大夫,申屠賢相,發(fā)憤而死,更改法令,天下騷然。至于七國發(fā)難,而錯之術(shù)窮矣?!表n愈論柳宗元曰:“子厚前時少年,勇于為人,不自貴重,顧借謂功業(yè)可立就,故坐廢退,材不為世用,道不行于時。使子厚在臺省時,已能自持其身,如司馬刺史時,亦自不斥?!苯韵溆J之過,涉于浮躁也。夫以賈、晁、柳三氏之才,而一涉浮躁,則一蹶不振,無以伸其志而盡其才。況其才不如三氏者,又安得不兢兢焉以浮躁為戒乎?
[譯文]
黃帝說:“太陽到了中午就應(yīng)該曬東西;手上拿起了刀就應(yīng)該去切割?!薄秴问洗呵铩氛f:“用力貴在突然,聰明貴在快速。好馬之所以好,是因為它能日行千里;如果過十幾天才到達目的地,那么它與平凡的馬就沒什么不同了。利箭之所以快,是因為它能隨著聲音飛快而至;如果一整天才射到,那么就跟沒有射箭一樣?!边@些話是說英勇果斷的重要。周朝有句諺語說:“縮頭縮尾,那么剩下來的身子還能有多少?”諸葛亮評價劉繇、王郎說:“他們的肚里充滿了疑問,胸中塞滿了難題?!边@些話是說不英勇果斷的害處。
戰(zhàn)國時候的楚丘先生年過七十。孟嘗君對他說:“先生您老了?!背鹣壬卮鹫f:“讓我去追逐野獸麋鹿,搏殺老虎豹子,我確實已經(jīng)老了;但讓我慷慨陳詞去抵擋諸侯,決斷疑惑和猶豫的事情,我還年輕得很。”這是年紀(jì)雖大還英勇果斷的人。東漢的范滂被封為清詔使,登上馬車,拿著轡頭,那副慷慨激昂的樣子,顯示出澄清天下的宏大志向,這是年齡雖小而英勇果斷的人。
年輕人英勇果斷的氣質(zhì)常常遠勝于老年人。但是這種氣質(zhì)如果過于放縱,就會變成浮躁。蘇軾評論賈誼、晁錯說:“賈誼是天下難得的人才,他所說的都是當(dāng)時治國良策。但是他讓皇帝封他為屬國 (編者注:屬國,漢代官名,主要掌管與邊疆歸降的少數(shù)民族往來事務(wù)),還要抓獲敵國的單于,這就是讀書人的大話,年輕人的意氣了。軍事,兇多吉少,竟然這么輕率地對待,就像戰(zhàn)國時的趙括輕視秦國、李俱小看楚國一樣。如果漢文帝直接采用賈誼的方法,那么天下將會不得安寧。如果賈誼以后經(jīng)歷艱難困苦,也一定會后悔自己當(dāng)時所說。至于晁錯,就更加的刻薄,他做御史大夫,當(dāng)時的賢明丞相申屠嘉,被他活活氣死;他隨意更改國家的法令,全天下都因此而動蕩不安。到 ‘七國之亂’爆發(fā)時,晁錯的所有伎倆也用完了?!表n愈評論柳宗元說:“子厚以前年輕時,為人勇敢,不知道自重,常常以為功名可以輕易得到,所以因為參與改革而被貶,他的才能不被君主所看重,思想主張無法得到實踐。如果子厚在朝廷時,能夠控制住自己,像后來擔(dān)任司馬或刺史時那樣,也不會遭到貶逐。”這些都是嘆惜英勇果斷一旦過頭,就變成了浮躁。以賈誼、晁錯、柳宗元三人的才華,一旦浮躁,都會一蹶不振,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負(fù),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何況那些才能不及他們的人,又怎么能不兢兢業(yè)業(yè),戒除浮躁呢?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