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漢翻譯中把握主位—信息結構的意義所在
眾所周知,主位—信息結構屬于功能語言學視覺下語篇功能中的語篇成分。對譯者來說,在理解源語語篇時,不可不關注源語語篇中的主位—信息結構,因為它是譯者在目的語中選擇語篇成分時的重要依據(jù)。盡管在兩種語言轉換過程中,在語篇組織方式上存在差異而導致主位—信息結構的不完全對應,但無視源語語篇的主位—信息結構無疑會使目的語語篇中的語篇成分成為無源之水。而在運用目的語進行表達時,就語篇層面而言,譯者必須時刻具有較強的主位—信息結構意識,時刻要意識到“小句就是信息,而不是詞匯語法成分組成的字符串”(Baker,1992/2000:121),時刻要思考著如何參照源語語篇中的主位—信息結構,并在目的語語篇中將主位組織成承上啟下的語篇成分,以便對目的語語篇的銜接及其意義生成發(fā)揮指向和助使作用。
就英漢兩種語言而言,英語是一種語序相對固定、主語多位于句首的語言,漢語則是一種在句首經常出現(xiàn)話題的語言。簡言之,英語屬于主語突出的語言,漢語屬于話題突出的語言。在無標記時,英語中的主位和主語是重合的,漢語中的主位基本上就是話題。有研究表明,兩種語言的主位推進模式基本上一致(韓玉平,2001:19)?;蛘哒f,漢語這種話題突出的語言,其句法結構從本質上講更趨向于“主位+述位”這種信息結構(韓玉平,2001:20)。這樣,從語篇的主位—信息結構這一層面上講,英漢兩種語言具有良好的轉換基礎。
功能語言學認為,小句中的主語、謂體、賓語、補語以及環(huán)境附加語或曰狀語等成分均可充當主位,因為它們均可成為位于句首的小句成分。另外,主位還可包含話題,卻又大于話題(高燕,2000:26)。主位可分無標記主位和有標記主位。凡位于常位的主位均屬無標記主位,如陳述句中由主語充當?shù)闹魑粚儆跓o標記主位。凡位于殊位的主位均屬有標記主位,如陳述句中由賓語、狀語等充當?shù)闹魑粚儆谟袠擞浿魑弧?/p>
在翻譯中能夠把握源語語篇中的主位—信息結構不僅能夠把握因所選擇的主位而凸顯的信息,而且能夠把握原作者所傳達的語篇意義。在此基礎上在運用目的語進行表達時,譯者就能夠知彼知此,充分發(fā)揮目的語優(yōu)勢,努力再現(xiàn)原作中的主位信息結構模式及其詩學意圖,將源語語篇中的主位推進模式盡可能轉換到目的語當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