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步行方式
隨著人們對行走運動熱情的提高,一些新的行走方式不斷涌現(xiàn)出來?;┦叫凶呔褪切屡d方式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
滑雪式行走起源于芬蘭,逐步在歐美國家興盛起來,尤其在北歐,數(shù)以萬計的運動者都選擇了滑雪式行走進行健身鍛煉。由于滑雪式行走的顯著鍛煉效果,這種新的行走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行走愛好者接受。
所謂的滑雪式行走,顧名思義,就是像滑雪的動作方式那樣行走。行走者兩手各持一根特制的類似越野滑雪用的撐桿,邊撐地邊行走。每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不同長度的撐桿。撐桿越長運動量越大。一般來說撐桿頂端高度大概位于人體胸腹部之間位置比較合適。
行走時,雙手各握住一撐桿,置于體側(cè)。左手屈肘提臂向前,然后用撐桿向身體斜后方用力撐地,同時右腿向前邁步,右腳落地時,應該腳后跟先著地,然后是腳掌側(cè)面,逐步過渡到小腳趾及整個前腳掌。右腳全部落地后,右手撐桿,左腳腳跟抬起,腳尖蹬地向前邁步。就這樣,左右臂交替撐桿行進。動作過程中,應該注意撐桿不能握得太緊,太緊的話,動作不靈活,而且手掌容易磨出水泡。雙臂、雙肩都要放松,自然用力。另外撐桿應該盡力靠近身體,但是不能放置到身體前面。
滑雪式行走由于在行走的基礎上增加了撐桿的動作,使胳膊和肩膀上的肌肉也可以得到鍛煉,運動的肌肉多了,相同速度下,消耗的熱量也會相應增多,所以滑雪式行走比普通行走要多消耗30%左右的熱量。
用撐桿向后撐地,地面會有一定向前的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可以幫助人們輕松的向前行走,減少了腳蹬地力度的負擔,減輕了行走對關(guān)節(jié)和骨骼的沖擊力,因而滑雪式行走也適用于關(guān)節(jié)有問題或者體質(zhì)比較弱的人。
兩側(cè)的撐桿還可以像拐杖一樣,幫助身體維持平衡,在比較崎嶇的山路上,減少摔跤或者跌傷。對于維持身體平衡有困難的鍛煉者來說,滑雪式行走非常適合選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