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強烈和不穩(wěn)定,正是處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普遍存在的現象。少女常常表現得特別難琢磨,剛才還興高采烈,一會兒就“晴轉多云”,甚至“電閃雷鳴”、“暴雨傾盆”。這也是青春期少女的心理特點之一。
處在青春期的少女,至少面臨著三方面的壓力和挑戰(zhàn):一方面身體正在急劇發(fā)育,特別是性方面的發(fā)育和成熟,使她們積蓄了大量的能量,容易過度興奮;一方面學習上的任務很重,不得不面對激烈的競爭,心理壓力普遍比較大;再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渴望對外部社會有更多的了解,人際交往也逐漸增多,各種各樣的信息紛至沓來,這就使她們要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了。這三方面的壓力常常交織在一起,矛盾此起彼伏,但是少女心理調節(jié)能力還比較差,因此面對各種壓力和刺激,便很容易導致心理不平衡。少女又不像成年人那樣善于控制或掩飾自己,常常喜怒皆形于色,便顯得情緒忽高忽低,特別不穩(wěn)定了。
其情緒波動因素具體表現在:
個人發(fā)展受挫 有些中學生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雖經百般努力,仍然成績平平,害怕不能繼續(xù)求學,又找不到工作,由于沒有工作,感到前途渺茫,心理極不平衡;有的由于職業(yè)不理想,工作不盡如人意,覺得生活乏味,百無聊賴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得不到正確引導,她們往往會消極沮喪,心情抑郁,精神委靡,能力大大降低,而且動輒遷怒他人,脾氣暴烈而怪誕,令人捉摸不定。
家庭生活失常 如父母不和,經常鬧糾紛;或父母離婚,繼父、繼母將自己視若外人;或父母違法亂紀,受到制裁,自己覺得受人歧視,因而悲觀失望,甚至厭世輕生。生活中有很多發(fā)生在女孩子身上的悲劇,如自殺、墮落、犯罪、精神失常等,就是這樣由一些糊涂的父母造成的。
父母與子女心理不相容 由于時代的發(fā)展,政治、經濟、形勢以及精神生活內容都發(fā)生了變化,家庭中兩代人相隔二三十歲,在看待事物、處理問題、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審美觀點、穿著打扮、房間陳設等方面,都會有很多不同之處。這本來是一種正?,F象,在任何社會、任何時代都會發(fā)生。但如果兩代人不能相互諒解,則導致心理不相容,造成“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局面。如有些父母對女兒的行為過于挑剔,甚至嘲笑、壓制;有些女孩子則由于缺乏信仰,一味追求“意志自由”,將長輩正確意見置若罔聞。這就極易在兩代人之間造成矛盾和隔閡,影響整個家庭的心理氣氛。
與異性交往的正當需要不能滿足 由于性的成熟,女孩子自然而然地產生與異性一起談話、學習、工作、從事各種業(yè)余活動的愿望;有些男女青年在共同的學習、工作中,由于情投意合,培養(yǎng)了友誼,產生了純潔的初戀。在正確的教育引導下,這種交往可以幫助她們認識異性,培養(yǎng)兩性道德,逐漸形成完整的個性。但是她們這種正當的需要,如果由于本人的羞澀和膽怯,或者由于家長、教師的反對和阻撓,或者由于“人言可畏”而不能獲得滿足,就可能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和情緒的波動。
雖說情緒不穩(wěn)定是青春期少女的心理特點,但是由于情緒的波動會給生活帶來一定影響,也會影響人際關系、分散學習注意力,長期的惡劣情緒還會使人生病,因此少女要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同時,做父母者若要使自己的女兒順利渡過青春期,就應該學習和了解一些青春期生理、精神衛(wèi)生知識,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的各種矛盾,必要時給予巧妙的暗示和指導,并細心體察孩子的微小變化,及時消除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盡量減少兩代人之間的心理差距,而不應該只是粗暴地責怪孩子。當然,如果發(fā)現孩子情緒變化極大,超出一般范圍,則要及時帶她們到精神科檢查、治療。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