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本人也經(jīng)常外出旅行,也有過水土不服的情況。經(jīng)驗多了,我形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到一處,都先吃這個地方的豆腐。古人云:“五谷宜為養(yǎng),失豆則不良。”五谷都是養(yǎng)人的,但沒有豆子就會失去平衡,甚至有副作用。
每次跟學生們談到“道地藥材”,比如四川的黃連、寧夏的枸杞,東北的野山參,大家必定都很興奮,往往話題一偏,就聊起了自己旅行的經(jīng)歷、各地的風土人情、風味小吃。
的確,到一個地方后,要想領略它的地方風情,首先得吃那個地方的傳統(tǒng)風味,因為這些食品是一個地方特有的水土長出來的,其中含有這個地方特有的信息,那種味道很微妙,到了別的地方,雖然用同樣的原料、同樣的技術,卻做不出那種味道來。比如,合肥會有飯店賣北京烤鴨,但一個北京人去吃了就會說“不地道”;北京會有“桂林米粉店”,而桂林人進去吃了會說“味道接近,但總覺得缺點什么”。其他各地的所有地方風味都是如此,不到此地,絕吃不到此地的風味。所以游遍名山大川,吃遍各地風味,可謂人生的一大快事。
旅行使人心情舒暢、眼界遼闊、心胸寬廣,所以古人在強調“讀萬卷書”的同時不忘強調“行萬里路”。但讀萬卷書容易而行萬里路太難。有人雖然有一次旅行的機會,但實際上并不愉快。很多朋友五一、十一或者春節(jié)黃金周外出旅行回來,都抱怨,說真是花錢買罪受!確實,大家都趁這個假日出游,你也跟著湊熱鬧,那就只能在人多、車擠的嘈雜環(huán)境中來去匆匆了,根本無心領會一個地方的特色。還有的朋友,雖然有條件避開節(jié)假日出去旅行。但每到一處,都容易水土不服,身體出現(xiàn)問題了,吃什么都不香,也就沒有福氣吃地方風味,品風土人情了。這怎么辦呢?“入鄉(xiāng)隨俗”有時候是需要一些方法的。
所謂水土不服,除了氣候不服,最主要的還是飲食不服,脾胃不適應這個地方的水,或者不適應這個地方的土養(yǎng)育出來的食物,就叫水土不服。人體得不到合理的營養(yǎng)和能量供給,于是什么問題都來了,通常是胃腸不適、惡心、嘔吐、大便不正?;蚱ふ钪悺2还苁鞘裁窗Y狀,都是水土不服。所以,克服水土不服,關鍵在于調理脾胃。
旅行中如何把脾胃調得適合他鄉(xiāng)水土呢?《本草拾遺》里有這樣兩個方法:“鞋底土刮下,和水服,即止。另有一法最便,行旅中只帶伏龍肝,雖在萬里之外亦無異于故鄉(xiāng)。伏龍肝即灶心土也,家家有之?!泵康揭粋€地方,只要出現(xiàn)水土不服,就將鞋底的土刮下來,兌水喝下去,馬上見效。為什么呢?脾胃屬土,土能補土,鞋底的土,既有家鄉(xiāng)的土,又有異鄉(xiāng)的土,二者相融為一體,喝下去以后,意味著脾胃能像容納家鄉(xiāng)的食物那樣容納異鄉(xiāng)的食物。先且不管這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和祝福還是古人無數(shù)次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吧,反正到了現(xiàn)在,這個方法似乎不可用了。我們的鞋底不沾土了,而且現(xiàn)在環(huán)境污染那么嚴重,鞋底即使沾土,也沒人敢喝下肚子。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帶上家里的灶心土,不管在哪里都會和在故鄉(xiāng)一樣。灶心土就是灶底的土,是一味中藥,經(jīng)過長年高溫烤炙,性溫,可以暖中土,調脾胃,在古代,灶心土的確是家家有之,但今天,恐怕很少有人家還有這個東西,所以這個方法也不適用。我這里僅僅將其列出來,做個參考。誰要是有機會用一用,效果肯定是有的。
其實,我本人也經(jīng)常外出旅行,也有過水土不服的情況。經(jīng)驗多了,我形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到一處,都先吃這個地方的豆腐。古人云:“五谷宜為養(yǎng),失豆則不良?!蔽骞榷际丘B(yǎng)人的,但沒有豆子就會失去平衡,甚至有副作用。由此可見,豆子是調和各種食物的,而豆腐乃是豆子的精華凝結而成,所以更是調和各種食物的佳品。再加上豆腐質地柔軟,對腸胃沒有刺激性,易于吸收,所以,別的食物吃下去都可能傷害脾胃,唯獨豆腐不會。各地有各地的豆腐,是用當?shù)赝辽亩棺雍彤數(shù)氐乃龀傻模韵氯?,一方面正好可以調和當?shù)氐娘嬍常硪环矫?,也正好可以使腸胃在不受傷害的情況下逐漸適應這個地方的水土。
豆腐在中國人的食譜里已經(jīng)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簡簡單單的一道菜肴,卻在我們的這片國土上孕育出千姿百態(tài)的風味。蜀地有麻婆豆腐,上海有火焙豆腐,浙江有沙鍋魚頭豆腐,安徽鳳陽有瓤豆腐,江蘇揚州有文思豆腐,山東泰安有三美豆腐,等等。這些豆腐之所以風格各異,正是由于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水土特質而形成的。正因為此,品嘗豆腐,不僅僅是品嘗一種新鮮,還是要讓它為我們的腸胃開路,為我們的他鄉(xiāng)之游做一個飲食上的鋪墊。
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講,豆腐在富含蛋白質以外,還含有豆固醇,它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吸收,從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常吃豆腐的朋友應該也有經(jīng)驗: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只吃蔬菜,總會覺得腸胃里似乎不夠“充實”,缺了點什么,可如果猛吃葷腥魚肉,又常覺得心里堵塞壅滯,仿佛交通出現(xiàn)了問題;而唯獨吃過豆腐以后,心里既覺得營養(yǎng)充實,同時又有種別樣的清爽利索。普普通通的豆腐,就會這樣讓你吃得舒心、吃得踏實,不然,怎會有人戲稱豆腐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以外的“第五大發(fā)明”呢?
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多吃些素樸白凈的豆腐都決不是壞事。適應一方水土,就是這么簡單。當然,見到美食,要適可而止,切不可肉山酒海,飽食暴飲。否則你的每一次出游,都是對腸胃的無情摧殘。簡簡單單,吃些豆腐,旅途總是有滋有味,愉快無比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