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通常有以下幾種血清酶:①谷丙轉氨酶(ALT)(正常參考值:5~40單位/升);②谷草轉氨酶(AST)(正常參考值:5~40單位/升);③堿性磷酸酶(ALP)(正常參考值:成人40~110單位/升,兒童<250單位/升);④γ–谷氨酰轉肽酶(γ–GT)(正常參考值:<50單位/升);⑤膽堿酯酶(CHE)(正常參考值:4200~9800單位/升)。
◆ 轉氨酶升高
轉氨酶包括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臟,其次為骨骼肌、腎臟和心肌等組織;而谷草轉氨酶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是肝臟、骨骼肌和腎臟等組織。因此,轉氨酶升高并不一定是肝臟疾病,也可能是心臟、腎臟和骨骼肌的病變。
(1)急性病毒性肝炎
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均可明顯升高,可達800~2000單位/升,甚至達4000單位/升,并且谷丙轉氨酶升高更明顯,即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1。
(2)慢性病毒性肝炎
轉氨酶正?;蜉p度升高,為100~200單位/升,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1。如果出現(xiàn)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1,提示慢性肝炎可能進入活動期。
(3)非酒精性脂肪肝、藥物性肝炎、肝癌等,轉氨酶可能正?;蜉p度升高,且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1。酒精性肝病轉氨酶可能正?;蜉p度升高,但以谷草轉氨酶升高為主,即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1。
(4)終末期肝硬化,轉氨酶正常。
(5)膽管系統(tǒng)及其周圍組織疾病導致的膽汁淤積,轉氨酶通常正?;蜉p度升高。
(6)其他器官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腎梗死、肺梗死、皮肌炎、進行性肌萎縮、胰腺炎等也可出現(xiàn)轉氨酶升高。
◆ 堿性磷酸酶升高
膽管系統(tǒng)疾病、原發(fā)性肝癌、轉移性肝癌、肝膿腫、肝炎和肝硬化等均導致堿性磷酸酶升高。但是生長期兒童、妊娠中晚期孕婦血清堿性磷酸酶升高屬于正常生理現(xiàn)象。
◆ γ–谷氨酰轉肽酶升高
膽管系統(tǒng)疾病、肝癌、急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等γ–谷氨酰轉肽酶水平可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腫瘤、前列腺腫瘤等γ–谷氨酰轉肽酶可能輕度升高。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非活動期γ–谷氨酰轉肽酶可正常,如果γ–谷氨酰轉肽酶持續(xù)升高,提示病情加重或病變活動。
◆ 膽堿酯酶降低
膽堿酯酶活性降低主要見于嚴重的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還可見于有機磷中毒及營養(yǎng)不良。肥胖、脂肪肝和腎臟病變的患者會出現(xiàn)血清膽堿酯酶增高。但如果脂肪肝發(fā)展到肝硬化階段,肝細胞數量減少,那么膽堿酯酶反而降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