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湯藥有哪些
(1)石韋散加減方:石韋12克,冬葵子10克,柴胡10克,沉香8克,牛膝10克,車前子(包)10克,王不留行10克,牡丹皮12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行氣活血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氣滯血瘀證。
(2)五味清毒飲:蒲公英30克,金銀花、紫花地丁、野菊花、紫背天葵各15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3)益腎復(fù)勞湯:黃芪、半枝蓮、蒲公英各30克,黨參、茯苓、菟絲子、枸杞子、女貞子各15克,白術(shù)、陳皮、巴戟天、車前草各1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清熱解毒、益腎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4)益氣固腎利濕活瘀湯:黃芪、生地黃、熟地黃、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克,山茱萸、當(dāng)歸、澤瀉、赤芍、白芍各15克,車前子(包)、石韋、丹參各20克,蟬蛻、紅花、甘草各1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益氣固腎、利濕活瘀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5)仙靈二蟲方:淫羊藿15克,桑寄生20克,白術(shù)10克,丹參20克,金錢草 30克,硝石6克,全蟲(沖)1克,蜈蚣1克,益母草20克,當(dāng)歸12克,熟大黃9克,赤芍2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益腎活血、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6)麥味地黃湯加減方:熟地黃15克,山茱萸12克,山藥12克,澤瀉9克,茯苓9克,牡丹皮9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車前子12克,白茅根2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滋陰益氣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氣陰不足證。
(7)黃芪山藥湯:黃芪、山藥、丹參各30克,黑豆60克,茯苓、益母草、車前草、白花蛇舌草各20克,牛膝、白茅根、忍冬藤、杜仲各15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益氣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8)八正散加減方:萹蓄12克,瞿麥12克,木通10克,滑石10克,車前草15克,梔子10克,大黃 10克,生甘草6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清熱利濕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濕熱內(nèi)蘊(yùn)證。
(9)清淋湯:黃柏30克,金銀花60克,黃芩20克,牛膝12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急性發(fā)作。
(10)柏斛地黃湯:黃柏10克,石斛15克,蒲公英30克,土茯苓20克,生地黃10克,牡丹皮10克,山藥10克,茯苓15克,澤瀉15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養(yǎng)陰清熱利濕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陰虛濕熱型。
(11)龍膽瀉肝湯加減方:龍膽草5克,梔子5克,黃芩6克,柴胡10克,生地黃10克,車前草10克,澤瀉10克,當(dāng)歸6克,通草10克,生甘草5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疏肝利膽、清熱利濕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肝膽郁熱證。
(12)知柏地黃丸加減方:知母15克,黃柏12克,生地黃12克,山藥15克,山茱萸12克,茯苓 12克,澤瀉12克,牡丹皮12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滋陰益腎、清熱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肝腎陰虛證。
(13)益腎復(fù)勞湯:黃芪30克,黨參、茯苓、菟絲子、枸杞子、女貞子各15克,白術(shù)、陳皮、巴戟天、車前草各10克,半枝蓮、蒲公英各3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益氣健脾補(bǔ)腎、清熱利濕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14)柴胡萆薢飲:黃芪30克,黨參30克,甘草5克,當(dāng)歸10克,白術(shù)1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烏藥6克,萆薢12克。中段尿培養(yǎng)有大腸埃希菌者加馬齒莧30克,白頭翁30克;有白色葡萄球菌者加鳳尾草30克,銀花15克;有變形桿菌者加敗醬草 30克,黃柏10克;有產(chǎn)堿桿菌或產(chǎn)氣桿菌者加黃柏10克,知母10克。舌苔白厚膩者加蒼術(shù)10克,厚樸10克;舌苔黃膩者加蒼術(shù)10克,黃柏1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飯前1小時服。具有益氣健脾、淡滲消腫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15)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方:黨參20克,白術(shù)12克,山藥15克,澤瀉12克,熟地黃18克,茯苓12克,肉蓯蓉18克,杜仲10克,菟絲子12克,蓮子15克,砂仁5克,薏苡仁2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健脾益腎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脾腎陽虛證。
(16)下氣湯加減方:豬苓12克,澤瀉、杭芍、炒杏仁、全當(dāng)歸、橘紅、牡丹皮、法半夏、冬葵子、半枝蓮各9克,炒杜仲、澤蘭、炒蒲黃各15克,焦山梔6克,白檀香3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健脾疏肝、清利膀胱濕熱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17)當(dāng)歸貝母苦參湯:當(dāng)歸15克,苦參15克,滑石15克,茯苓15克,浙貝母10克,白術(shù)10克,陳皮1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適用于腎盂腎炎。
(18)加味五味消毒飲:金銀花30克,野菊花20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12克,天葵子15克,琥珀(研細(xì)末沖)5克,赤芍8克,大黃5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重癥日服2劑。7天為1個療程。一般服1~2個療程。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活血、利尿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急性腎盂腎炎。
(19)柏丹逐瘀湯:黃柏10克,丹參15克,蒲公英30克,土茯苓20克,澤瀉15克,澤蘭10克,牡丹皮10克,蒲黃10克,三七粉(吞服)2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濕熱血瘀型。
(20)五苓加味湯:茯苓12克,豬苓10克,桂枝 5克,澤瀉10克,白術(shù)10克,萆薢12克,車前子(包)10克,陳皮5克,牡丹皮5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清熱利濕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21)清心蓮子飲加味方:黨參15~30克,黃芪15~30克,石蓮肉30克,麥冬10~15克,地骨皮15克,茯苓15~30克,柴胡6~10克,黃芩10~15克,車前子10~15克,黃柏10克,肉桂3克,枸杞子10克,丹參10~15克,甘草5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健脾益氣、補(bǔ)腎寧心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22)杞丹逐瘀湯:枸杞子18克,丹參15克,生地黃、熟地黃各10克,杜仲10克,菟絲子15克,澤瀉10克,紅花10克,蒲公英30克,三七粉(吞服)2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益腎填精化瘀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腎虛血瘀型。
(23)佛手二草飲:生地黃15~30克,鳳尾草,石韋、益母草、白茅根、六月雪各30克,黃芪、茯苓各15克,牡丹皮、澤瀉、佛手片各1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1周為1個療程。具有補(bǔ)氣滋陰、利尿消腫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24)柴胡豬苓湯加減方:柴胡12克,黃芩9克,滑石30克,豬苓12克,茯苓15克,澤瀉9克,半夏6克,黨參6克,生甘草6克,龍膽草9克,梔子9克,大棗 12枚。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和解郁熱、利濕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屬肝膽郁熱者。
(25)萆薢分清飲加減方:萆薢30克,菖蒲20克,茯苓20克,白術(shù)15克,萹蓄15克,瞿麥10克,牛膝10克,炒黃柏15克,蓮子心15克,車前子20克,甘草10克,益智仁15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清熱利濕、健脾滋腎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26)地黃豬苓湯加減:熟地黃20克,山茱萸12克,牡丹皮6克,山藥20克,茯苓15克,澤瀉9克,豬苓12克,滑石20克,阿膠12克,知母6克,黃柏1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滋陰益腎、清熱利濕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屬腎陰虧虛、濕熱留戀者。
(27)參芪麥味地黃湯加味方:熟地黃18克,山茱萸12克,山藥12克,茯苓9克,牡丹皮9克,澤瀉9克,黨參15克,黃芪18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車前子15克,白茅根3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滋陰益氣、清利濕熱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屬氣陰兩虛、濕熱未盡者。
(28)山藥杜戟飲:黃芪20克,黨參12克,炒白術(shù)10克,山藥15克,杜仲12克,巴戟天12克,澤瀉12克,赤小豆30克,忍冬藤30克,鬧羊花10克,甘草6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健脾補(bǔ)腎、清利濕熱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屬脾腎兩虛者。
(29)茅根六味方:干地茸12克,牡丹皮10克,山藥15克,澤瀉15克,山茱萸12克,五味子10克,白茅根30克,蒲公英30克,忍冬藤30克,甘草梢6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滋陰補(bǔ)腎、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屬腎陰不足者。
(30)無比山藥丸加減方:山藥25克,茯苓12克,澤瀉9克,菟絲子12克,巴戟天12克,杜仲9克,懷牛膝12克,熟地黃15克,山茱萸9克,車前子(布包煎)9克,滑石2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溫腎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屬脾腎陽虛、濕邪留戀者。
(31)芪己地桂方:黃芪30克,白術(shù)15克,防己15克,茯苓15克,當(dāng)歸10克,熟地黃20克,肉桂3克,枸杞子18克,菟絲子15克,澤瀉10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健脾益腎助陽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脾腎陽虛型者。
(32)三子四草湯:五味子12克,女貞子20克,車前子12克,旱蓮草30克,益母草30克,白花蛇舌草15克,魚腥草15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滋補(bǔ)肝腎、清利濕熱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濕熱型兼腎陰不足者。
(33)石韋散加味方:石韋15克,冬葵子15克,車前子(包煎)30克,滑石30克,瞿麥12克,白茅根30克,生地黃20克,甘草梢6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的功效,適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屬膀胱濕熱者。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