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月經(jīng)不調的輕重情況,患者可選用下列成藥驗方或飲食療法進行調治。
(1)中成藥
①無比山藥丸:每服9克,每日2次(適用于脾腎兩虛者)。
②人參歸脾丸:每服6克,每日3次(適用于脾虛出血量多者)。
③參鹿膏:每服50克,每日2次;或烏雞白鳳丸,每服1丸,每日2次(適用于肝腎氣血不足者)。
④逍遙丸:每服9克,每日2次(適用于肝郁脾虛者)。
⑤柴胡疏肝丸:每服9克,每日2次(適用于肝氣郁滯者)。
⑥丹梔逍遙丸:每服6克,每日2次(適用于肝郁化熱者)。
⑦固經(jīng)丸:每服9克,每日3次(適用于下焦瘀熱,出血量多者)。
⑧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服10毫升,每日3次;或婦科通經(jīng)丸,每服3克,每日3次(適用于瘀熱阻滯,月經(jīng)量少者)。
(2)簡便驗方
①續(xù)斷、桑寄生各30克,雞血藤、烏藥各15克,水煎服(適用于腎虛不固者)。
②黨參30克,炒升麻10克,白術10克,水煎服(適用于脾氣虧虛者)。
③白芍、香附各30克,紅花10克,水煎服(適用于血瘀氣滯,血行不暢者)。
④青皮、山楂、雞血藤各10克,水煎服(適用于血瘀氣滯者)。
⑤黃芩、香附各10克,牡丹皮、茜草各6克,水煎服(適用于瘀熱蘊結者)。
(3)飲食療法
①山茱萸、大棗、山藥、蓮子各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適用于脾腎不足者)。
②鹿角霜、紅糖各10克,黃酒沖服,每日2次(適用于腎氣不足,出血量多者)。
③香附30克,黃酒300毫升,同煮數(shù)沸去渣,分2天服用(適用于肝氣郁滯者)。
④鮮小薊、藕節(jié)各60克,加調料做湯服用(適用于瘀熱蘊結,經(jīng)血量多者)。
⑤益母草煮雞蛋食用(適用于血瘀者)。
⑥白芍、川芎、香附、益母草各15克,紅糖適量,水煎代茶飲(適用于氣滯血瘀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