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邁步從頭越
●是不是說,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劃時代意義就在于,“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和“賽先生”(Science,科學)從西方正式請到中國,卓然開啟了我們民族文化血脈和精神氣質的近代化進程?
〇是的。以西方近代科學為支撐的所謂“近代心智”(Modern Mind),已悄然在我們民族的文化血脈和精神氣質中滲透、擴散和升華。正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科學,已然成為判別是非曲直的標準;科學,代表著正確、真理、進步和文明。
●真令人振奮!那么,科學精神在中國的傳播、普及,是否從此就一帆風順了呢?
〇當然不是,相反還頗為曲折。民國期間,即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就爆發(fā)過轟動中國思想界的“科玄之爭”;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文革”期間,我們更不時沿用著蘇聯(lián)將科學截斷為“資本主義的”和“社會主義的”等形而上學做法,不僅批判“唯生產力論”,鼓吹“知識越多越反動”,而且開展對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唯心主義”相對論的大論戰(zhàn)。對知識分子包括廣大科學工作者,則斥之為“牛鬼蛇神”、“反動學術權威”、“白專分子”,乃至冠以“臭老九”的蔑稱!……甚至直到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五四”所倡導的“民主”和“科學”兩大理念,不僅一點也不過時,而且歷久彌新,始終放射著耀眼的光芒!
●這,不禁使我想起屈老夫子那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感慨,和他不失執(zhí)著的心境了。那么,“臭老九”是怎么回事呢?
〇“臭老九”,就是當時在“極左”路線下對被“專政”的政治對象的排名,即“地(主)富(農)反(革命)壞(分子)右(派)”這“黑五類”,再加上“叛徒”、“特務”、“走資派”,之后的第九類,并要求他們“只準老老實實,不許亂說亂動”,不然,就會“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永世不得翻身”!張春橋甚至叫囂,知識分子從小到大所學的知識“統(tǒng)統(tǒng)忘了還好些”,“全國都成了文盲也是一個勝利”。
●對知識分子包括科學工作者的這種稱謂、看法和做法,簡直較封建時代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呢!
〇不錯。封建時代,讀書人還可以通過讀書科舉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抱負,體現(xiàn)個體的生存價值,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甚至還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承認和文化尊重。唯有蔑視文化的元代,停了科舉,才留下“八娼、九儒、十丐”的說法。元朝統(tǒng)治者,與“焚書坑儒”的秦始皇一道,被讀書人罵了成百上千年。
●從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的“焚書坑儒”,到元代的“八娼、九儒、十丐”,再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十年浩劫中的“臭老九”,這其間具有某些相通性的否定乃至蔑視文化、仇視知識,在今天看來是那樣的觸目驚心,不可思議。
〇唐代杜牧(字牧之,803~853)在《阿房宮賦》里警示得好: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同樣,歷史也一再地警示我們,蔑視文化、仇視知識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更大乃至最大的悲劇。
對此,革命導師列寧(Vladimir Ilyich Lenin,1870~1924)早就大聲疾呼過:“在一個文盲的國家內是不能建成共產主義社會的?!薄皼]有豐富的知識、技術和文化,就不能建成共產主義。”特別是:
文盲現(xiàn)象同奪取政權的斗爭、同破壞舊國家機器的需要是可以相容的。但我們是否僅僅為了破壞而破壞呢?我們破壞是為了建設更好的。文盲現(xiàn)象是同建設的任務不相容的,根本不相容的。
所以,撥亂反正之前的許多做法,不僅與馬列主義是完全背道而馳的,而且也是逆人類文明進步潮流而動的。正如“文革”期間的一首題名《臭老九》的打油詩所言:
十儒九丐自古有,而領儒叫臭老九。古時窮儒還是人,今天老九不如狗。專政全憑文化無,反動皆因知識有。若是馬列今在世,也而揪斗滿街走。
圖1-6 全國科學大會紀念郵票
●好一首打油詩,令人心酸的滑稽之外,也不失逼真與深刻。我明白了,如果說1957年的“反右”擴大化尤其是“文革”的十年動亂是我國科學技術的又一場“嚴冬”,那么,1978年春的全國科學大會無疑是一個遲來但及時的“春天”!
〇你理解得對。1978年3月18~31日,即“春分剛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的明媚時節(jié),全國科學大會在京隆重召開。這是粉碎“四人幫”之后,在百廢待興的形勢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中國科技發(fā)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小平同志在這次大會上明確指出“現(xiàn)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一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從而澄清了長期束縛中國科技發(fā)展的重大理論是非問題,打碎了“文革”以來長期禁錮知識分子的緊箍咒,使之煥發(fā)出“騰身卻放我向青云里”的創(chuàng)造激情,從而迎來了科學的春天。
一年之計在于春?!翱茖W的春天”,不僅驅走了冰封科技的嚴冬,消融了知識分子心中的寒冰,理性全面地終結了一段充滿悲情和教訓的歷史,而且開啟了一個洋溢著激情和創(chuàng)造的嶄新時代,正如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字鼎堂,1892~1978)在《科學的春天——在全國科學大會閉幕式上的講話》中所放聲謳歌的那樣:“我們民族歷史上最燦爛的科學的春天到來了?!薄拔覀兠褡逭诮洑v著一場偉大的復興?!?/p>
圖1-7 “急起直追 迎頭趕上”
●“科學的春天”、“偉大的復興”,郭老真是高瞻遠矚啊。
〇是啊。郭老從其一生的曲折經歷中,悟出了一條千真萬確的真理: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解放科學,也只有在科學的基礎上才能建設社會主義??茖W需要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更需要科學。
圖1-8 中央批準科學院關于中國科技大學的報告
正是這個當年思想大解放的成果,這條用慘重的代價換來的真理,指引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照亮了中國科技前行的航程。三十多年來,從“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科教興國”到“人才強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科學發(fā)明、技術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涌現(xiàn)出大批優(yōu)秀科技人才,我國科學技術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興旺的喜人景象。
過去的三十多年,中國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迅速的發(fā)展和最強勁的崛起,年經濟增長率在10%左右,遠遠超出了當初世人的預期。中國的強勢崛起,震撼了世界!
中國的改革,不僅突破了長期禁錮社會主義的“斯大林模式”,而且探索出一條獨立于西方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道路。這場由占世界近四分之一人類自主參與的偉大改革的成功,把20世紀末由“蘇東劇變”而籠罩在世界社會主義的陰霾一掃而盡。風景這邊獨好的中國,正在成為制衡美國單極霸權、推動世界多極化的一支重要的和平力量。
撫今追昔,誰能不感慨地說,2008是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而立之年”,而科學技術則是這場復興的核心動力和堅強支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